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乾隆大藏經(jīng) > 此土著述 >
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yán)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522部 華嚴(yán)法界玄鏡

第一卷第二卷

華嚴(yán)法界玄鏡 卷上

余覃思大經(jīng)薄修此觀。羅其旨趣已在疏文?謮櫂I(yè)于深經(jīng)。少贊演茲玄要。精誠之者時(shí)一發(fā)揚(yáng)。數(shù)子懇求叩余一闡。咸言注想訪友尋源;?qū)W或傳遍求眾釋。積歲疑滯今方煥焉。夕惕勤勤愿釋深旨。顧以西垂之歲。風(fēng)燭難期?置钣^之淪湑。使枝辭之亂轍。乃順誠請略析幽微。名法界玄鏡。冀將來道友。見古賢之深衷矣。

觀曰。修大方廣佛華嚴(yán)法界觀門。略有三重。終南山釋法順?biāo)仔斩攀稀?/p>

釋曰。大等六字所依之經(jīng)。略無經(jīng)字。法界觀下能依之觀。今先略釋經(jīng)名。大方廣者。一切如來所證法也。佛華嚴(yán)者。契合法界能證人也。法分體相用。人有因果。大者體大也。則深法界。諸佛眾生之心體也。曠包如空湛寂常住強(qiáng)稱為大。故經(jīng)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即大義也。方廣者。相用周遍即體之相。相德之法無邊即相之用。業(yè)用廣而無盡。三無障礙舉一全收。圣智所緣為所證之法界也。佛者果也。萬德圓明。華喻因也。眾行榮曜。嚴(yán)通能所。而有二重。一華因能嚴(yán)。佛果所嚴(yán)。以十度因成十身果。無行不備。無德不圓。二華為能嚴(yán)。大方廣者則所嚴(yán)也。嚴(yán)體相用成佛三德。稱體而嚴(yán)顯真常德。如相而嚴(yán)辯修成德。依用修嚴(yán)成大用德。遍嚴(yán)如德成德無邊之華嚴(yán)也。故一總題有體相用。人有因果。人法雙題。法喻齊舉。一經(jīng)三大皆大方廣。五周因果并佛華嚴(yán)。一題七字各有十義。今當(dāng)略釋。大十義者。則七字皆大。一大者體大。法界常遍故。二方者相大。性德無際故。三廣者用大。稱體用周故。四佛者果大。十身皆悉遍法界故。五華者因大。普賢行愿自體遍故。六嚴(yán)者智大。佛智如空能為嚴(yán)故。七經(jīng)者教大。竭海墨不能書一句故。八者義大。上六字所證皆稱性故。九者境大?偹蛊咦制找员娚鸀樗壒。十者業(yè)大。以斯教旨橫遍豎窮無休息故。具十無盡故稱大也。方廣十義者。如體之相稱體之用。即十方法十大用也。佛十義者。一大者法身。佛以法為身。佛身充滿于法界故。二方者。智身智如法故。三廣者。具于二身。一者化身。一身普周為無量故。二者意生身。一多隨意無不周故。佛者含五六身。一菩提身。覺樹道成故。二者威勢身。初成正覺映菩薩故。華者。含七八身。七福德身。三世所行眾福。大海因不可盡故。八者愿身。毗盧愿因周法界故。嚴(yán)者。第九相好莊嚴(yán)身。十蓮華藏相好嚴(yán)故。經(jīng)者。第十力持身。舍利圓音聲教無盡故。則經(jīng)七字皆成佛也。華嚴(yán)十義者。以十度華嚴(yán)。于十身為嚴(yán)不同即十嚴(yán)故。略無經(jīng)字。十義亦略。是攝是貫是常是法。并可知也。無盡教海不出七字。故依此教以成觀門。修法界觀門略有三重者。略標(biāo)綱要。修之一字總貫一題止觀。熏修習(xí)學(xué)造詣也。言法界者。一經(jīng)之玄宗?傄跃壠鸱ń绮凰甲h為宗故。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歷別難陳。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其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yīng)。隨一一事皆為三觀所依之正體。其制作人名德行因緣。具如傳記。

觀曰。真空觀第一。理事無礙觀第二。周遍含容觀第三。

釋曰。此列三名。真空則理法界二如本名。三則事事無礙法界。言真空者。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亦無空相。故名真空。如文具之。二理事無礙者。理無形相全在相中。互奪存亡故云無礙。亦如文具。三周遍含容者。事本相礙大小等殊。理本包遍如空無礙。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塵毛皆具包遍。此二相望成于十門亦如下說。然事法名界。界則分義。無盡差別之分齊。故理法名界。界即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無礙法界具性分義。不壞事理而無礙。故第四法界亦具二義。性融于事。一一事法不壞其相。如性融通重重?zé)o盡故。

觀曰。第一真空觀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門。

釋曰。此標(biāo)章也。前二各四。加第三四故為十門。

觀曰。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

釋曰。此列名也。

觀曰。就初門中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斷空故。不是空也。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釋曰。四觀皆有三段。謂標(biāo)釋結(jié)。然準(zhǔn)下文前三以法揀情。第四正顯法理揀情。三句標(biāo)名則同釋義則異。今先總明三句所揀。所揀有三。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初中就通相說三句皆揀。即離從多分說。初句明空不離色。以揀離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揀太即。第三句雙明不即不離。揀具即離。由揀三情故。第四句顯其正理。第二揀亂意者。謂寶性論。明地前菩薩有三種空亂意。以不了知真如來藏。生死涅槃二際平等執(zhí)三種空。一謂斷滅故空。初句揀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揀之。三者謂空為有。第二句揀之。既揀三種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說真空也。第三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形色體空非斷空。第二句顯色無體自性空。第三句空無形顯一體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解曰。此第三義乍觀有理。以見第二有青黃言。謂為顯色。第一第三無青黃言。便為形色故。為此釋細(xì)詳有違。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長短等耶。第二何以遍言顯色耶。何以形色揀非斷滅顯色。不得揀斷滅耶。第二顯色何以得言青黃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長短方圓非真空耶。故第三釋非為愜。當(dāng)?shù)珤岸泔@真空。而文第二遍言青黃非真空者。顯色明相。相顯著故。又形色是假。顯色是實(shí)。實(shí)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顯二皆即空。次正釋文。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標(biāo)。次何以下釋。此揀離色明空及斷滅空。言離色者?赵谏。色外復(fù)二。一對色明空。如墻處不空墻外是空。此第三句揀二滅色明空。謂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須滅色。今正揀此。故中論云。先有而后無。是即為斷滅。然外道二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于太虛。二乘斷滅歸于涅槃。故肇公云。大幻莫若于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于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智為雜毒。形為桎梏。故灰身滅智撥喪無余。若謂入滅同于太虛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故。今文云不即斷空。次以色舉體下。釋上以即空。故三良由下結(jié)成。于中先約義結(jié)。由即真空故非斷滅。后是故下。結(jié)成標(biāo)名。

