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一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第一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萬二千五百人俱。是時有菩薩摩訶薩八萬四千人。從諸佛剎而來集會。是諸菩薩。皆具大智得大總持。具無礙辯悉證無生法忍。入三摩地總持智門。了諸眾生心所樂欲。善說法要如法解脫。復有四大天王并帝釋天。娑婆界主大梵天王。及無量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來集會。是時有大菩薩名妙吉祥。在其山側與二十五大菩薩眾俱。其名曰龍吉祥菩薩摩訶薩。龍授菩薩摩訶薩。吉祥生菩薩摩訶薩。吉祥藏菩薩摩訶薩。最上蓮華吉祥菩薩摩訶薩。蓮華吉祥生菩薩摩訶薩。持世菩薩摩訶薩。持地菩薩摩訶薩。寶手菩薩摩訶薩。寶印手菩薩摩訶薩。師子意菩薩摩訶薩。師子無畏音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平等心轉法輪菩薩摩訶薩。了別一切句義大辯菩薩摩訶薩。辯積菩薩摩訶薩。海意菩薩摩訶薩。妙高王菩薩摩訶薩。愛見菩薩摩訶薩。喜王菩薩摩訶薩。無邊視菩薩摩訶薩。無邊作行菩薩摩訶薩。破諸魔菩薩摩訶薩。無憂授菩薩摩訶薩。一切義成菩薩摩訶薩。
復有四兜率天子。其名曰普開華天子。光明開華天子。曼陀羅華香天子。精進法行天子。是諸天子以信樂心故。各與諸眷屬來詣妙吉祥菩薩所。聽受正法。是時諸大菩薩及天子眾。既至會已次第而坐。是時大眾咸作是言。佛一切智甚深無量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無有比倫。最上無勝不可了知。云何菩薩摩訶薩被精進鎧。而能趣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爾時會中有大菩薩。名龍吉祥。謂諸菩薩言。若有菩薩種諸善根。心無所著回向實際。是名安住諸善根法被精進鎧。是菩薩摩訶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龍授菩薩言。若菩薩發(fā)平等心調(diào)伏心。愛樂心適悅心。柔軟心無分別心。是名堅固被精進鎧。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吉祥生菩薩言。若有菩薩于多劫中。樂欲了知佛一切智。當于無量劫中被精進鎧。為諸眾生難行苦行不自貢高。是能趣證佛一切智。
吉祥藏菩薩言。若諸菩薩起利他心。不著自樂不樂禪定。而能普為一切作大利益。以無量善根回向一切眾生。是能趣證佛一切智。
最上蓮華吉祥菩薩言。如佛所說。若諸菩薩于一切法。無自無他無顯無密。普能調(diào)伏無諸起作。于一切行而盡能行。是為菩薩住奢摩他相應之法。自能行已復能教他。是菩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蓮華吉祥生菩薩言。若諸菩薩著世間法。即不能了知佛一切智。若于世間法無所樂著。無利無衰無毀無譽。無稱無譏無苦無樂。即于諸法無增無減。是謂菩薩出離世間。即能趣證佛一切智。持世菩薩言。若諸菩薩以諸勝行。利益一切眾生而獲自利。不以自他而生分別。但以善根回向一切。起大精進常為眾生種諸善根。是名菩薩安諸勝行。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持地菩薩言。譬如大地能生樹木諸藥草等。敷榮結實悉能成就。乃至萬物皆因地而有。而彼大地不作是念。我生草木而成熟之。及于萬物依止而住。一切眾生依法界地而得生長。不作是念能生眾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起平等心猶如大地。長時利樂一切眾生。不作是念我能利樂一切眾生。離其分別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寶手菩薩言。精進鎧者行諸勝行廣大無量。自非具大善根而不能行。若諸菩薩。住平等心無分別想。乃至夢中于諸眾生不生喜恚。普令有情被大乘鎧。趣證佛智平等而住。亦無聲聞緣覺之意。是菩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寶印手菩薩言。所有眾生界。各各令起大悲心普施法印。是諸眾生無信者令生正信。無聞者令其多聞。慳貪者令行布施。毀禁者令具戒足。嗔恚者令行忍辱。懈怠者令起精進。散亂者令住禪定。愚癡者令具智慧。而令常修善法皆使圓滿具足善根。常行菩薩三種寶印。何等為三。謂令眾生佛智圓滿。所有善根悉能回向一切眾生。是為第一寶印。自所作善普皆利益。成就一切眾生善根。是為第二寶印。觀有情界猶若虛空自性清凈。是名第三寶印。若菩薩常行是事無有休息。