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
詞曰:
恩深愛深,情真意真。巧乘七夕私盟,有雙星證明。時平世
平,賞心快心。樓存勤政虛名,奈君王倦勤。
調(diào)寄“醉太平”
卻說佛氏之教,最重誓愿一道。若是那人發(fā)一愿,立一誓,冥冥之中,便有神鬼證明,今生來世必要如其所言而后止。說便是這等說,也須看他所立之愿,合理不合理,可從不可從。難道那不合理、不可從的誓愿,也必如其所言不成?大抵人生誓愿,唯于男女之間為最多。然山盟海誓,都因幽期密約而起,其間亦有正有不正,有變有不變。至若身為天子,六宮妃嬪以時進御,堂堂正正,用不著私期密約,又何須海誓山盟。惟有那耽于色、溺于愛的,把三千寵幸萃于一人,于是今生之樂未已,又誓愿結(jié)來生之歡。殊不知目前相聚,還是因前生之節(jié)義,了宿世之情緣,何得于今生又起妄想。且既心惑于女寵,宜乎誰婦言是用,以奢侈相尚,以風(fēng)流相賞,置國家安危于不理,天下將紛紛多事。卻還只道時平世泰,極圖娛樂,亦何異于處堂之燕雀乎?
且說玄宗聽信安祿山之言,將三鎮(zhèn)險要之處,盡改用番人戍守,韋見素進諫不從。一日,韋見素與楊國忠同在上前,高力士侍立于側(cè)。玄宗道:“朕春秋漸高,頗倦于政,今以朝事付之宰相,以邊事付之將帥,亦復(fù)何憂?”高力士奏道:“誠如圣諭,但聞南詔反叛,屢致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朝廷必須有以制之,方能無有后患!毙谡f道:“汝且勿言,宰相當(dāng)自有調(diào)度!痹瓉砟悄显t,即今云南地方,南蠻人稱其王為詔。本來共有六詔,其中有名蒙舍詔者,地在極南,故曰南詔。五詔俱微弱,南詔獨強,其王皮邏閣,行賄于邊臣,請合南地六詔為一。朝廷許之,賜名歸義,封之為云南王,后竟自恃強大,舉兵反叛。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率兵與戰(zhàn),被他殺敗,士卒死者甚多。楊國忠與鮮于仲通有舊好,掩其敗狀,仍敘其功。后又命劍南留守李密,引兵七萬討之,復(fù)被殺敗,全軍覆沒。國忠又隱其敗,轉(zhuǎn)以捷聞。更發(fā)大兵前往征討,前后死者,不計其數(shù),人莫有敢言者。高力士偶然言及,國忠連忙掩飾道:“南蠻背叛,王師征討,自然平定,無煩圣慮。至若邊將擁兵太盛,力士所言是也。即如安祿山坐制三大鎮(zhèn),兵強勢橫,大有異志,不可不慎防之!毙诼勂溲,沉吟不語。韋見素奏道:“臣有一策,可潛消安祿山之異志!毙趩柕:“是有何策?”韋見素道:“今若內(nèi)擢安祿山為平章事,召之入朝,而別以三大臣分為范陽、平盧、河?xùn)|三鎮(zhèn),則安祿山之兵權(quán)既釋,而奸謀自沮矣!睏顕业:“此策甚善,愿陛下從之。”玄宗口雖應(yīng)諾,意猶未決。
當(dāng)日朝退回宮,把這一席話說與楊妃知道。楊妃意中雖極欲祿山入朝,再與相敘,卻恐怕到了京師,未免為國忠所謀害。乃密啟奏玄宗道:“安祿山未有反形,為何外臣都說他要反?他方今掌握重兵在外,無故頻頻征召,適足啟其疑懼。不如先遣一中使往觀之,若果有可疑之處,然后召之,看他如何便了!毙谝榔溲,即遣內(nèi)侍輔繆琳,赍極美果品數(shù)種,往賜安祿山,潛察其舉動?娏债(dāng)奉玄宗之命,直至范陽。祿山早已得了宮中消息,知其來意,遂厚款繆琳,又將金帛寶玩送與繆琳,托他好為周旋?娏帐芰速V賂,一力應(yīng)承,星夜回來復(fù)旨,極言安祿山在邊,忠誠為國,并無二心。玄宗聽說,信以為然,乃召楊國忠入宮面諭道:“國家待安祿山極厚,安祿山亦必能盡忠報國,決不敢于相負,朕可自保其無他,卿等不必多疑!眹也桓覡幷,只得唯唯而退。正是:
奸徒得奧援,賄賂已通神。莫漫愁邊事,君王作保人。