觀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釋曰。亦標(biāo)釋結(jié)。釋中揀二妄情。一揀太即。以聞色空不知性空。便執(zhí)色相以為真空。故須揀之。故云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唯揀凡也。小不計(jì)色為即空故。次然青黃下。明亦非離相有性。要即青黃無體為真空耳。由此義故則似雙揀。亦揀小乘。然是舉法雙揀情。后明不離是舉法耳。二亦用上文以揀亂意。三種空中以空為有。彼謂別有一物是于空體。故今揀之。故十地經(jīng)云。有不二不盡此一句經(jīng)。揀三亂意空。以有揀斷滅空。以不二揀異色明空。以不盡揀空為有。不謂有體盡滅。今當(dāng)不盡。謂空若是物則有盡滅。若有盡滅則有生起。今法空相不生不滅。豈有有耶。故般若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等。又青黃之相尚非真空。要須無性。豈得以空而為有耶。三良以下結(jié)成。舉其無體之空。結(jié)非色相。明空非有豈得色耶。

觀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zé)o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揀情訖。

釋曰。此中文二。先釋當(dāng)句。后結(jié)前三。前中亦三。初標(biāo)。次釋。釋中先雙揀即離。以空中無色故色不即空。以離色無禮故空不離色。不即不離方為真空。二揀亂意異色明空。彼執(zhí)色外有空與色為異。如前對色明空。今明空中尚無有色。何得有空與色相對。又會色無體故說即空。豈于色外有空對色。古人云。色去不留空?辗怯羞呑∫。三良由下。結(jié)成上義。以下即空結(jié)上不即空也。特由會色為空。安得空中有色。二上三下總結(jié)三門。

觀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zé)o性故。是故色即是故。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

釋曰。此中有二。先正顯真空之義后結(jié)例諸法。前中亦三。初標(biāo)。次釋。以色從緣必?zé)o性故者。依他無性即真空圓成。三是故下結(jié)。既非滅色異色。不即不離故即真空?辗巧酂o遍計(jì)矣。緣生無性即依他無性。無性真理即是圓成。故此真空該徹性相。二如色空既爾下。結(jié)例諸法。上之四門但明色空。色即法相之首。五蘊(yùn)之初故。諸經(jīng)論凡說一義。皆先約色故。大般若等。從色已上種智已還八十余科。皆將色例。今此亦爾例一切法。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對所依體事無不即空。皆須以法揀情。顯即事歸理。

觀曰。第二明空即色觀。于中亦作四門。

釋曰。此總標(biāo)也。然此四門總相但翻上四。亦前三句以法揀情。第四句正顯法理。就揀情中。翻前色空義則大同。取文小異。亦標(biāo)語則同。釋義有別。今先總揀。亦有三義。一揀即離。二揀亂意。三揀形顯。今初第一句明真空不離前色。第二句明真空非即色相。第三句明真空雙非即色離色。第二揀三亂意者。第一句明斷空非是實(shí)色。第二句明相有非真空。即揀相有。第三句明所依非能依。即揀能依。其第三義揀形顯者。有云。第一句明非斷空不礙形色。第二句明自性空不礙顯色。第三句明一體空俱不礙形顯。第四句明俱空空不礙二空色。解曰。前會色歸空觀。第三揀義既違正理。今雖列之以對前文亦不取也。次正釋文四句亦各有三。后二復(fù)加有二。

觀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異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斷空不即色也。

釋曰。此門亦三。初標(biāo)二釋。釋上二句。初句明斷空非真色。對前色即空中實(shí)色非斷空。下句明真空不異色。對前不離色明空。雖含即離。下句則是舉正上句是所揀情情謂離色。二揀亂意者。揀斷空非實(shí)色。對前會色歸空觀。實(shí)色非斷空。三要由真空下。結(jié)成以下句舉正結(jié)上句。是所揀情。

觀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釋曰。此亦有三。初標(biāo)。釋中先揀即離。明真空非即色相。云空不即色。正揀太即。對前會色歸空中。色相非真空。后然非青黃之理。必不異青黃者。明不即色之空亦非全在色外對前亦非離相有性。二揀亂意者。揀謂空為有。既空理非青黃豈是有耶。對前真空不是相有。三要由下結(jié)。舉不異之正結(jié)前太即之情。

觀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揀情訖。

釋曰。就文亦二。先釋此句。后結(jié)上三句。前中亦三。初標(biāo)。釋中雙揀即離可知。但前約空中無色揀。此約能依非所依揀。次下當(dāng)知。然正反前應(yīng)云色中無空。故今不云爾者?罩袩o色有理有文。色中無空文理俱絕。以空中無色。由事即理。理絕相故色必有空。無空之色非實(shí)故。故不反上。別就能所依以釋其義。二揀亂意者。唯取下句必與能依為所依。故揀于異空之色。對前異色明空。三良由下結(jié)。以一所依雙結(jié)不即不離。意云。既是所依之空。必非能依之色。故云不即色。二既是色之所依。非余所依故不離色也。結(jié)離亂意者。既必與能依之色而為所依。明色非空外。對前空非色外也。二上三句下?偨Y(jié)三門義如前說。

