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名人軼事 >

信佛學佛因緣

\

  劉德華,香港娛樂圈的四大天王之一,影視歌壇的三棲紅星,眾多年青人的偶像。鮮為人知的是,原來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是臺灣靈巖山寺妙蓮老和尚的皈依弟子。

皈依三寶

  據(jù)劉德華說,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也有接觸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參觀﹑游覽而已,對佛教教義可以說是一知半解。真正認識佛教和皈依佛教,作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幾年間的事。

  在此之前,華仔在港﹑臺兩地也曾接觸﹑認識不少高僧大德,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認識了臺灣靈巖山寺上妙下蓮老和尚,可以說是一種“緣”份,華仔初見老和尚慈祥而又莊嚴法相,聽其開示,煩惱頓息,寂靜安祥,猶如紅塵中之清蓮,頓感身心清涼自在,老和尚平實無華的言詞,是高僧般若智能的流露,語重心長的剴切教誨,無非是悲愿無盡的度世本懷。華仔悠然生起歸依念頭,于是在妙蓮老和尚接引下,成為真正的佛弟子,法名“慧果”。

  “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這是佛教所講因緣所生法。

  在歸依當日,華仔問師父:自己會否出家?

  妙蓮老和尚說:我們信佛學佛,要了達緣生緣滅──萬事皆隨因緣而變,一切要看“緣”份。

  華仔自從歸依三寶,認真地接觸佛教,受師父妙蓮老和尚之啟發(fā)后,人生的目標和以前也有所不同,不像以前這么多漏習。學了佛,較容易接受不如意的事,師父常說:“凡事向好處想,忍一忍就過去了嘛!既然有些事情一定要做的,為何不用個歡喜心去做呢?大家都開心不好嗎?盡量去嘗試接受﹑容忍﹑包涵。以歡喜心做任何事,就能做得更好,而且身心快樂”。做人處事比以前較為寬宏大量,人生觀也豁達開朗?!

學佛的收獲

  由于自己對佛教義理認識不深,不能去宣講佛法,唯有身體力行,多做慈善事業(yè)。記起師父經(jīng)常開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結(jié)人緣。只要用你的悲心,說好話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發(fā)隨喜心贊嘆心,令對方成就,都能修福田”。出錢或出力,幫助貧窮無依者,都能廣結(jié)善緣。身為藝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揚善,勸更多人獻出愛心,參與慈善活動。

  很多時候,華仔往臺灣拍電影,但都抽不出時間上靈巖山寺去探望師父,只可打電話作簡單的問候,與師父見面的機會不多,師父不能經(jīng)常指點,但可以從師兄弟中或善知識中去了解佛法的真義。華仔感覺師父佛學上的知識,全擺在面前,在乎有沒有心去學,要看自己能否感覺到?吸收得到?

  華仔與妙蓮老和尚傾談中,感覺到師父多數(shù)用很簡單的譬喻,將信念﹑道理帶給自己,很容易明白。甚么是“第一”?尤其是藝人,在這個娛樂圈子里,很多時都為爭這個“第一”而煩惱。但師父帶給我“第一”的啟示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帶給他們所需要的,你就是“第一”。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次第,佛教講因緣﹑時節(jié)﹑果報。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來,時間未到,你想也沒有,時間一到,你不想它也有。學佛的人要大公無私,就好象佛陀一樣,“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悉離苦”,不要以私心做事,只為自己,而損害他人。

曾經(jīng)問華仔,皈依后對佛法有甚么新的認識

  華仔坦白說,對佛法還是認識有限。盡管如此,他承認佛法對人生觀有所啟發(fā):“皈依前,我的埋怨比較多,甚么事情也要問個為甚么。皈依后,我較能安于現(xiàn)實。雖未至于無求,但也不會因為某一件事不稱心如意而受影響,心境較以往平靜得多了。以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事情做不好,會怪人、怪自己,放不下,F(xiàn)在好一些,懂得包容!”

  1999年9月,妙蓮老和尚的《解惑叮嚀語》有了廣東話譯本的cd、錄音帶,轉(zhuǎn)述人是劉德華,因此,有意無意間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華仔以他虔敬的發(fā)心,動人的聲線,恭錄了他師父上妙下蓮老和尚的開示問答《解惑叮嚀語》,免費結(jié)緣,把老師父的國語開示以粵語演譯,方便香港的信眾與市民聆聽受益。從構(gòu)思、制作到流通,都是低調(diào)進行,看得出華仔的全心全意,以及他對師父的尊重。

  《解惑叮嚀語》是妙蓮老和尚平常跟弟子聊天或者是他講經(jīng)、開示和問答節(jié)錄,其內(nèi)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問得貼心,答得精彩,例如家人不和,怎么辦?命運可以改變嗎?為兒孫做牛馬,值得嗎?如何令婆媳和睦?致富可有良方?吃虧、工作不開心、睡不著,怎么辦?窮人如何布施?丈夫有外遇怎辦……等等,現(xiàn)已出書了。

  劉德華是影視歌三棲藝人,聲音的表達能力自有一定的水準,但他在許多演唱會、演戲、拍廣告、讀劇本、練健身等工作之中,如何還能夠勻出時間來做這件看似簡單實則繁復的譯述工作?是甚么原因促使他要做這件事?

  華仔自己解釋道:“我覺得,香港人對看書的興趣,遠不及聽聲帶。在臺灣、在大陸,讀書風氣都比較盛,可是在香港,尤其是想要推廣佛學,你要人看書,一定事倍功半。所以我才想,假如把師父的《解惑叮嚀語》翻譯成廣東話錄成cd,大家當聽故事也好,當聽歌也好,都容易接受好多。這就是這件事的緣起。我們第一批錄了五萬份,之后又有沒有加制或制了多少,我并不知道。完成了就放下了,沒有過問。有人喜歡,能推廣,當然是最好的事,我想我?guī)煾笗芨吲d的。”

  從一九九五年開始,華仔就在港臺地區(qū)擔任了五個大使:“消防大使”、“反毒大使”、“骨髓捐贈基金仍像大使”、“海洋公園鯨豚保護基金名譽大使”和“生活教育中心親善大使”。以公益活動的“大使”,為社會付出愛心,促進港臺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華仔聲稱:“如有佛教任何團體,需要其幫忙的時候,我會盡量抽空配合,希望能夠參與更多的慈善事業(yè)!阿彌陀佛!”

  懂得看破、放下、自在,人生就會活出彩虹。劉德華演繹妙蓮老和尚的解惑叮嚀,默默的推廣佛法,不斷的助人為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