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獨(dú)行者

  無邊的黑暗吞噬光亮,安靜解救喧鬧,于是黑夜無聲降臨。雙腳親吻著土地,慢慢前行,蹣跚摸索。肆虐的風(fēng),張牙舞爪,肆無忌憚,伸出無形的觸角將我纏繞,尖刺嵌入血肉,毒素流進(jìn)血管,麻醉了肉體,糜爛了心臟,刺痛了靈魂。夜依舊深沉,風(fēng)依舊狂躁,腳步依舊不停留。

  黎明的光從地平線逐漸露出臉線,光暈救贖黑暗,新生代替死亡。天空劃過飛鳥的痕跡,光線射入眼瞳,白云輕飄,水波蕩漾,樹影婆娑,滿地的盎然緩解疲憊的雙眸。天藍(lán),水綠,草青,興奮刺激神經(jīng),積極取代消極,樂觀戰(zhàn)勝頹廢,路仍在,心亦堅,夢想仍舊在前行。

  登樓遠(yuǎn)眺,看花開花謝,觀云卷云舒。

  翻山越嶺,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獨(dú)行者的姿態(tài)。

  亦是我苦苦尋找的身影。

  蛋糕店的櫥窗外,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浮躁,焦慮,喧鬧交織在一起,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我站在櫥窗的一側(cè),看另一側(cè)的蕓蕓眾生,我試圖在這些人的臉上找到我想要看到的東西,然而,我失敗了。

  淡然,寧靜,堅毅,果敢。這就是我想要找尋的東西。

  只能在獨(dú)行者的臉上才能讀到的東西。

  夜晚的月色總能勾起人的思緒。我喜歡獨(dú)自一人在陽臺上賞月,明暗圓缺,各有它的情調(diào)。城市在疲憊過后,慵懶的熟睡著,夜空的星星像孩子,總是在它睡著的時候擠弄著眉眼,鬼鬼的笑,迅速的出現(xiàn)又迅速地隱藏然后再探出腦袋,調(diào)皮的嬉鬧著。月亮更像個老人,歷經(jīng)滄桑,平靜的看朝代更迭,觀眾生輪回。抬起頭,透過搖曳的枝椏,是模糊的月影,微風(fēng)陣陣,眼里的影逐漸重疊,我在這重疊的影里,看到了獨(dú)行者寧靜淡然的臉龐,看到了堅毅果敢又略帶蕭瑟的身影。

  我看到了東晉的陶潛。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陶潛懷有“大濟(jì)蒼生”的愿望,然而官場的黑暗令他失望萬分;蛟S他并不適合政治。在任彭澤縣令的第八十一天時,他碰到潯陽郡督郵,屬吏說:“當(dāng)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遂授印去職。于是,他寄情山水,“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采菊東籬,悠然自得。

  他本愛菊,“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看淡生死,“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潛成就了南山的菊花,南山亦因獨(dú)行者寧靜淡然的停駐而充滿詩韻。

  我看到了汨羅江畔的屈子。

  “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屈子空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實(shí)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漁父勸道。”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政治黑暗,國家動蕩,權(quán)勢亦不能使我低頭,我愿以死明志!

  好一個屈子,好一個“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汨羅的江水因屈子而更加熱烈,“路漫漫而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汨羅的江岸因獨(dú)行者求索時堅毅果敢的腳步而更加凝重。

  我在夜的枝頭,透過月影找到了獨(dú)行者。淡然寧靜如陶潛,堅毅果敢似屈子,他們是獨(dú)行者。縱使他們已成黃土,埋在歷史的塵埃中,但那獨(dú)行者的姿態(tài)不會腐朽,而是成為永恒,代代相傳。

  城市依舊像往常一樣熟睡,但今晚注定不平靜。月光傾瀉而下,照在我的臉上,暖暖的,我站在窗前會心的笑了。因?yàn)樵诮裢?在這個充滿喧鬧和曖昧的現(xiàn)代城市里,我知道了如何處事做人,如何漫漫求索。

  以獨(dú)行者的姿態(tài),用淡然寧靜,堅毅果敢的性格,追尋自己的夢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