觀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

釋曰。此門亦二。先釋第四。后結(jié)例諸法。今初亦三。初標(biāo)。二釋。言以是法無我理等者。出所以也。無我即空以是法空。即法無我故空是色。三是故空即是色者。結(jié)此門也。二如空色下結(jié)。例舉上四門?占词巧t例此空是一切法。況不是十對所依耶。

觀曰。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即色不盡而空現(xiàn)。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隱也。是故菩薩觀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

釋曰。此觀有三。謂標(biāo)釋結(jié)。二謂色下釋。釋相云。全是盡色之空者。有本無盡色之三字。但云全是空故耳。而釋義亦通。以不對下文理非全現(xiàn)故。今依有本釋。然色是有中之別稱。通是空有二門耳。空有各有二義?斩x者。謂空非空。有二義者。謂有非有?罩醒钥照。以空必盡有故。言非空者亦無空相故。又不礙有故。有中言有者。有必盡空故。非有者有相離故。又不礙空故。今明色空無礙中。初明色不礙空。取空上盡色之義。次明空不礙色。取色上盡空之義。其不相礙即是舉體全是之義。其離空有相義。在第四泯絕門中。然今文中色空之上各有三句。皆初句標(biāo)無礙。下句出無礙相。色中出相。言色不盡而空現(xiàn)者。以色不礙空故色不盡也。即是盡色之空故而空現(xiàn)也。空中出相。云即空即色而空不隱者。以空不礙色故空即色也。而是盡色之空故空不隱也。若總相言但色舉體。即空即色不盡。以即空故空便現(xiàn)也。空上亦然。以空舉體為色故?占瓷燃词强铡?詹浑[也。若依此釋前無三字義理亦通。則應(yīng)后句減卻盡空之三字。今依有本。三是故下結(jié)成無礙。亦是前明所觀。此正明能觀故。云菩薩見色等。

觀曰。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動(dòng)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釋曰。此第四觀大分為二。先正釋第四。后對前三觀會釋成總。今即初也。文中三。初標(biāo)名。二謂此下釋相。三何以下征結(jié)。此中大意。但拂跡現(xiàn)圓。若細(xì)釋者。然色空相望乃有多義。一融。二諦義。初會色歸空。明俗即故真。二明空即色。顯真即是俗。三色空無礙明二諦雙現(xiàn)。四泯絕無寄明二諦俱泯。若約三諦。初即真諦。二即俗諦。后一即中道第一義諦。若約三觀初即空觀。二即假觀。三四即中道觀。三即雙照明中。四即雙遮明中。雖有三觀意。明三觀融通為真空耳。二者色空相望總有四句。取文小異。初會色歸空觀中四句。前三句明色不異空。第四句明色即是空。第二明空即色觀中四句。前三句明空不異色第四句明空即是色。第三觀明但合前二今第四句。拂四句相。現(xiàn)真空相不生不滅。乃至無智亦無得真空觀備矣。若約三觀。就心經(jīng)意。色不異空明俗不異真?詹划惿髡娌划愃住I障嗉疵魇侵械。即上四句為空假中之三觀也。與今義同。取文小異耳。三者色空相望總有三義。一相成義。二無礙義。三相害義。廣如第二理事無礙觀中。今文含有三。前二相即亦相成義。第三色空無礙觀。正明無礙義。今第四觀。即相害義。相害俱泯故。雖有此三意。俱顯于真空義耳。若別消文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者。拂前第二。明空即色觀。不可言即色者。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色者。亦拂前三句。以空非空故。無可言即色不即色。又理本絕言故。約觀即心冥真極故。方成妙色觀耳。次云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者。拂第一會色歸空觀。不可言即空。正拂第四句。不可言不即空。亦拂前三句。以色亦即非色。無可言即空不即空。故即事同理故。理本絕言故。心冥真極無心即故。方成即空觀耳。又上會色歸空無增益謗。明意即色無損減謗。色空無礙無雙。非戲論謗。今無可相即。無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故迥絕無寄。又云。一切法皆不可者結(jié)例總拂。言結(jié)例者。非獨(dú)色法成其三觀。并皆拂之。受想行識萬化之法皆同前色。言總拂者?偡髑叭龝珰w空觀等皆不可也。亦無四句可絕。三觀可拂故。不可亦不可。言此語亦不受者。若受不可說言是則有受。有受則有念。有念者。皆是心言之跡故。迥絕無寄二邊既離。中道不存心境兩亡。亡絕無寄般若現(xiàn)矣。若生心動(dòng)念皆不會理。言語道斷故言不及。心行處滅故解不到。言是謂行境者。結(jié)成上行。然有二意。一者上是行家之境。今心與境冥。智與神會。亡言虛懷。冥心遺智。方詣茲境。明唯行能到非解境故。二者即上心智契合即是真行。行即是境行分齊故。三何以下反釋成行。

觀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揀情顯解。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此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于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也。

釋曰。此即第二總結(jié)四門。然上第四門唯結(jié)當(dāng)門成行。今總結(jié)四門。然云上二句八門者。則句大門小前總標(biāo)中亦云四句十門。皆句大門小。上結(jié)中云上三句以法揀情。此第四句一門是則門句互通。應(yīng)合門大句小。義既互通此隨文釋。于中三句。初正分解行二。若不洞明下。反顯相資。如目足相資。于中初以解成行。次若不解下。絕解成解。后若守下。舍解成行。三是故下。結(jié)成二相?偝烧婵战^相觀也。則內(nèi)外并冥。緣觀俱寂也。