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師子意菩薩言。若菩薩精進堅固而無所畏。不能破壞無懈怠心。無驚怖想勇猛不退。于輪回中捍勞忍苦無怯無懼。而能出離趣證涅盤。于苦樂法平等而住無有二相。夫如是者是為菩薩被精進鎧。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師子無畏音菩薩言。譬如世間有力之士。難屈難伏所作能辨。是名正士。其正士者常行正法離諸罪垢。不生邪見勤行大行。心常柔軟無粗惡相離諸卒暴。是名正士。常發(fā)善言親近善友。以殷重心尊敬師長。順行正道無所違背。是名正士。離諸貪愛修正命行。以清凈業(yè)絕其過失。以智慧心斷愚癡見。于自三業(yè)安住寂靜。復于他人不生擾撓。不議好惡長短無毀無譽。是名正士。愍諸貧窮而行惠施無怨親想。內(nèi)心質直外相柔和。離諸邪曲守真實行。以無上法娛樂其心。寂然堅固平等而住。是名正士。于諸眾生所有障礙為其破滅。于身命財而能普施。于勝義法不生難吝。見諸眾生無福無慧者。而為滅除諸不善法。然后施與妙法寶藏。貧苦眾生常施珍寶。疾病眾生施與醫(yī)藥。怖畏眾生施其安樂。無依怙者為作主宰。墮輪回者而為救度。在闇瞑者為作光明而照導之。在邪道者示以正道。常以法語教導一切。見其過失不生恚怒。是名正士。諸菩薩當修是行。即能安住奢摩他相應之法。而能趣證佛一切智。
虛空藏菩薩言。菩薩等視眾生行大慈觀。猶如虛空無有邊量。行大悲觀無量無邊亦復如是。常生歡喜守護諸根離其染著。于六波羅蜜法行無懈倦。行于布施等如虛空無所掛礙。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皆亦如是。菩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平等心轉法輪菩薩言。若有菩薩行菩提道。當于諸法不起諸相及分別心。即不為魔之所惱害。常得諸佛之所愛念。諸天龍神常所衛(wèi)護。所作善根真實無失。若菩薩于法生有相心起分別想。即為魔境界為魔所動。諸佛不能攝受。諸天不能衛(wèi)護。若堅固不動無相無分別者。是菩薩當轉無上法輪普為一切。何以故。菩薩了諸法無起無作故。菩薩雖起諸心而無所著故。以無相心證佛菩提。乃至轉妙法輪亦復如是。此即名為菩薩摩訶薩被精進鎧。而能趣證佛一切智。
了別一切句義大辯菩薩言。諸正士當知。一切處是菩提。煩惱是菩提。諸所作是菩提。有為法是菩提。無為法是菩提。有漏法是菩提。無漏法是菩提。有著心是菩提。無著心是菩提。善根是菩提。不善根是菩提。世間法是菩提。出世間法是菩提。輪回法是菩提。涅盤界是菩提。虛妄是菩提。真實是菩提。蘊處界是菩提。地水火風空是菩提。菩薩摩訶薩。了一切法自性空故。諸有所作皆無自性。于一切義如實了知。譬如虛空遍一切處。菩提之法亦復如是遍一切處。若菩薩解了諸法。當具辯才而得正智分別句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辯積菩薩言。若菩薩智慧解脫。諸有所作皆不可取。心無相故。無所增減不動不搖。于一切語言如理而解。毀謗稱譽亦不能動。所有一切外道語言。一切如來語言。若內(nèi)若外若隱若顯。皆悉平等無有差別。知一切法皆歸寂滅。心無所著安固不動。如妙高山無動轉相。若菩薩智慧解脫歸寂滅心者。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海意菩薩言。菩薩大智慧海。萬法所歸平等一味。菩薩多聞總持諸法之性一味無異。了知諸法本真自性非無所有。從緣生法即真實義。種種善根之所從生。應知是法不增不減。本末之性福利無盡。究竟寂滅非斷非常自如實知。復于眾生起無量心無忘無失。常生尊重而為顯說。平等宣示不共之法。廣為眾生種諸善根。是菩薩即能被精進鎧趣證佛一切智。妙高王菩薩言。諸正士應知。佛一切智。未易可知難可度量豈能趣證。所以者何。若諸菩薩超過一切世間眾生心行。超過一切世間眾生見聞。乃至信樂知識。悉能超過世間眾生者。而能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有福聚踰于須彌者。是菩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愛見菩薩言。菩薩摩訶薩。于六塵境觀無所觀。乃至緣無所緣。何以故。若色若心本性清凈故。色清凈故眼無所觀。聲清凈故耳無所聞。香清凈故鼻無所嗅。味清凈故舌無所了。觸清凈故身無所覺。法清凈故意無所緣。所以者何。諸根清凈自性空故。無自無他無愛無厭自性平等。觀諸眾生無有高下悉皆平等。于諸佛法起決定心不生疑惑。樂法無厭得已還施施無悔吝。漸能圓滿一切佛法。是菩薩摩訶薩。若如是者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喜王菩薩言。菩薩摩訶薩安住布施忍辱之心。若能有人毀罵呵責期克打擲。菩薩于此不生嗔恚心而作歡喜想。于諸眾生常為善友無自他相。無能毀者無所毀者。諸法皆空內(nèi)空外空我相人相悉皆空故。