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的樹葉托護果實
謙卑的樹葉托護果實
美德是善良的花朵里吐露出來的芬芳的花蕊。它在為辛勤的蜜蜂做著甜蜜的夢。
對于給美德的定位,我們不必苛求把它看著是至高無尚的圣人,也不必在每件瑣碎的事物中橫加上美德的標簽。美德是天然生成的,是后天的智慧和品行培育的。所以,我們在提升個人的意識品位的前提下,應(yīng)該追求一種自然的美。美德是潛行在思想血脈里的美的靈念,當我們意識到美的存在時,便有一種樂于奉獻的沖動悄然生成在心頭。
美德是從人類靈魂中提煉出來的豐富資產(chǎn),它最具智慧的魅力,它用無聲的語言,引領(lǐng)我們步入生命理想的殿堂。
高貴從美德那里拿走了華麗的外衣。平凡從美德那里得到了樸素的心靈。美德是最不習慣聽見贊美的詞語。它喜歡聆聽誠實的腳步,喜歡看謙卑的樹葉默默做著托護著果實的事業(yè)。
真正富裕的人,美德與其物資的財富是相等的。美德除了為富裕積聚了豐富的財富外,同時也為博愛的傳播,施舍了恒久的心愿。
富人表現(xiàn)美德,是要不斷將手里累積的財富轉(zhuǎn)換為有益于社會的福利事業(yè)上;窮人表現(xiàn)美德,是用一種精神積累的能量釋放,來換取人們心知的共鳴。而大多數(shù)的普通人,是在用美德規(guī)范其言行,把言行納入善良處世做人的軌道。
美德在輔助我們做人。而做人的標準是從美德那里定做的。
美德包含的元素是豐富的。它最能體現(xiàn)出我們的綜合素質(zhì)。而美德的缺點在于它追求過于完美。過于完美的東西是很容易留下缺陷的。如同月亮到了圓滿時就是缺損的開始;一碗水倒得太滿是要溢出來的。我們應(yīng)該把追求美德的事物始終看著是一個過程。過程的追求是美麗的,美德因錘煉的過程而變得年輕起來。
美德從謙遜那里創(chuàng)作出悠揚的樂譜,從勞作實踐那里書寫出優(yōu)美的歌詞。
美德薈萃了生命最美麗的東西,在你的一生一一展示出來,使我們看到生命的每一個時期美德為我們所贏得的榮譽。
美德是深埋在淤泥里的藕。它的財富是在普通的泥土中積聚起來的。
美德用它的寬厚大度為我們收獲著一個又一個金色的秋天。而寬厚大度是奠定美德的基礎(chǔ)。狹隘的心靈是生長不出美德的花蕾的。
品嘗人生,我們應(yīng)該像品嘗美酒一樣去細細回味美酒的香醇;品嘗美德,我們應(yīng)該像暢飲深山的清泉一樣去透析泉水的甘甜。美德的釀造,是自然天成的;是流動在我們血液里的活細胞。凡是經(jīng)過美德天光沐浴的人,他的心靈必定鐫刻著圣潔的烙印。
美德往往也負重屈辱,以延伸它恒久的魅力。就好比我們砍倒一棵樹木,然后把它加工成一架能彈奏出美妙音樂的鋼琴。美德的魅力有時也是在被打碎后重新煥發(fā)出更為光彩奪目的新事物。
美德賦予我們一生許許多多美麗的名稱,用以記載我們美的言行;我們常常因美德在我們身上付出的艱辛而引以自豪。
美德并不因為你窮困而遠離你;反而,越是在你窮困不失其志向時,美德越能在你的身上閃爍出更加富麗的光彩。
不計較個人得失,樂于奉獻助人,這是美德定下的基本標準。而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不能曲解美德的含義。高貴的人有高貴人的美德,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美德。而兩者之間最能統(tǒng)一的是心靈的美德。心靈的美德是核心。如果失去了心靈的美,一切漂浮在外表的美德都是虛假的。
心靈美德有三層含義:包裹在心靈美德的表皮是樸素,表皮下面是善良,善良下面是忘我。忘我是心靈美德的核心,我們做任何事,只有達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夠完成美德交給我們的全部任務(wù)。
美德的效應(yīng)是心靈的效應(yīng),心靈是一面透視美德的真實鏡子。
學會釀造心靈的美德,美德在心靈里的表現(xiàn)是最富麗多彩的,是最能贏得人們尊敬和熱愛的。
美德宛如謙卑的綠葉,甘愿沉寂于榮耀下面,以襯托鮮花的美麗。
最豐滿健康的蘋果往往隱藏在樹木的深處。不矯情、不炫耀,在榮譽面前,美德總是站在最后一排。
美德就像春天孵化在綠樹枝葉間的鳥巢,蘊藏著蓬勃鮮活的生命生機。
美德有時又是孵化財富的轉(zhuǎn)換器。當你的善心無償付出道義上的勞作時,財富或者是機遇會悄然而至降臨到你的身邊。
學會修養(yǎng)自己的美德,美德能使你保持寬容,能使你在最貧窮的時候,釀造出最豐富的精神財富。
美德的付出是飽滿的,像那成熟的谷穗,彎垂下虔誠的腰身,等待著人們的收割。
樸素是美德的衣裳,惟有樸素能使美德閃現(xiàn)出亮麗的光彩。
心靈的美德就像深山里的泉水,清澈透明,能輝映出碧藍的云天和我們靈魂的影子。它是垂掛在善良枝頭的果子,它是拂綠三月楊柳的春風。美德是不會站在榮譽和資本面前比高矮的。它要站就站在鏡子面前,時常修正自己的品行,亮出他人的優(yōu)點。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yīng)六則
- 佛咒感應(yīng)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