觀曰。理事無礙觀第二。

釋曰。即理事無礙法界也。

觀曰。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

釋曰。此觀文三。初總標(biāo)。二別釋。三結(jié)勸。今則初也。即總顯觀名。具為十門。本就前色空觀中。亦即事理不得此名者。有四義故。一雖有色事為成空理。色空無礙為真空故。二理但明空。未顯真如之妙有故。三泯絕無寄。亡事理故。四不廣顯無礙之相。無為而為無相而相。諸事與理炳現(xiàn)無礙雙融相故。為上四義故。不得名至此獨(dú)受。是以今標(biāo)。具下十門無礙之根镕融。是總該下十門。似如洪爐鑄眾像。故镕謂镕冶。即初銷義。融謂融和。即終成一義。以理镕事。事與理和二而不二。十門無礙其義同故。又此二理事镕融。別當(dāng)相遍。相遍互融故。次存即九十。真理非事。事法非理。二相存故。亡即七八。真理即事。事法即理。廢己同他。各自泯故。逆即五六。真理奪事。理逆事也。事能隱理。事逆理故。順即三四。依理成事理順事也。事能顯理事順理也。故此二句總攝十門。方為事理無礙之義成第二觀。然事理無礙方是所觀觀之于心即名能觀。此觀別說觀事俗觀。觀理真觀。觀事理無礙成中道觀。又觀事兼悲。觀理是智。此二無礙。即悲智相導(dǎo)成無住行。亦即假空中道觀耳。

觀曰。一理遍于事門。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釋曰。此第一門。然下十門應(yīng)即為十以釋二意。便總料揀故分五對。第一理事相遍對。第二理事相成對。第三理事相害對。第四理事相即對。第五理事相非對。亦名不即對。然此五對皆先明理。尊于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初對為二。先正釋。二料揀。前中二門。即分為二。今初也。文中有三。初標(biāo)名。二謂能遍下。釋事理相性空。真理一相無相。故不可分則無分限。事約緣起故分位萬差。三一一事中下。釋其遍相理非事外。故要遍事。經(jīng)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故。次何以下。釋全遍所由。謂要全遍者。若不全遍理可分故。非如浮云遍滿虛空隨方可分故。是故下。別指一事顯其遍相。以塵含理顯理全遍。

觀曰。二事遍于理門。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于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

釋曰。文亦有三。初標(biāo)。二謂能遍下。示能所相。三此有分下。明遍理之相。于中初正明。以全同名遍。次何以下。釋同所以。有分之事全如理故。若不遍同事有別體。次是故下。結(jié)示遍相。后如一塵下。例一切法。此對為下四對之本。由相遍故。有相成等。

觀曰。此全遍門超情難見。非世喻能況。

釋曰。第三料揀上二門也。于中三。初標(biāo)難喻。二寄喻別顯。三問答解釋。今初也。言難見者。以道理深故。有本云。離見離見即超情義耳言。難見者容。有見理故下。寄喻以明難。言世喻難喻耳。言難喻者。事理相殊而互相遍。理遍事故無相全在相中。事遍理故一塵便無涯分。一塵既無涯分。何有法之當(dāng)情。無相全在相中。至理何曾懸遠(yuǎn)。即相無相五目難睹。其容全理之事。世法何能為喻。故經(jīng)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又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此為譬喻。顯下海喻亦分喻耳。

觀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時(shí)全遍于諸波而海非異。俱時(shí)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時(shí)。不妨舉體全遍于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shí)。諸波亦各全匝;ゲ幌嗟K思之。

釋曰。第二寄喻以明也。既無可喻而舉喻者。借其分喻通其玄意。令諸達(dá)識因小見大亡言領(lǐng)旨。文有三重?zé)o礙。初以大海對一波明大小無礙。此舉喻上事理相遍二義竟也。文但舉喻略無法合。若總相合以海喻理。以波喻事。配文可解。然意猶難見。大海何得全在一波。以海無二故。一理何得全在于一事。以理無二故。一波何以全匝大海。以同海故。一塵何以全遍于理。事同理故。一同時(shí)全遍下。以一海對諸波明一異無礙。約法。即一理對于諸事。以辯無礙。又上即非大非小。此即非一非異。其一異等相至下問答自明所以。三又大海全遍一波下。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ネR遍無礙。約法。即以一理。對一事多事。相望齊遍無礙。

觀曰。問理既全體遍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遍于一塵。又一塵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盾。義極相違。

釋曰。第三問答解釋。雙釋法喻而其文中但就法說。例使曉喻。上喻之中文有三節(jié)。今但合為兩重問答。一問牒大小而答兼一異。二對前第三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遍無礙為問。前中先問后答。今初問也。文中二。先以理望事問。約喻。即前大海全在一波。而海非小故云理既全體遍等。即以遍難小既不同塵而小下。以非小難遍二。又一塵全匝下。約事望理難。先以一塵難大。次云若不同理而廣大下。以非廣難遍。約喻。即前一波全遍于大海而波非大。既成矛盾下。結(jié)難。矛者[金*(穴/囚/?)]也。盾者排也。昔人雙賣二事。嘆盾即云。矛刺不入。嘆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買者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豈不傷哉。意明二語互相違。

觀曰。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得全收而不壞本位。

釋曰。此下答中二。先雙標(biāo)。后雙釋。今即初也。上問但問大小。今正答一異兼于大小。由于理事二法相望。故云各非一異。

觀曰。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一事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理性恒無邊際。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

釋曰。此釋理望事。四句中。前二正明遍塵非小之相。初句遍塵。第二句非小。其三四二句遍酬其難。難意云。遍塵非小二義相違。何得互通。今第三句明大理遍在一塵。第四句明雖遍非小。其無分限則非小也。即雙答遍塵難。非小及非小難遍一塵難。雖兩叚但一相遍耳。

華嚴(yán)法界玄鏡 卷下

觀曰。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與理非異故。一塵全匝于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于一塵。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匝無邊真理。四以非異即非一故。匝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

釋曰。答事望理。即答前一塵遍理何故非大等。亦初二句正明遍理非大之相。初句一塵遍理。第二句明其非大。亦三四句正答相違之難。亦第三句明一小塵遍于大理。亦第四句雖遍于理而塵不大。但明事理非一非異。兩義難通。

觀曰。問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shí)。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遍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體遍一切事。義甚相違。

釋曰。此下第二番對。前以大海雙對一波諸波。互望齊遍無礙之喻而為問答。今此問也。彼前喻云。又大海全遍一波時(shí)。不妨舉體全遍于諸波一波。全遍大海時(shí)。諸波亦各全遍互不相礙。文中先正問。后答。若塵外有下。結(jié)成妨難。若約喻問應(yīng)云。大海全遍一波時(shí)。余諸波處。為有大海。為無大海。若波外有海。則非全體遍一波。若波外無海。則非全體遍一切波。對難文可知。

