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審張差宮中析疑案 任楊鎬塞外覆全軍
卻說內官韓本用等,既拿住莽漢,即縛付東華門守衛(wèi),由指揮朱雄收禁。越宿,皇太子據實奏聞,當命巡城御史劉廷元,秉公訊鞫。廷元提出要犯,當場審問。那罪犯自供系薊州人,姓張名差。兩語以外,語言顛倒,無從究詰。廷元看他語似瘋癲,貌實狡猾,再三誘供,他總是信口亂言,什么吃齋,什么討封,至問答了數小時,仍無實供,惹得廷元討厭起來,立即退堂,奏請簡員另審。乃再命刑部郎中胡士相、岳駿聲等復審,張差似覺清楚,供稱:“被李自強、李萬倉等,燒我柴草,氣憤已極,意欲叩閽聲冤,特于四月中來京,從東走入,不識門徑,改往西走,遇著男子二人,畀我棗木棍一條,謂執(zhí)此可作冤狀,一時瘋迷,闖入宮門,打傷守門官,走入前殿,被擒是實!比允悄:異U之談。士相等以未得要領,難下斷詞,仍照廷元前奏,復旨了事。當時葉向高因言多未用,引疾告歸,改用方從哲、吳道南為閣臣,資望尚輕,不敢生議。但與刑部商議,擬依宮殿前射箭放彈投石傷人律,加等立斬。草奏未上,會提牢主事王之寀,散飯獄中,私詰張差。差初不肯承,嗣復云不敢說明。之寀麾去左右,但留二吏細問。差乃自稱:“小名張五兒。父名張義,已經病故。近有馬三舅、李外父,叫我跟一不知姓名的老公公,依他行事,并約事成當給我田地!蔽腋骄,入一大宅,復來一老公公,請我吃飯,并囑咐我道:“你先沖一遭,撞著一個,打殺一個,殺人不妨,我等自能救你。飯罷后,遂導領我由厚載門,入慈慶宮,為守門所阻,被我擊傷。后因老公公甚多,遂被縛住了!敝畬u知老公公三字,系是太監(jiān)的通稱,復問馬三舅、李外父名字,及所入大宅的住處。差又答非所問。且云:“小爺福大,就是柏木棍琉璃棍等,也無從下手,何況這棗木棍呢?”之寀問了數次,總無實供,乃出獄錄詞,因侍郎張達以聞。并云:“差不癲不狂,有心有膽。懼以刑罰不招,示以神明仍不招,啜以飲食,欲語又默。但語中已涉疑似,乞皇上御殿親審,或勅九卿科道三法司會審,自有水落石出的一日。”戶部郎中陸大受,及御史過庭訓,復連疏請亟訊斷,均留中不報。無非顧及鄭貴妃。
庭訓乃移文薊州,搜集證據,得知州戚延齡復報,具言:“鄭貴妃遣宮監(jiān)至薊,建造佛寺,宮監(jiān)置陶造甓,土人多鬻薪得利。差亦賣田貿薪,為牟利計,不意為土人所忌,縱火焚薪。差向宮監(jiān)訴冤,反為宮監(jiān)所責,自念產破薪焚,不勝憤懣,激成瘋狂,因欲上告御狀,這是張差到京緣由。”廷臣覽到此文,均說差實瘋癲,便可定案。若果照此定案,便省無數枝節(jié)。員外郎陸夢龍,入告侍郎張達,謂事關重大,不應模糊了案,乃再令十三司會鞫。差供詞如故。夢龍獨設詞勸誘,給與紙筆,命繪入宮路徑,并所遇諸人姓名,一得要領,許他免罪,且準償還焚薪。張差信為真言,喜出望外,遂寫明:“馬三舅名三道,李外父名守才,同住薊州井兒峪。前云不知姓名的老公公,實是修鐵瓦殿的龐保,不知街道的住宅,實是朝外大宅的劉成。三舅、外父,常到龐保處送灰,龐、劉兩人,在玉皇殿前商量,與我三舅、外父,逼我打上宮中。若能打得小爺,吃也有了,穿也有了,還有姊夫孔道,也這般說!睂懏厰嫡Z,復隨筆縱橫,略畫出入路徑,當即呈上。夢龍瞧畢,遞示諸司道:“案情已露,一俟案犯到齊,便可分曉,我說他是未嘗瘋癲呢。”便佯慰張差數語,令還系獄中,即日行文到薊州,提解馬三道等。一面疏請法司,提龐保、劉成對質。龐、劉均鄭貴妃內侍,這次由張差供出,饒你鄭貴妃能言舌辯,也洗不凈這連帶關系。就是妃兄鄭國泰,也被捏做一團糟,擔著了無數斤兩。我為貴妃兄妹捏一把汗。國泰大懼,忙出揭白誣。給事中何士晉,直攻國泰,且侵貴妃,疏詞有云:
罪犯張差,挺擊青宮,皇上令法司審問,原止欲追究主使姓名,大宅下落,并未直指國泰主謀。此時張差之口供未具,刑曹之勘疏未成,國泰豈不能從容少待?輒爾具揭張皇,人遂不能無疑。若欲釋疑計,惟明告貴妃,力求皇上速令保、成下吏考訊,如供有國泰主謀,是大逆罪人,臣等執(zhí)法討賊,不但貴妃不能庇,即皇上亦不能庇。設與國泰無干,臣請與國泰約,令國泰自具一疏,告之皇上,嗣后凡皇太子皇長孫一切起居,俱由國泰保護。稍有疏虞,即便坐罪,則人心帖服,永無他言。若今日畏各犯招舉,一惟熒惑圣聰,久稽廷訊,或潛散黨羽,使之遠遁,或陰斃張差,以冀滅口,則國泰之罪不容誅,寧止生疑已耶?臣愿皇上保全國泰,尤愿國泰自為保全,用敢直陳無隱,幸乞鑒察!