所以常生歡喜心行布施行。設有求頭目手足妻子眷屬。乃至身命無吝無惜歡喜布施。菩薩樂求妙法若聞一偈。設有轉輪王位亦不戀著。若得一眾生發(fā)菩提心者。設有帝釋位亦不愛樂。若暫聞希有之法。設有梵天王位亦不愛樂。若得見諸如來。設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棄如瓦礫。樂見諸佛歡喜圓滿。諸根具足成就菩提分法。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無邊視菩薩言。菩薩摩訶薩無我見相。觀一切法悉皆清凈不生疑惑。即能得見一切諸佛。觀諸色無所著無色想。見諸眾生不作眾生想。乃至觀諸世間一切色像亦復如是。肉眼所見一切佛剎皆悉清凈。業(yè)報清凈故即得天眼具足。具大神通而得慧眼具足。圓滿不共佛法即得法眼具足。離諸煩惱即得佛眼具足。是菩薩當?shù)檬咦恪<茨苋ぷC佛一切智。
無邊作行菩薩言。諸佛一切所作皆是菩提。所以者何。菩提者一切智之所出生無內(nèi)想無外想亦無中間。是故菩薩于一切法而無所著。即得煩惱界滅盡無余。無有魔事出魔境界。是菩薩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破諸魔菩薩言。若菩薩不起我見即離諸見。諸見不生能離魔業(yè)。即能了悟諸蘊。諸蘊皆空我相永滅。我相滅已魔無能為。魔業(yè)既滅諸障解脫。遠離諸障即得菩提。是名趣證佛一切智。
無憂授菩薩言。若人造不善業(yè)。常生憂懼追悔自責。若人造諸善業(yè)無所憂懼。是故菩薩常行善法。無有間斷相續(xù)現(xiàn)前。即不為憂惱毒箭之所傷害。即能被精進鎧。趣證佛一切智。
一切義成菩薩言。若善男子。戒法具足行愿具足。即能安住戒法根本。譬如妙香普熏一切。而能離諸過失。遠離諸惡乃能圓滿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既圓滿已成一切智。由是當知戒足為本。菩提分法而得成就。菩薩了如是者。即能趣證佛一切智。如是諸菩薩各說法已。會中有兜率天子。名普開華。作如是言。諸菩薩。譬如世間有妙華樹。開敷茂盛色香鮮美人多愛樂。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諸法解脫如華開敷莊嚴。一切菩薩摩訶薩共所愛樂。又如忉利天宮園生之樹。廣大嚴麗華開美盛適悅可樂。菩薩摩訶薩。若具法解脫開華莊嚴。一切菩薩及諸人天共所愛樂。亦如最上大摩尼寶。凈無瑕翳具如意德。菩薩摩訶薩內(nèi)心清凈。無諸垢染具法功德。如是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光明開華天子言。諸菩薩如日舒光能破諸闇。一切色像而得顯現(xiàn)。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具智慧光舒妙法炬。普照眾生令除癡闇。皆悉明徹慧光顯現(xiàn)無諸闇瞑。而不復為愚盲所覆。常履光明道。是故菩薩引示一切失道眾生令行正道。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曼陀羅華香天子言。諸菩薩曼陀羅華妙香遠聞滿百由旬。菩薩摩訶薩。具戒定慧亦復如是。戒香定香慧香。遍于世間普聞一切。若諸眾生聞是香者。一切煩惱皆悉銷除。是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法功德香。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精進法行天子言。若諸菩薩暫時懈退。即不能修進勝行得佛菩提果。若精進心不計劫數(shù)。長時勇猛種諸善根心無厭足常行八種助道之法。何等為八。一者勸助勝行相應之法。二者常修四無量行慈悲喜舍之法。三者修習五種智通智慧之法。四者常行四攝之法。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五者于三解脫門忍法具足。六者廣為他人宣說妙法。七者發(fā)起無上大菩提心。八者作善方便回向一切攝諸正法。菩薩行此八法。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爾時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及天眾言。諸菩薩摩訶薩。當于諸法離諸分別即證佛智。云何離分別。謂不分別三界。不分別諸見。不分別是內(nèi)是外。不分別是聲聞地是緣覺地是愚異生地。亦不分別是輪回是煩惱。是能觀是所觀。是因是果。是境界非境界。是增是減。是我見是我所見。是慳貪是布施。是毀戒是持戒。是嗔恚是忍辱。是懈怠是精進。是散亂是禪定。是愚癡是智慧。亦不分別是善根能生諸善法。是不善根能生諸不善法。不分別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住平等法。不分別是有為是無為。不分別是有著心是無著心。不分別是有漏是無漏。諸菩薩當知。是法無所分別住平等相應。即能趣證佛一切智。