觀曰。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故得全在內(nèi)而全在外。無障無礙。是故各有四句。

釋曰。此下答中文則雙標(biāo)二門。一理性融故。標(biāo)約理四句。多事無礙故。標(biāo)約事四句。余可知。

觀曰。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shí)。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nèi)。二全體在一塵中時(shí)。不礙全體在余事處。是故在內(nèi)即在外。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內(nèi)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nèi)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nèi)外無礙。

釋曰。此就理中文一先正明。后結(jié)與礙。今初。即答前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shí)。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今第二句正答明余處有。即釋喻中大海全遍一波時(shí)。不妨舉體全遍于諸波。其第一句。兼明在一切中時(shí)。亦全在一塵。前略無問。若為問者。應(yīng)云理性全在諸法時(shí)。為全在一塵不。今此明全在一塵。以遍一切豈揀一塵。第三句明其總遍內(nèi)外。此是恒理故亦無問。若問應(yīng)云為齊遍不。第四句雙非。亦非遍義。故不為問。義理無妨故。具出四句。后前三下。結(jié)成無礙。亦酬前結(jié)難義甚相違之言。內(nèi)外無礙。故不相違。

觀曰。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匝于理時(shí)。不礙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內(nèi)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時(shí)。不礙一塵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內(nèi)。三以諸事法同時(shí)各匝故。是故全在內(nèi)亦全在外。無有障礙。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nèi)亦非外。思之。

釋曰。此約事四句。前問所無。今影出之。前喻卻有喻云一波全匝大海時(shí)。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先舉一波以望于海故。是就事四句故。前標(biāo)云多事無礙故。若別為問者。應(yīng)問云一事遍于理時(shí)。余事亦遍理不。若亦遍者。則理有重重。若不遍者。多事則不如理。故今答云多事如理同理。而遍則無重重。何以故。理無二故。但事同理即無分限。故云遍耳。于中第一句一事遍不礙多事遍。第二句多事遍不礙一事遍。第三句諸法同時(shí)遍。第四句一多之相歷然。問理望于事在一事為在內(nèi)。在多事為在外。今事望理。以何為內(nèi)外邪。答亦以一事為內(nèi)。多事為外。若爾何異前門理望于事。答前門先舉理遍于事。名理望事。今門先舉事遍于理。名事望理。故分二門本意。但問多事遍理。一事遍不。前門答之。又問一事遍理。多事遍不。故用此門答之通相。皆以事為內(nèi)外故。前門中但有一重之問。即第一句一事全遍理故在內(nèi)。不礙一一亦遍理。故即在外。以其一多皆即理故。故云全遍非有多理與事遍也。故第四句云彼此相望非內(nèi)非外。以前約理。第四但以性非一切。居然非內(nèi)非外。今此約事望理。理無內(nèi)外。何有非一非異。故言既不壞相。要須一事之中非是一切。一切事中非是一故。方成第四。故須彼此相望非內(nèi)非外。已釋第一相遍對竟。

觀曰。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以成動(dòng)。水望于波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dāng)知亦爾。思之。

釋曰。此下第二相成對。然下八門皆先標(biāo)名。后謂字下解釋。下更不料揀。就此對中。先明理望于事即第三門。先正釋。后以諸下。出所以。所以有二。一由無性故。二真如隨緣故。而文有三。初明由無性成。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大品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二如波下喻。喻有二義。一上喻無性。由水不守水自性故而能成波。二下喻。真如隨緣成故。謂若無水則無有波。若無真如依何法成。三依如來藏下。合于上喻真如隨緣。即勝鬘經(jīng)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真如。謂若無真如將何合妄而成生死。以一切法離于真心無自體故。其如來藏即生死門之真如也。故問明品文殊難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覺首答云。法性本無生示現(xiàn)而有生。則是真如隨緣答。

觀曰。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shí)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xiàn)。如由波相虛令水體露現(xiàn)。當(dāng)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

釋曰。此第四門事望理也。文有法喻合。今釋之。然躡前門成。謂無第三則離理有事。今第四門何能顯理。如離水無波。波起現(xiàn)水。既攬理成故能現(xiàn)理。以法從緣則無性故。況從無性理而成于事。事必?zé)o性故從緣無性。即是圓成。夜摩偈云。分別此諸蘊(yùn)其性本空寂?展什豢蓽绱耸菬o生義。由蘊(yùn)之事方顯性空。性空即是無生真理。又須彌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一切法事也。無所有即真理也。

觀曰。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xiàn)。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已壞波令盡。

釋曰。此下第三相害對。言相害者。形奪兩亡故。今此第五。理望于事故理奪事。文有法喻。亦攬第三成此第五。以全將理而為事故。事本盡矣。先正釋。后以離真下。出其所以。真外無事故則奪事也。如攬水為波。波唯是濕波自虛矣。故出現(xiàn)品云。設(shè)一切眾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亦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故。物物無相斯理顯現(xiàn)。生佛兩亡。

觀曰。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于理。遂令事顯。理不顯也。如水成波動(dòng)顯靜隱。經(jīng)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名曰眾生。故眾生現(xiàn)時(shí)法身不現(xiàn)也。

釋曰。此事望理也。文分為三。初正釋。亦由第三門成。以全理成事。事有形相。理無形相故。事覆理故。然此事法既違于理故隱也。有本云。既匝于理不及違也。次喻顯取靜為水隱義明故。三經(jīng)云下。引證。即法身經(jīng)下當(dāng)更釋財(cái)首。亦云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者事隱理故。

觀曰。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虛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dòng)。而非濕故即水是波。思之。

釋曰。此下第四相即對也。前明隱奪。事隱于理而理不亡。理奪于事而事猶存。雖言奪事皆盡。而意在彼事相虛。非無彼事也。今明相即。廢己同他。各唯一耳。今第七門。理望于事亦有法喻。法中先略釋。后以是法無我下。出所以。若是但空出于事外。則不即事。今以即法為無我理。離于事外有何理耶。故理虛無體全將事法。本來虛寂為真理耳。喻中無動(dòng)而非濕以事即理。意明全將濕為動(dòng)。故理即事耳。