先是巫盅一案,詞已連及鄭貴妃內侍,至是神宗覽到此疏,不禁心動,便搶步至貴妃宮中。當由貴妃迎駕,見帝怒容滿面,已是忐忑不定,嗣經神宗袖出一疏,擲示貴妃,貴妃不瞧猶可,瞧著數行,急得玉容慘澹,珠淚雙垂,忙向駕前跪下,對泣對訴。只有此法。神宗唏噓道:“廷議洶洶,朕也不便替你解免,你自去求太子便了!毖援呑匀。貴妃忙到慈慶宮,去見太子,向他哭訴,表明心跡,甚至屈膝拜倒。太子亦慌忙答禮,自任調護。貴妃方起身還宮。太子即啟奏神宗,請速令法司具獄,勿再株連。于是神宗親率太子皇孫等,至慈寧宮,召閣臣方從哲、吳道南及文武諸臣入內,大眾黑壓壓的跪滿一地。神宗乃宣諭道:“朕自圣母升遐,哀痛無已,今春以來,足膝無力,每遇節(jié)次朔望忌辰,猶必親到慈寧宮,至圣母座前行禮,不敢懈怠。近忽有瘋子張差,闖入東宮傷人,外廷遂有許多蜚議。爾等誰無父子,乃欲離間朕躬么?”說至此,又復執(zhí)太子道:“此兒極孝,朕極愛惜。”言未已,忽聞有人發(fā)聲道:“皇上極慈愛,皇太子極仁孝,無非一意將順罷了!鄙褡诼牪簧跸,問系何人發(fā)言,左右復奏道:“是御史劉光復!鄙褡谧兩:“什么將順不將順?”光復猶大言不止,此人亦似近狂。惱得神宗性起,喝稱錦衣衛(wèi)何在!三呼不應,遂令左右將光復縛住,梃杖交下。神宗又喝道:“不得亂毆,但押令朝房候旨!”左右押光復去訖。方從哲等叩頭道:“小臣無知亂言,望霽天威!”神宗怒容稍斂,徐徐諭道:“太子年已鼎盛,假使朕有他意,何不早行變置,今日尚有何疑?且福王已就藩,去此約數千里,若非宣召,他豈能飛至么?況太子已有三男,今俱到此,爾等盡可視明!”隨命內侍引三皇孫至石級上,令諸臣審視道:“朕諸孫均已長成,尚有何說?”三皇孫從此處敘出。復顧問太子道:“爾有何語,今日可對諸臣盡言!碧拥:“似此瘋癲的張差,正法便了,何必株連。外廷不察,疑我父子,爾等寧忍無君?本宮何敢無父?況我父子何等親愛,爾等何心,必欲令我為不孝子么?”神宗待太子言畢,復諭群臣道:“太子所說,爾等均已聽見否?”群臣齊稱領誨,隨命大眾退班,乃相率叩謝而出。隔了數日,罪案已定,張差磔死,馬三才等遠流,李自強、李萬倉,笞責了案。嗣將龐保、劉成,杖斃內廷。王之寀為科臣徐紹吉等所劾,削職為民。何士晉外調,陸大受奪官,張達奪俸,劉光復拘系獄中,久乃得釋。仍是袒護鄭貴妃。惟夢龍獨免。總計神宗久居深宮,不見百官,已是二十五年,此番總算朝見群臣,借釋眾疑,這也不必細說。
越年,為萬歷四十四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崛興滿洲,建元天命,后來大明國祚,便被那努爾哈赤的子孫,唾手奪去,這真是明朝史上,一大關鍵呢。為此特筆提明,隱寓涑水紫陽書法。相傳努爾哈赤的遠祖,便是金邦遺裔。金邦被蒙古滅亡,尚有遺族逃奔東北,伏處長白山下。清室史官,頌揚神圣,說有天女下降,共浴池中,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幼名佛庫倫。會有神鵲銜一朱果,墮在佛庫倫衣上,佛庫倫取來就吃,竟致成孕,十月滿足,生下一男,取名布庫哩雍順,姓愛新覺羅氏。愛新與金字同音,覺羅猶言姓氏,詳見《清史通俗演義》。養(yǎng)了數年,漸漸長成。他用柳條編成一筏,乘筏渡河,流至一村,村中只有三姓,方在搆釁,見有一人漂至,驚為異人,迎他至村,愿奉為主子,相率罷兵。巧有村中老丈,愛他俊偉,配以愛女伯哩,他便安心居住,部勒村民,成一堡寨,號為鄂多哩城。自是子孫相繼,傳至孟特穆,漸漸西略,移住赫圖阿拉地。赫圖阿拉即后來奉天省的興京。孟特穆四世孫,名叫福滿,福滿有六子,第四子覺昌安,纘承基緒,余五子各筑城堡,環(huán)衛(wèi)赫圖阿拉城,統(tǒng)名寧古塔貝勒。覺昌安又生數子,第四子塔克世,即努爾哈赤父親,努爾哈赤天表非常,勇略蓋世。