自此玄宗竟以邊境無事,安意肆志。且又自計年已漸老,正須及時行樂,送日夕與嬪妃內(nèi)侍,及梨園子弟們,征歌逐舞,十分快活。楊妃與韓國夫人、虢國夫人輩,愈加驕奢瀅佚。華清宮中,更置香湯泉一十六所,俱極精雅,以備嬪妃侍女們不時洗浴。其奉御浴池,俱用文瑤寶石砌成,中有玉蓮溫泉,以文木雕刻鳧雁鴛鷺等水禽之形,縫以錦繡,浮于泉水之上,以為戲玩。每至天暖之時,酒鬧之后,池中溫暖。玄宗與楊妃各穿單拾短衣,乘小舟游蕩于其中。游至幽隱之處,或正炎熱難堪,即令宮人扶楊妃到處就浴。每自宮眷浴罷之后,池中水退出御溝,其中遺珠殘環(huán),流出街渠,路人時有所獲,其奢靡如此。楊妃因身體頗豐,性最怕熱,每當(dāng)夏日,只衣輕納,使侍兒交扇鼓風(fēng),猶揮汗不止,卻又奇怪得很,他身上出的汗,比人大不相同,紅膩而多香,拭抹于巾帕之上,色如桃花,真正天生尤物,絕不猶人。又因有肺渴之疾,常含一玉魚兒于口中,取涼津潤肺。一日偶患齒痛,玉魚兒也含不得,于是手托香腮,悶悶的閑坐窗前。玄宗看了,愈見其嫵媚,可憐可愛,說道:“為朕的恨不能為妃子分痛也!”后人有畫楊貴妃齒痛圖者,馮海粟題其上云:
華清宮一齒動,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
天寶十載之夏,玄宗與楊妃避暑于驪山宮。那宮中有一殿,名曰長生殿,極高爽涼快。其年七月七日夜,乞巧之夕,天氣正當(dāng)炎熱,玄宗坐于長生殿中納涼,楊妃陪著同坐,直至二更以后,方才入寢室中同臥,宮女亦都散去歇息。楊妃苦熱,睡不安穩(wěn),乃拉著玄宗起來,再同出庭前乘涼,更不呼喚宮娥侍女們伏侍。二人坐到更深,天熱未臥,手揮輕扇,仰看星斗。此時萬籟無聲,夜景清幽,坐了一回,漸覺涼爽,玄宗低聲密語道:“今夜牛女二星相會,未知其樂何如?”楊妃道:“鵲橋渡河之說,未知果有此事否;若果有之,天上之樂,自然不比人間。”玄宗笑道:“若論他會少離多,倒不如我和你日夕歡聚!睏铄f道:“人間歡樂,終有散場,怎如天上雙星,永久成配。”說罷不覺愴然嗟嘆。玄宗感動情懷,說道:“你我恁般恩愛,豈忍相離;今就星光之下,你我二人密相誓愿,心中但愿生生世世,長為夫婦。”楊貴妃聽玄宗之說,點頭道:“阿環(huán)同此誓言,雙星為證!毙诼犃舜苏f,不覺大喜之極。后來白居易“長恨歌”中,曾詠及此事,有句云: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
為連理枝。后人有詩譏刺玄宗,溺寵偏愛,私心妄想,道是:
皇后無端遭廢斥,今生夫婦且乖張。如何妃子偏承寵,來世還
期莫散場。又有詩譏笑楊貴妃云:
長生私語長成恨,空自盟心牛女前。若與三郎永配合,祿山密
約豈無緣?
且說玄宗自此把楊妃更加恩愛。是年秋九月,蓬萊宮中那柑橘結(jié)實。這種柑橘,是開元年間,江陵進貢來的,味極甘美。玄宗命將數(shù)枚種于蓬萊宮中,一向只開花不結(jié)實,還有時鮮花也不開。那年忽然結(jié)實二百余顆,與江南及蜀中進貢者,毫無異味。玄宗欣喜,親自臨視,命摘來頒賜各朝臣。楊國忠率眾官上表,俯伏金階之下稱賀,其表略云:
伏以自天所育者,不能改有常之質(zhì);曠古所無者,乃可謂非常
之祥。橘怞所植,南北異名,惟陛下元風(fēng)真紀,六合為一家。雨露
攸均,混天區(qū)而齊被;草木有性,憑地氣以潛通。故茲江外之珍果,
結(jié)成禁中之佳實。綠蒂含霜,芳流綺殿;金衣爛日,色麗彤庭。欣
荷寵頒,漸無補報。臣等欣瞻之至,不勝景仰之誠,謹上表以聞。
玄宗覽表大悅,溫旨批答。那柑橘中,卻有一個是合歡的,左右進上。玄宗見了,愈加歡喜,與楊妃互相把玩,玄宗說道:“此果早知人意,我與妃子同心一體,所以結(jié)此合歡之實。我二人可共食之,以應(yīng)其祥!蹦舜倨渥,交口而食。因命畫工寫合歡柑橘圖,傳之于后世。楊國忠于此又復(fù)獻聯(lián)詞,以為此乃非常之祥瑞,陛下宣頒囗稱慶。正是:
屈軼曾生黃帝時,自能指佞最稱奇。唐家柑橘成何用?翻使
