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629部 大乘百法明門論(附唯識三十頌)
《大乘百法明門論》
——世親菩薩造 玄奘法師譯
何等一切法? 云何為無我?
一切法者, 略有五種: 一者心法, 二者心所有法, 三者色法, 四者心不相應(yīng)行法, 五者無為法。 一切最勝故, 與此相應(yīng)故, 二所現(xiàn)影故, 三位差別故, 四所顯示故, 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 略有八種: 一眼識, 二耳識,三鼻識, 四舌識, 五身識, 六意識, 七末那識, 八阿賴耶識。
第二心所有法, 略有五十一種, 分為六位: 一遍行有五, 二別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 四煩惱有六, 五隨煩惱有二十, 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 一作意, 二觸, 三受, 四想, 五思。
二別境五者: 一欲, 二勝解, 三念, 四定, 五慧。
三善十一者: 一信, 二精進, 三慚, 四愧, 五無貪, 六無嗔, 七無癡, 八輕安, 九不放逸, 十行舍, 十一不害。
四煩惱六者: 一貪, 二嗔, 三癡, 四慢, 五疑, 六不正見。
五隨煩惱二十者: 一忿, 二恨, 三惱, 四覆, 五誑, 六諂, 七驕, 八害, 九嫉, 十慳, 十一無慚, 十二無愧, 十三不信, 十四懈怠, 十五放逸, 十六昏沉, 十七掉舉, 十八散亂, 十九失念, 二十不正知。
六不定四者: 一悔, 二眠, 三尋, 四伺。
第三色法, 略有十一種: 一眼, 二耳, 三鼻, 四舌, 五身, 六色, 七聲, 八香, 九味, 十觸, 十一法處所攝色。
第四心不相應(yīng)行法, 略有二十四種: 一得, 二命根, 三眾同分, 四異生性, 五無想定, 六滅盡定, 七無想報, 八名身, 九句身, 十文身, 十一生, 十二住, 十三老, 十四無常, 十五流轉(zhuǎn), 十六定異, 十七相應(yīng), 十八勢速, 十九次第, 二十時, 二十一方, 二十二數(shù), 二十三和合性, 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無為法者, 略有六種: 一虛空無為, 二擇滅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 四不動無為, 五想受滅無為, 六真如無為。
言無我者, 略有二種: 一補特伽羅無我, 二法無我。
唯識三十論頌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
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后五行頌明唯識行位。就二十四行頌中。初
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謂外問言。若唯有識。云何世
間及諸圣教說有我法。舉頌酬答。頌曰。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zhuǎn)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者。由前頌文略標三能變。今廣明三變相。且初能變
其相云何。頌曰。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zhí)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yīng)唯舍受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zhuǎn)如瀑流 阿羅漢位舍
已說初能變。第二能變其相云何。頌曰。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zhuǎn)緣彼 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 謂我疑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余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系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頌曰。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yīng)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煩惱謂貪嗔 疑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誑諂與害矯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沈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yīng)。云何應(yīng)知現(xiàn)記分位。頌曰。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xiàn) 或俱或不俱 如濤波依水
意識常現(xiàn)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云何應(yīng)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
。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
是諸識轉(zhuǎn)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頌曰。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zhuǎn)力故 彼彼分別生
雖有內(nèi)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xù)。頌曰。
由諸業(yè)習(xí)氣 二取習(xí)氣俱 前異熟既盡 復(fù)生余異熟
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jīng)中說有三性。應(yīng)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頌曰
。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zhí) 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于彼 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后由遠離前 所執(zhí)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后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者。論曰。如是所成唯識性相。誰依幾位如何悟入。謂具
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謂習(xí)
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xí)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謂
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依識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頌曰。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于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現(xiàn)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其相云何。
若時于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四修習(xí)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修習(xí)位中如實見理數(shù)數(shù)修習(xí)。其相云何。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舍二□重故 便證得轉(zhuǎn)依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 第1666部 重訂教乘法數(shù)
- 第1662部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疏
- 第1660部 溈山警策句釋記
- 第1659部 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jīng)會釋
- 第1658部 兜率龜鏡集
- 第1656部 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jīng)略疏
- 第1655部 楞嚴經(jīng)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
- 第1651部 五百羅漢尊號
- 第1642部 明道正覺森禪師語錄
- 第1635部 性相通說
- 第1633部 紫柏尊者全集
- 第1630部 八十八祖?zhèn)髻?/a>
- 第1623部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序贊文
- 第1592部 警世
- 第1591部 定慧相資歌
- 第1581部 修懺要旨
- 第1560部 華嚴原人論解
- 第1549部 始終心要
- 第1620部 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jīng)
- 第1485部 觀音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