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供燈的故事

貧女供燈的故事

  在佛陀時代,古印度舍衛(wèi)國里的國王、大臣和施主們常常會舉辦供燈法會,以供養(yǎng)佛陀和僧眾。一個名為年嘎姆四處流浪的貧窮乞女,見到供燈法會非常歡喜,心里想:“我往昔造了什么惡業(yè)而轉(zhuǎn)為乞丐?現(xiàn)在雖然遇到可培植福德的三寶,卻沒有錢財。”想到這里,不禁潸然淚下。

  有一天,貧女乞討到了一枚銅幣,于是便興高采烈地跑到油店買油,店主問:“一文錢只能買到很少的油,你要這一點油做什么?”貧女就說,她想去供燈。這店主很善良,很理解她的善心,于是多給了一倍的油。貧女非常高興,她做了一盞油燈,供在佛前,并發(fā)愿說:“今天我以小小的一盞燈供養(yǎng)佛,以此功德愿我將來具有智慧燈,并遣除一切眾生的無明黑暗。”貧女發(fā)愿并頂禮佛陀后便離開了。

  第二天,佛陀大弟子目犍連去收燈器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它燈都已經(jīng)熄滅了,唯獨貧女供養(yǎng)的燈像剛剛點燃那樣光亮著。目犍連想,白天點燈沒有意義,也很浪費,應在晚上佛陀傳法時再點。于是,他便去熄滅那盞油燈,但是,無論他用了什么辦法,都沒能將燈熄滅。佛陀走過來說:“目犍連,停下來吧!身為聲聞的你是無法熄滅這盞燈的,因為這盞燈是以利益諸多眾生的廣大發(fā)心供養(yǎng)的。”并授記道:“年嘎姆未來將會成佛,佛號燈光如來。”

  貧女供燈,是一個很著名的佛教故事。它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在行善的時候,不管是布施財物給貧窮的人,捐錢給寺院、社會慈善機構(gòu),還是做其他種種的好事,都要以清凈心去做,并且要懂得發(fā)愿。心地越純凈,愿心越廣大,我們所能得到的果報就越大。相反,假如在行善的時候充滿了期待,或者夾雜太多不好的動機,那么得到的果報便很有限。就像貧女,她供佛的燈是最小的,但她得到的果報無疑是最大的,遠遠超過了那些國王大臣們的供養(yǎng)所得,其原因就在她有著比國王大臣們殊勝千百萬倍的清凈發(fā)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