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化城
夢幻化城
過去在印度有一個國家,國中有一群商人,聯袂到另外一個國家去經商。由于他們要去的國家遠在山之巔、海之涯,并且路況險巇崎嶇,時有惡獸出沒,大家于是決定推舉一位最有智慧的長者,做為他們的向導,引領他們安全到達目的地。
經過大家嚴密的會商、討論,終于選出一位經驗豐富、穩(wěn)健睿智的長者來領導大家。長者吩咐大家準備好充足的糧食、健壯的馬匹、周全的裝備,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fā),帶著全城百姓的祝福,開始他們不可知的探險。
行行復行行,一行人走過山、渡過水,一路跋山涉水、涉水跋山,走過寸草不生、黃沙滾滾的沙漠,走過荒煙漫漫、鬼魅魍魎的野外。他們馬不停蹄地趕路,白天頂著烈日、冒著風雨,不畏艱難奮進向前;晚上則搭個帳棚,圍著熊熊烈火,驅逐心中的畏懼。日子一天一天的消逝,但是目的地卻離他們那么的遙遠!慢慢地馬病了、死了,人瘦了、倒了,終于有人生起退怯畏縮之意。
「報告長者!昨夜風雨交加中,有三個人已經離隊脫逃了,他們認為路途太遙遠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達。再這樣下去,依我看,到達目的地時,恐怕剩下沒幾人,請您千萬想想辦法!褂幸晃簧倘嗣嬗衅萆貓蟾。
長者聽了卻神色平靜地毫無驚懼,一行人拔營繼續(xù)前進,疲憊的馬兒步履蹣跚,馬上的人也無精打采。行進間,又有人不堪勞累悄悄地離開,大家又度過了希望渺茫的一天。第二天清晨起來,長者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臉上閃爍著神秘的笑意說:
「各位仁者!幾個月來大家長途跋涉,經過無數的荒山惡水,你們大家辛苦了。但是你們的辛苦也有了代價,明天我們將到達夢幻之城,到了夢幻之城以后,再經過三天的路程,我們就可以抵達目的地黃金國了。大家要振作精神,再加一把勁,就能完成我們偉大的旅行!
本來意興闌珊的馬隊,聽到長者的一席話,個個像灌足氣體的氣球,精神抖擻飽滿。大家于是把馬養(yǎng)飽,把水囊裝滿,打點行李,意氣高昂地重新整隊出發(fā)。
一伙人從星光點點的清晨,走到艷陽高照的晌午,但是仍然看不見夢幻城的影子,大家頹喪極了,正想策馬回頭,這時長者突然指著前方,笑盈盈地說:
「喏!你們看那里不就是夢幻之城嗎?」
大家順著長者的手勢看去,果然有一座高大的城堡聳立在數呎之前,大家頓時困倦全消,手舞足蹈,狂歡地奔向夢幻之城。
有人去爬山,剛開始的時候興致勃勃,慢慢地體力不支,氣喘咻咻,就升起下山的念頭,適時善體人意的向導總會鼓勵對方:「再爬五分鐘就到頂點了!刮愤h畏難是眾生的通病,因此為山可能九仞,詣遠只差蹞步,卻功虧一簣,半途而廢,好比譬喻中的商人,不能堅持到底。因此,要用善巧方便引導對方,變現化城,去除對方怠倦畏遠的心理,好比政府在高速公路途中設有休息站,讓旅客填飽肚子,讓車子加滿汽油,以便再上路。對于堅毅的眾生,成就生命縱然需要漫長的三大阿僧祇劫,或者一剎那的一念頓入,都毫不退卻;但是對于心志脆弱的眾生,卻只能追求速成。夢幻的化城縱然美麗,畢竟不是真實的存在,善行的旅人,漫長的路程正所以成就他的腳力。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