復次諸菩薩摩訶薩。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不可得。何以故。非心所緣非智所知唯佛而證。與佛等者一切智亦等。于一切智觀無所有。無所有故。是故于一切智無所著。非色取受想行識皆不可取。是名一切智。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名一切智無。檀波羅蜜可證。尸羅波羅蜜可證。羼提波羅蜜可證。毗離耶波羅蜜可證。禪波羅蜜可證。般若波羅蜜亦不可證。所以者何。以諸法無所得。是故一切智亦無所得。
復次諸菩薩。一切智非三世可得。過去不可得,F(xiàn)在不可得。未來亦不可得。不著三世故。非眼識所觀。非耳鼻舌身意識所觀。何以故。離諸境界故。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智者當如是住。所以者何。一切法亦如是住。諸法平等一切智亦平等。乃至諸佛法凡夫法皆悉平等。如是一切法平等。是名一切智。菩薩摩訶薩。當如是住應如是學。譬如四大自性皆無。本自有性亦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世間諸善不善法。自性空故亦不可得。何以故。非分別故。分別既空是真實義。爾時妙吉祥菩薩說是法時。會中有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萬二千天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第五卷 佛說大乘智印經(jīng)
- 第四卷 佛說大乘智印經(jīng)
- 第三卷 佛說大乘智印經(jīng)
- 第二卷 佛說大乘智印經(jīng)
- 第一卷 佛說大乘智印經(jīng)
- 第十卷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 第十九卷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
- 第二十一卷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
- 第二十二卷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
- 第三十七卷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jīng)
- 第二卷 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jīng)
- 第五卷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
- 第四卷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
- 第三卷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
- 第四卷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jīng)
- 第四卷 佛說秘密三昧大教王經(jīng)
- 第一卷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yè)最上秘密大教王經(jīng)
- 第二卷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yè)最上秘密大教王經(jīng)
- 第三卷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yè)最上秘密大教王經(jīng)
- 第四卷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yè)最上秘密大教王經(jīng)
- 第一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 第二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 第三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 第四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 第五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
- 第六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