觀曰。八事法即理門。謂緣起事法必?zé)o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如波動(dòng)相舉體即水。故無異相也。

釋曰。事望理也。亦有法喻。中論曰。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無自性者是真理也。故事即理。故說眾生即如下。闇引凈名。凈名彌勒章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又云。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yīng)滅度。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真如相不復(fù)更滅。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觸事而真。不壞假名。而說實(shí)相。舉喻可知。是即第八眾生寂滅即是法身。第七法身隨緣名曰眾生。眾生法身體一名異。從本已來未曾動(dòng)靜。亦無隱顯。以名異故。有互相即。有互隱奪。以一體故。得互相即。得互隱顯。由此相即真俗二諦曾不相違。夜摩偈云。如金與金色展轉(zhuǎn)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理即事故雖空不斷。事即理故雖有不常。理即事故無智外如。為智所入事即理故。無如外智能證于如。

觀曰。九真理非事門。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shí)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dòng)濕異故。

釋曰。此下第五相非對也。即雙存義。若不雙存無可相成。相即隱奪等。此門則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xiàn)。后門則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謂于此門理望于事。而有三對。一是真。二是實(shí)。三是所依。即顯第十門。是妄。是虛。是能依故。

觀曰。十事法非理門。謂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動(dòng)義非濕故。

釋曰。此第十門。事望于理。但有二對。一明事是于相則影出。第九理是于性都有四對。二能依所依不異前門。文并可知。若依此對二諦跱立。即于諦常自二七八。即于解常自一五六。則二而不二。三四則不二而二。由初一對。則令前義皆得相成。

觀曰。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于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shí)頓起深思令觀明現(xiàn)。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

釋曰。第三結(jié)勸。于中二。先結(jié)束前義。后勸修成觀。前中先總標(biāo)。若闕一義非真緣起。后約理下。別收十門以成八字。然一三五七九理望于事。二四六八十事望于理。先理望于事有成者。第三依理成事門。有壞者。第五真理奪事門。有即者。第七真理即事門。有離者。第九真理非事門。事望理中有顯者。第四事能顯理門。有隱者。第六事能隱理門。有一者。第八事法即理門。有異者。第十事法非理門。然成壞等就功能說。言有成者。理能成事非理自成。余七亦然。則一一門皆有事理無礙之義。故云約理望事等。不會相遍者。有三義故。一是總相后八。依此相遍而得成故。二者相遍無別異相。非如成壞隱顯等殊故。三者大同相即相即攝故。言逆順自在者。理事相望各二順二逆。三成七即理順事也。四顯八即事順理也。五奪九非理逆理也。六隱十非事逆理也。其相遍言亦是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欲顯即顯。欲隱即隱等故云自在。成不礙壞。壞不礙成等故云無礙。正成之時(shí)。即壞時(shí)等故曰同時(shí)。五對無前后故云頓起。又上四對。理望于事。但有成等而無顯等。事望于理。但有顯等而無成等。事從理成故。可許言成理非新有。故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言壞。真理常住伹可言隱理。無形相故但可即事。事有萬差可與理冥。故得云一理。絕諸相故云離事。事有差異故云異相。上約義別有此不同。統(tǒng)而收之但成五對。五中前四明事理不離。后一明事理不即。不即不離方為緣起相。又五對之中共有三義。成顯一對。是理事相作義。奪隱不即此之二對。即是事理相違義。相遍相即二對。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相遍故有相作。有相作故有于相即。由相違故有于不即。又若無不即則無可即乃至相遍。由相遍故四對皆成。故說真空妙有各有四義。約理望事有真空四義。一廢己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真理奪事門。三自他俱存義。即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即真理即事門。由其相即故得互泯。又由初及三。有理遍事門。以自存故舉體成他。故遍他也。后約事望理有妙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事能隱理門。三自他俱存義。即事法非理門。四自他俱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由初及三。有即事遍于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遍他耳。故約有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故。故逆順自在無障無礙。二深思下。勸修成觀學(xué)而不思同無所得。體達(dá)于心。即凡成圣矣。

觀曰。周遍含容觀第三。

釋曰。即事事無礙法界也。

觀曰。事如理融遍攝無礙。交參自在。略辯十門。

釋曰。此觀有三。初總標(biāo)舉數(shù)。二別顯觀相。三結(jié)勸修行。今則初也。即總名之意。以事事無礙。若唯約事則彼此相礙。若唯約理則無可相礙。今以理融事。事則無礙。故云事如理融。然理含萬有無可同喻。略如虛空。虛空中略取二義。一普遍一切色非色處。即周遍義。二理含無外。無有一法出虛空故。即含容。義理亦如空。具于二義無不遍故。無不包故。即事如理乃至纖塵亦能包遍。故云事如理融遍攝無礙。攝即含容義。無礙二義。一偏不礙攝。二攝不礙遍故。事事能攝能遍。等皆無礙。其交參自。在亦遍十門。

觀曰。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shí)體無不現(xiàn)。是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fù)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釋曰。此下十門展轉(zhuǎn)相生。然事理相如大同前門相遍門也。即為總意能成下八。比二猶兼理事無礙。有此二故。得有事事無礙之義。屬事事攝。而有本云。理如事現(xiàn)。事如理遍。乍觀釋文多遍現(xiàn)義細(xì)尋成局。但有遍現(xiàn)闕余義故。遍現(xiàn)二字諸本多無。無則義寬。今依無本。今理如事者。如事之現(xiàn)。如事之局。如事差別。如事大小一多等。故后門事如于理。非但如理遍亦如于理。無相無礙非內(nèi)外等。又若有遍現(xiàn)。亦似事理。無礙觀中事理相遍故。無遍現(xiàn)于義為正。十門皆先標(biāo)名。后解釋。今初理如事中。先正釋。既以事虛理實(shí)理體現(xiàn)。是則真理如事之虛。以虛名為實(shí)體。虛即是實(shí)名無別事。次是故菩薩下。以人證成由見事實(shí)。是故見事即是見理。后然說此事下。不壞相故。若壞于相理何所如。是則真理。如事相大小。