時明總兵李成梁鎮(zhèn)守遼東,與圖倫城尼堪外蘭,合兵攻古埒城。古埒城主阿太章京的妻室,便是覺昌安的女孫,努爾哈赤的從姊。覺昌安恐女孫被陷,偕塔克世率兵往援,協守城池。成梁不能克,尼堪外蘭詭往招撫,城中人為所煽惑,開門迎降。阿太章京及覺昌安父子,竟死于亂軍中。敘述源流,簡而能賅。努爾哈赤年方二十有五,聞祖父被害,大哭一場,誓報大仇,乃檢得遺甲十五副,往攻尼堪外蘭。尼堪外蘭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走,及逃入明邊,努爾哈赤遂致書明朝邊吏,請歸還祖父喪,及拿交尼堪外蘭。明邊吏轉達明廷,明神宗方承大統(tǒng),不欲鏖兵,便許歸覺昌安父子棺木,并封努爾哈赤為建州衛(wèi)都督,加龍虎將軍職銜。努爾哈赤北面受封,只因尼堪外蘭未曾交到,仍遣差官往索。明邊吏也得休便休,索性拿住尼堪外蘭,交給與他。他斬了仇人,才與明朝通好,歲輸方物,可見努爾哈赤原是明朝臣子。一面招兵買馬,拓地圖強。
其時遼東海濱,共分四部,一名滿洲部,努爾哈赤實興于此。一名長白山部,一名東海部,一名扈倫部。扈倫部又分為四,首葉赫,次哈達,次輝發(fā),次烏拉。葉赫最強,明廷亦隨時羈縻,倚為屏蔽,稱作海西衛(wèi)。葉赫主聞努爾哈赤崛興滿洲,料他具有大志,意欲趁早翦除,遂糾合哈達、輝發(fā)、烏拉三部,并及長白山下的珠舍哩、納殷二部,又去聯絡蒙古的科爾沁、錫伯、卦勒察三部,共得三萬余人,來攻滿洲。哪知努爾哈赤厲害得很,一場戰(zhàn)爭,被他殺得七零八落,大敗虧輸。各部陸續(xù)降順努爾哈赤,只葉赫靠著明朝,始終不服。明廷屢發(fā)兵幫助,且遣使責備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心甚不平,就背了明朝,自做滿洲皇帝,筑殿立廟,創(chuàng)設八旗制度,屏去萬歷正朔,獨稱天命元年。作者雖著有《清史演義》詳述無遺,然此處亦不能盡行略過,故挈綱如上。過了二載,努爾哈赤竟決計攻明,書七大恨告天,詳見《清史演義》。集兵二萬,直趨撫順。降守將李永芳,擊死援將張承蔭、頗廷相、蒲世芳等人,遼東大震。
大學士方從哲,保薦了一個人材,稱他熟悉邊情,可任遼事?垂俚朗呛稳?便是前征朝鮮,諱敗為勝的楊鎬。楊鎬姓名上,加了八字頭銜,已見保舉非人。神宗遂起鎬為兵部尚書,賜他尚方寶劍,往任遼東經略。鎬到了遼東,滿洲兵已克清河堡,守將鄒儲賢、張旆戰(zhàn)死,副將陳大道、高鉉逃回。鎬請出尚方劍,將兩逃將斬首示眾,新硎立試,威風可知。隨即四處傳檄,令遠近將士,趕緊援遼,自己恰按兵不動。次年新春,蚩尤旗出現天空,光芒閃閃,長可竟天。都下人士,料有兵禍。偏大學士方從哲,與兵部尚書黃嘉言等,迭發(fā)紅旗,催鎬進兵。鎬不得已統(tǒng)兵出塞,幸四處已到了許多兵馬,葉赫、朝鮮也各來了二萬人。當下派作四路,分頭前進。中路分左右兩翼,左翼兵委山海關總兵杜松統(tǒng)帶,從渾河出撫順關,右翼兵委遼東總兵李如柏統(tǒng)帶,從清河出鴉鶻關,開原總兵馬林,與葉赫兵合,從開原出三岔口,稱左翼北路軍,遼陽總兵劉綎,與朝鮮兵合,從遼陽出寬甸口,稱右翼南路軍。四路兵共二十多萬,鎬卻虛張聲勢,號稱四十七萬,明是外強中干。約于季春初吉,至滿洲境內東邊二道關會齊,進攻赫圖阿拉城。努爾哈赤亦傾國而來,湊足十萬雄師,抵敵明軍。楊鎬徐徐東進,每日間四遣偵騎,探聽各路消息,忽有流星馬報到,杜總兵至吉林崖,被滿洲伏兵夾擊,中箭身亡,全軍盡覆了。鎬大驚道:“有這等事么?”未幾,又有敗報到來,馬總兵至三岔口,被滿洲兵乘高奮擊,大敗而回。僉事潘宗顏陣歿了。鎬越加惶懼,連坐立都是不安,暗想兩路敗亡,余兩路亦靠他不住,不如令他回軍為是。遲了。遂即發(fā)檄止劉、李兩軍。哪知李如柏最是沒用,甫抵虎欄關,聞山上有吹角聲,疑是滿洲兵殺來,不待檄到,已先逃歸。獨有大刀劉綎,深入三百里,連破三寨,直趨棟鄂路,被滿洲世子代善,改作漢裝,混充杜松軍士,搗亂綎軍。綎不知杜軍已覆,遂中他詭計,一時措手不及,竟死敵手。前二路用虛寫,后二路用明寫,筆法矯變,惟證以《清史演義》,覺得此處尚是略敘。葉赫兵傷亡大半,朝鮮兵多降滿洲,馬林奔還開原,又由滿洲兵殺到,出城戰(zhàn)歿,弄得楊鎬走投無路,只好沒命的跑回山海關。小子有詩嘆道:
