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揮帚補字,苦練數(shù)年終成名僧
你去過南京棲霞寺嗎?你知道它是中國四大叢林之一嗎?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多次在棲霞寺設立行宮,可見棲霞寺地位不同凡響。小和尚石谿對癡迷書法,每日用樹枝、掃帚堅持臨摹練習,最終成為清初四大畫僧之一,他的這種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
棲霞寺山門前的大匾上,刻有三個斗大的字--棲霞寺,字體遒勁有力,神韻無窮。相傳這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墨跡。直到清朝,由于多年風吹日曬,霜打雨淋,棲霞寺的“寺”字只剩上半部的“土”字,下半部的“寸”字剝落了。遠遠一望,棲霞寺成了“棲霞土”,大煞風景。
乾隆年間,有一次皇帝下江南巡游。江寧知府得信異常恐慌,因為他知道當今圣上喜歡舞文弄墨,愛作個詩題個字什么的。況金陵乃江南名城,棲霞山又是座名山,皇帝肯定會去。到時要是讓萬歲看見棲霞寺的破匾龍顏發(fā)怒,自己可吃罪不起。
知府思緒如麻,想請人臨摹,又無原型可參考,再說顏真卿的手筆豈是凡人能模仿的,就算有,怕也遠水解不了近渴,這該如何是好?急得知府整日長噓短嘆,愁眉緊鎖。他門下有個尖嘴猴腮的幕僚,善察顏觀色,見主子為難,就討好說:“大人,要解燃眉之急,卑職倒有個辦法。”
知府一聽像抓到根救命稻草,緊著問:“什么辦法,快講。”
幕僚道:“大人何不把金陵城的文人都請到棲霞寺比字,誰寫得好,就用誰的,再賞他些銀兩不就行了?”
知府樂不可支,連聲說:“太好了,就這么辦!”
次日,棲霞寺前門庭若市,人頭攢動,聞訊趕來的文人墨客,鄉(xiāng)黨官吏們川流不息;騎馬的、坐轎的一個個附庸風雅,把寺里管招待的和尚忙得不亦樂乎。看看人已到齊,知府命手下抬出一大捆毛筆,一大缸墨汁,宣紙也備好一大摞,然后傳令將棲霞寺的大愿摘下,放在大雄寶殿前的方磚地上。
知府清清喉嚨,抑揚頓挫地說:“諸位詩兄文友,本府不才,今日特請大家把棲霞寺匾上的‘寺’字補齊,有賢能者,賞紋銀百兩。”
話未說完,人群中早有幾位擼胳膊挽袖子躍躍欲試。眾人圍擠到匾前,一看“棲霞寺”三字,字字狀如斗大,筆筆重若千鈞,又都遲疑起來。不過,還是有人好出風頭,搶起大筆“唰唰”幾下,放到原字上一對照,差之千里。知府看得火氣頓生,接連催促能者先上,可眾人扭扭捏捏,你謙我讓的,場面十分尷尬。
此刻,旁邊有個叫石谿的跑腿小和尚不禁捂嘴“撲哧”一樂,惹得那幫文人墨客瞋目而視。住持和尚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聲罵道:“不識相的東西,還不快滾。”石谿不服氣地說:“我比他們寫的強多了。”
周圍的文人們立刻摔腹大笑起來。知府卻聞言心動,暗忖:那些庸才未必指得上,既然這小和尚敢大言不慚,那就讓他試試看吧。知府和顏悅色地說:“本府從不以地位取人,你可以一試,筆墨任你使用。”
石谿瞧了瞧那一大捆毛筆,擺擺手:“太小了”。隨即他連跑帶顛地趕到寺前,從山門后抄出把禿毛的掃帚說:“我用這個寫。”
知府不禁愕然,掃興地說:“莫非你戲弄本府不成!”
石谿不卑不亢地回答:“大人,你既同意讓我寫,就應相信我才是。請再給我半缸墨汁吧!”
“好,你若在此故弄玄虛,嚴懲不怠。”
墨汁抬來,大匾上蒙住宣紙。就見石谿疾步走至缸前,提起掃帚蘸飽濃墨,靜氣凝神,雙肩一較力,“唰唰唰”三掃帚,重若崩云,輕如蟬翼,導之泉注,頓之山安,一個斗大的“寸”字瞬間躍然紙上,字跡端莊秀麗,氣勢非凡,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輝。觀者先是一愣,繼而喝彩聲四起,掌擊如雷。知府更是大喜過望,高呼:“奇才呀!奇才!來人呀,快抬賞銀。”
墨客們困惑不解,這小和尚怎有如此深厚的書法功底?原來,石谿自幼就酷愛寫字,可又沒錢買紙筆,只好折根樹枝在地上練,春秋寒暑從不間斷。后來他到棲霞寺當了和尚,專管清掃山門前的那塊地。天長日久,他對大匾上的寺名產(chǎn)生了興趣,就掃帚代筆、清水作墨、大地當紙,苦苦臨摹了7年,光掃帚就用壞無數(shù)把,山門前的地也被掃成坑坑洼洼的。
而這一切,住持和尚一概不知。如今見有銀子作賞,住持從心眼里往外樂,也隨聲附和地說:“我早看出石谿天資不凡,定會有出息的。”
石谿卻不戀金銀,他對知府說:“賞銀請給住持吧!我只希望能走遍叢山靈跡,求教名釋高僧,鉆習書法,增長學識。”
知府欣然應允。若干年后,石谿果真成了名家,不光書法首屈一指,繪畫方面也頗有造詣,被列為清初金陵四大書畫名僧之一。
- 上一篇:將佛法作為精神依怙的金庸先生
- 下一篇:李靖庵與聚寶盆的傳說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