觀曰。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遍。遂令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shí)。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

釋曰。據(jù)初釋文。似但明遍義。遍是理之別稱。相無分限故。既一微塵舉體。全在一切法中。亦如理之不可分也。文中先出所因。由不異理故。由第一門理如事故。遂得此門事全如理。言圓遍者。無分故圓體周故偏。次遂令下。別示遍相。謂遍理法界。從法界全體下。明壞遍事。由塵如理故遍諸事。次如一塵下。舉微塵例諸事。即事事皆遍。斯則事事重重?zé)o礙矣。

觀曰。三事含理事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xiàn)如一塵一切法亦爾。此事理融通非一非異故?傆兴木。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釋曰。文有三。一正釋。二結(jié)例。三融通。今初。由上一事含于理故。余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在一事中。而言與理非一者。前門與理非異。同理而遍。此門亦是如理。而含則亦不異。由不壞一相方有能含。對前非異故言非一。下通局中則顯第二亦不壞相。如一微塵其相下。出事含相。二如一塵下。結(jié)例。三此事理下。融通就廣。容門有此四句。此中能含所含不出一多。交絡(luò)成四為能含邊。皆具與理非一非異義。由非一故有體為能含。由非異故有用。方能含為所含邊。但約與理非異義耳。如初一中一者。上一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而與下一理非異。故便能包含下一。而下一由與上一理非異故。隨所含理在。上一中。以離理無事故。二一切中一者。以一切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與下之一理不異故。能含于下一。下之一與上一切理不異故。隨下自一之理在上一切中。三一中一切者。由一不壞相故。得為能含而與下一切理不異故。能含一切所含一切與上一理不異。故隨自一切之理在上一中。四一切中一切者。由上一切不壞相故。有能含體與下一切理非異故含下一切。下之一切與上一切理非異故。隨下一切之理。在上一切之中。是故結(jié)云各有所由。前第二門是廣遍義。此第三門是含容義。已具此觀之總名矣。此下之七門。并皆不離廣遍含容之二義也。

觀曰。四通局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nèi)。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dòng)。一位即遠(yuǎn)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釋曰。此門重釋第二。第二俱遍今不壞相有不遍義遍即是通。不遍是局。文中與理非一故局。非異故通。即遠(yuǎn)下結(jié)遍即是通。住則是局。

觀曰。五廣陜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陜。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釋曰。此重釋第三門。三明如理包含。今由與理有非一義。不壞陜相而能廣容。文中非一故陜非異故廣。先明非一即非異。故明不壞。廣容下句反上。是則一塵下結(jié)。

觀曰。六遍容無礙門。謂此一塵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廣容故。遍在一切中時(shí)。即復(fù)還攝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nèi)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一塵。自遍他時(shí)。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shí)遍攝無礙。思之。

釋曰。此門正合前四五二門。兼合二三。以四五二門釋二三故。廣容普遍不相離。故名中遍即普遍。容即廣容。釋文中。先標(biāo)。次釋。后結(jié)。今初。以一望多有遍容義。以有彼多可得遍故。此一能容。若多望一即無遍容。以所望之一無可言遍。能望之多而容于一。不可得言為廣容故。次由普遍下。釋有二對。初遍即是容。唯一遍一容。后又由下。容即是遍。亦是一容一遍。前中遍即是容者。一遍多時(shí)。還攝所遍之多。在我一內(nèi)。猶如一鏡遍九鏡時(shí)。還攝九鏡在一鏡內(nèi)。后容即是遍法約反上。謂如一鏡容多鏡時(shí)。能容之一鏡。卻遍所容多鏡影中。故云還遍自內(nèi)一切差別法中。是故下結(jié)。可知。

觀曰。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shí)。即令彼一還復(fù)在自一切之內(nèi)。同時(shí)無礙。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shí)。還令一切恒在一內(nèi)。同時(shí)無礙思之。

釋曰。釋相之中。先標(biāo)。后釋。今初。但約以多望一能攝。即前能容入。即前遍而前一為能遍。有多可遍。今入但入于一。不得言遍。前門有多可容故得言容。今一無多可容故但云攝。次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下別釋其相。亦有二對。前對多為能入。故還攝所入之一。在能入多中。如九鏡入于一鏡。還攝所入一鏡。在能入多鏡之中。后對但反前多能入。為多能攝耳。謂多攝一時(shí)。多為能攝。一為所攝。而多即能入。故還將此多。入于所攝一法之中。如九鏡為能攝。還將九鏡入所攝一鏡之中。然上二對能入能攝。皆是于多即攝即入。名攝入無礙。而一但為所攝所入。不得能攝能入之名。至第八門方有能攝能入耳。后同時(shí)無礙者結(jié)也。結(jié)上多能入時(shí)。即為能攝。故云同時(shí)。

觀曰。八交涉無礙門。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shí)交參無礙。有本后二句入在頭。