諛臣進佞詞。
玄宗聽了楊國忠諛佞之言,遂降旨以宮中有珍果之樣,賜民大(酉甫)。于是選擇吉日,率嬪妃及諸王輩御勤政樓,大張聲樂,陳設(shè)百戲,聽人縱觀,與民同樂。京城內(nèi)百姓中,士民男女,擁集樓前,好不熱鬧。教坊女人,有一個王大娘者,其技能為舞竿,將一丈八尺長的一根大竹竿,捧置頭頂,竿兒上綴著一座木山,為瀛洲方丈之狀,使一小兒手扶絳節(jié),出入其間,口中歌唱。王大娘頭頂著竿,旋舞不輟,卻正與那小兒的歌聲節(jié)奏相應(yīng)。玄宗與嬪妃諸王等看了,俱嘖嘖稱奇。時有神童劉晏,年方九歲,聰穎過人,因朝臣舉薦登朝,官為秘書省正字。是日玄宗召于樓中侍宴,命王大娘舞竿,因命劉晏詠王大娘舞竿的詩一首。劉晏應(yīng)聲即吟道:
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說說綺羅偏有力,猶嫌輕
便更著人。
玄宗同嬪御及諸王,見劉晏吟詩敏捷,詞中又有隱帶諧謔之意,諸歡喜贊嘆。楊貴妃抱他坐于膝上,親為之梳發(fā)。梳罷,玄宗招之近前,親執(zhí)其手戲問道:“汝以童年,官為正字,未知正得幾字?”劉晏應(yīng)口答說道:“請字都正,只有一個朋字未正!边@句話分明說那些一班朝臣,各立朋黨,難于救正。恰好合著朋字形體,偏而不正之意。玄宗聞其言,連聲稱善,顧左右道:“此兒非特聰慧,且識力異人,將來居官任事,必有可觀者焉!”眾人俱稱賀朝廷得佳士。玄宗大喜,即命以牙笏錦袍賜之,說道:“朕知汝他年必能自立,必不傍人門戶也。”后人有詩云:
同道為朋何有黨,正因邪正兩途分。誤言朋字終難正,欲正臣
時先正君。
是日歡宴至晚夕,樓上掛起花燈,各樣名色不同,光彩眩目。玄宗正與眾官賞玩間,只聽得樓前人聲鼎沸,也有嬉笑的,也有爭嚷的,也有你呼我應(yīng)者的,聲音極其嘈雜。玄宗問是何故,內(nèi)侍眾人啟奏,說樓下百姓,爭看花燈,擁擠喧嘩,呵斥不止,伏候圣裁。玄宗道:“可著該管官嚴飭禁約,再著衛(wèi)士振威彈壓。如再不止,拿幾個責(zé)治示眾便了!眲㈥堂ψ嗟:“人聚已眾,不可輕責(zé);況陛下與民同樂,許其眾看,如何又加責(zé)治。以臣愚見,莫如使梨園樂工,當(dāng)樓奏技,傳諭眾人靜聽,彼百姓喜于聞所未聞,則人聲自息矣!毙邳c頭道:“此言極善。”遂命內(nèi)侍先傳圣旨,曉諭眾人。隨后命梨園眾子弟,一個個的錦衣花帽,手執(zhí)樂器,出至樓頭,齊齊整整的都站立于花燈之下。眾人擁著觀望,那歡笑之聲雖未即止,然不似從前的喧鬧了。高力士奏道:“眾樂工之中,惟李謨的羌笛尤為擅名,是乃眾人之所最為喜聽,宜令樓下眾人,清聽一曲,以息眾喧!毙谝榔渌,傳命李謨先獨自當(dāng)樓吹笛。李謨領(lǐng)旨,當(dāng)樓面前向下把手一指,高聲說道:“我李謨奉圣旨先自吹笛,使與你們眾人聽聽。你們?nèi)艄?須靜聽者!闭f罷,雙手按著一枝紫紋云夢竹的笛兒,呼亮嚦嚦,吹將起來了。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云霄,鸞翔鶴舞,樓下萬萬千千的人,都定睛側(cè)耳,寂然無聲。玄宗大喜。正是:
莫道喧嘩難禁止,一聲可息萬千聲。
你道李謨的那笛,如何恁般人妙?蓋緣玄宗洞曉音律,絲竹管弦,無不各盡其妙。有時自制曲調(diào),隨意即成,清濁疾徐,回環(huán)轉(zhuǎn)變,自合節(jié)奏。于諸樂器中,獨不喜琴聲,聞人鼓琴,便欲別奏他樂以洗耳,謂之解穢。其所最愛者,揭鼓與笛,以此為八音之領(lǐng)袖,為諸樂之所不可少。每當(dāng)官中私宴,梨園奏曲,玄宗或親自擊鼓,或吹玉笛以和之。楊妃亦善吹玉笛。
先是天寶初年,嘗于二月初旬,晨起巾櫛方畢,時值宿雨初晴,景色明麗,內(nèi)殿庭中,柳杏將芽。玄宗閑坐四顧,咄嗟而起道:“對此景物,豈可不與他判斷?”遂命楊妃先吹玉笛一遍,隨后親自臨軒,擊揭鼓一通,其名曰春光好,亦是玄宗自制的雅調(diào)。鼓音才歇,回顧庭前柳杏都已葉舒花放,天顏大喜,指向眾嬪妃看了笑道:“此一事可不喚我作天工耶!”眾皆頓首,口稱萬歲。