不才何事令專征,二十萬軍一旦傾。
從此遼東無靜日,庸臣誤國罪非輕。
楊鎬到此,勢不能詭報勝仗,只好實陳敗狀。畢竟明廷如何下旨,且至下回再詳。
----------
張差一案,是否由鄭貴妃暗遣,明史上未曾證實,例難臆斷。惟鄭貴妃之覬圖奪嫡,確有此情。內監(jiān)龐、劉等,遂隱承意旨,欲假張差之一擊,以快私意,以徼大功,然則謂非釁自貴妃,不可得也。神宗始終惑于女盅,故疑案疊出,不愿深究,陽博寬大之名,陰濟帷房之寵,彼王之寀、何士晉、陸大受輩,得毋太好事乎?然內變尚可曲全,外患不堪大誤,楊鎬以偽報獲譴,乃猶聽方從哲之奏請,無端起用,欲以敵銳氣方張之滿洲太祖,幾何而不覆沒耶?明清興亡,關此一舉,作者雖已有《清史演義》,格外詳敘,而此處亦不肯略過,書法謹嚴,于此可見矣。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趙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馳函勸吳
- 第九十四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援
-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長沙迭次奏功
- 第九十二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zhàn)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 第九十一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zhàn)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tǒng)駕
- 第九十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 第八十八回 代總統(tǒng)啟節(jié)入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zhàn)
- 自序
- 自序
-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 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貞失守廣寧堡 朱燮元巧擊呂公車
- 第七十九回 獲妖書沈一貫生風 遣福王葉向高主議
- 第五十九回 繞法壇迓來仙鶴 毀行宮力救真龍
- 第四十七回 世績云游訪叔寶
-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敗崇茂
- 自序
-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
- 第九十九回 滿惡貫孫綝伏誅 竭忠貞王經死節(jié)
- 第九十八回 司馬師擅權行廢立 毋丘儉失策致敗亡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