釋曰。釋文亦三。初標(biāo)所依。次釋。三結(jié)。初中但一望多。有攝有入。次通有四句下釋。以一望一切故一在初。然第六門。亦一望多。但有容遍二句而無攝入。第七門但多望一。有攝有入亦唯二句。今第八門。雖一望一切。而一與多俱為能攝能入。得交涉名。又交涉者。前第七門多能攝一。即多亦為能入。今第八門。多攝于一。所攝之一亦能攝多故。能攝之多卻為所攝。故入一中得交涉名。既一之與多俱為能攝能入便有四句。雖似八句二二合故。故但四句。四句皆具攝之。與入第一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謂上句一為能攝一切為所攝。而所攝一切。亦得為能攝。即上能攝之一。卻為所攝故。上之一卻入一切之中故。云一入一切。第二句云。一切攝一一切入一者。上句一切為。能攝一為所攝。而所攝一亦為能攝。故上之一。切卻為所攝云一切入一。此句但反上第一句耳。三即以一望他一。四即第三句中。一切復(fù)望別一切。以其四句為能攝邊。同理之包為能入邊。同理之遍故。又四句皆由與理非一非異故。由與理非一。有一多體可為攝入。由與理非異便能攝入。若以十鏡為喻。一鏡為一。九鏡為多。謂初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應(yīng)云一鏡攝九鏡。一鏡入九鏡。謂上一鏡為能攝。則九鏡為所攝。而所攝九鏡亦為能攝故。上能攝之一鏡。卻入九鏡之中。云一鏡入九鏡。下三例然。第二句云一切攝一一切入一者。應(yīng)云九鏡攝一鏡。九鏡入一鏡。謂上九鏡為能攝。則一鏡是所攝。以所攝一鏡亦為能攝故。上能攝之九鏡。卻入所攝一鏡中。云九鏡入一鏡。第三句一攝一法一入一法者。應(yīng)云一鏡攝一鏡一鏡入一鏡。謂第一一鏡攝第二一鏡。第一一鏡亦入第二一鏡。第四句云。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者。應(yīng)言十鏡各攝于九鏡。十鏡皆入于九鏡。而所入所攝但云九鏡者。留一為攝入故。言有本云后二句入在頭者。云一入一法一攝一法。一切入一切一切攝一切。以不例前故。依現(xiàn)本四句。皆攝在初。

觀曰。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shí)交參無障無礙。

釋曰。初標(biāo)名。云相在者。自己攝法入他法中。他又?jǐn)z法在我己中。故云相在。至下句中當(dāng)見。釋中亦三。謂標(biāo)釋結(jié)。標(biāo)云。一切望一者。一切在初正反第八。二亦有四句下釋。釋四句中。上標(biāo)既云一切望一則有四句。四句之首皆合有一切之言以為能攝。今并略耳。但取所攝所入以成四句。然此四句與前全異。如前一攝一法一入一法。但明自一隨對他一。自一攝他一時(shí)。亦入他一耳。今則不然。謂第一句云攝一入一者。此謂一切隨攝一法將入一法。約十鏡說?傄跃喷R為能攝。第一句者。九鏡攝第一。一鏡入第二一鏡之中。二攝一切入一者。謂九鏡皆攝九鏡入一鏡中。三攝一入一切者。九鏡各攝一鏡遍入九鏡之中。四攝一切入一切者。九鏡皆攝九鏡各入九鏡之中攝。將隨一入彼一中。復(fù)攝彼一在此多中等故名相在。約法一一作者。且約諸佛望眾生說?傄灾T佛為一切是能攝。眾生為所攝所入。第一句者。諸佛攝一眾生入一眾生中。二者諸佛攝一切眾生入一眾生中。三者諸佛身攝一眾生。入一切眾生身毛中。四者諸佛各攝一切眾生。入一切眾生中。余法相望一多皆爾。三同時(shí)下。總結(jié)。由此互攝互在故。有帝網(wǎng)重重之義。問此一切望一。皆一切在初。則一望一切。何不四句皆一在初。答若但一在初唯有兩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為一句。一攝一法一入一法為兩句耳。今由相涉第二句一切。是前所攝為能攝故。第三句互一相對。第四句唯一切對故。成四句耳。故不得四句皆一在初。然正義如前。更有一意。如攝一入一。謂一切正攝一時(shí)。即能入一等。若爾何異第八。第八一攝一一入一者。一入所攝一中。今趣舉一其一皆入。以正同理廣容。即同理普遍故。若爾何異第七。第七但有二句。亦自入所攝一中故。此中一切正攝一亦入。余一亦入一切等故。若約十鏡作者。一鏡為一。九鏡為一切。一者九鏡攝一鏡。九鏡亦能入一鏡。二者九鏡攝九鏡。九鏡入一鏡。三者九鏡攝一鏡。九鏡即入九鏡。四者九鏡攝九鏡。九鏡亦即入九鏡。為攝一切入一切。雖通此釋今不取之。亦有云。前第八門是復(fù)四句。一攝一一入一。兩句方成一句故。今一攝一者。但攝其一入我一中。二但攝一切入我一中等。若爾但有一攝句耳。亦無入義故不取之。

觀曰。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shí)。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準(zhǔn)前思之。

釋曰。此第十門總?cè)。前九近且收三。第八門一望一切。第九門一切望一。今具此二。以一望一切。有第八門四句。以一切望一。有第九門四句。其第七門雖不具四句。而是一切攝一中收故。近收三。言總收九者。九門不出一多故。由其初門理如事故。一可為多。由第二門事如理故多可為一。二四如理之遍。三五如理之包。二即二而不二。四即不二而二。以不壞相故。三即非廣而廣。五即廣即非廣。亦以不壞相故。六即雙含一多容遍無礙。七便攝入自在。八含一多交涉。九含攝入自在。十即融成一致故。第十門即同時(shí)具足相應(yīng)門。九即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由第八交涉互為能所。有隱顯門。其第七門相即相入門。五即廣陜門。四不離一處。即遍有相即門。三事含理事故。有微細(xì)門。六具相即廣陜二門。前三總成諸門事理相如。故有鈍雜門隨十為首。有主伴門顯。于時(shí)中有十世門故。初心究竟攝多劫于剎那。信滿道圓一念該于佛地。以諸法皆爾故。有托事門。是故十玄亦自此出。

觀曰。令圓明顯現(xiàn)。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xiàn)在前也。

釋曰。第三結(jié)勸修學(xué)。謂若圓明在心。依解生行行起解絕。雖絕而現(xiàn)解行雙融。修而無修。非唯周遍一門。實(shí)亦三觀齊致。無心體極無間常行。何障不消。何法能礙。斯觀顯現(xiàn)圣遠(yuǎn)乎哉。體之則神矣。體非權(quán)小圣亦難思矣。故初生王宮貴極臣佐。離此成觀安造茲玄。余久深玄籍注想華嚴(yán)。此之一觀久而究盡。不鏡方寸虛負(fù)性靈。故名法界玄鏡。時(shí)已從心之歲矣。本文結(jié)云華嚴(yán)法亦玄一卷(有本無玄字今依有本也)。今夾本文在內(nèi)。別題云華嚴(yán)法界玄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