又一日,玄宗晝寢于玉清宮中,忽夢有仙女?dāng)?shù)人,從空而降,容貌俱極美麗,手中各執(zhí)一樂器,向著玄宗舞吹了一回,聲音之絕妙異常,其中笛聲,尤為佳妙。仙女道:“此乃神仙之樂,名曰紫云回。陛下既深通音律,可傳授了去!毙谛褋,樂音猶然在耳,遂自吹玉笛習(xí)之,盡得其節(jié)奏。過了兩三日,偶乘月明之夜,與高力士改換了衣服,出宮微行游戲。走過了幾處街坊,回走至宮墻外一座大橋之上,立著看月。忽聞遠遠的地方兒有笛聲嘹亮,仔細聽之,卻正是紫云回的聲調(diào)。玄宗驚訝道:“此吾夢中所傳授,新自譜就的親翻妙曲,并末曾傳授他人,何故外間亦有此調(diào)?大為可怪。”遂密諭高力士道:“明日可與我查訪那個吹笛的人,不要驚嚇了他,好好引來見我。”高力士領(lǐng)旨,至次日早晨帶著從人,依昨夜笛聲所在,挨戶查過,有人說:“此間有個姓李的少年,最善吹笛,昨夜吹笛的就是他。”力士著人引至李家,以天子之命,召那少年入宮見駕。玄宗問他:“昨夜所吹的笛曲,從何處得來?”那少年奏道:“臣姓李名漠,自幼性好吹笛,因精于其技。前兩三夜,偶于宮墻外大橋上步月,聞得宮中笛聲,細聽節(jié)奏,極其新異,非復(fù)人間所有,因用心暗記,以指爪書譜;丶壹匆勒{(diào)試吹之,愈知其妙。昨夜便自演習(xí),不料有污圣耳,臣該萬死,望陛下恕之!毙谙财渎敾壑,遂命為押班梨園之長,時常得供奉左右。此正“連昌宮詞”所云:
李謨壓笛傍宮墻,悟得新翻數(shù)般曲。
自此李謨更得盡傳內(nèi)府新聲,其技愈加精妙。當(dāng)夜在勤政樓頭奏技,萬民樂聞,天子稱賞。笛聲既畢,眾樂齊作,繼以清歌妙舞,樓下眾人,都靜觀寂聽,更無喧鬧。玄宗直至歡宴到曉鐘初嗚起來,方才罷散。正是:
俱向樓頭勤取樂,何嘗肯把政來勤。
未知后事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趙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馳函勸吳
- 第九十四回 為虎作倀再借外債 困龍失勢自乞內(nèi)援
-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軍克敵 復(fù)長沙迭次奏功
- 第九十二回 遣軍隊馮河間宣戰(zhàn) 劫兵械徐樹錚逞謀
- 第九十一回 會津門嘩傳主戰(zhàn)聲 阻蚌埠折回總統(tǒng)駕
- 第九十回 傅良佐棄城避敵 段祺瑞卸職出都
- 第八十八回 代總統(tǒng)啟節(jié)入都 投照會決謀宣戰(zhàn)
- 自序
- 自序
- 第四十八回 愚慶祥敗死回疆 智楊芳誘擒首逆
- 第十二回 失愛姬乞援外族 追流賊忍死雙親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貞失守廣寧堡 朱燮元巧擊呂公車
- 第七十九回 獲妖書沈一貫生風(fēng) 遣福王葉向高主議
- 第五十九回 繞法壇迓來仙鶴 毀行宮力救真龍
- 第四十七回 世績云游訪叔寶
-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敗崇茂
- 自序
-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quán)
- 第九十九回 滿惡貫孫綝伏誅 竭忠貞王經(jīng)死節(jié)
- 第九十八回 司馬師擅權(quán)行廢立 毋丘儉失策致敗亡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中機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