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銳甲的同時,請把壞脾氣一起卸了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是這樣的:平常在外面要裝作彬彬有禮,脾氣好、大度寬容,儼然一個大好人;而回到家里,就動不動發(fā)脾氣、鬧別扭,把家人當成出氣筒、排氣扇。畢竟不用擔心吃不了兜著走,不會擔責不必避諱,很少副作用。
一、
葛青在學校里是公認的三好學生。
她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尊師守紀,是老師眼中的優(yōu)等生。
她性格溫和、脾氣好,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是宿舍里的和事佬、粘合劑。
她人緣好,是那種很溫柔的女生,很少有人見過她大嗓門說話、發(fā)脾氣。
然而回到家里,葛青就變得越來越像另一個人。她敏感易怒,動不動就跟父母頂嘴吵架;一言不合就大吼大叫,完全不像在學校里乖巧溫柔的那個她。
她叛逆、煩惱,在學校里,事事都忍讓放在心里,但回到家里就一股腦倒出所有的情緒,連穿衣吃飯都要牢騷埋怨個不停。
媽媽無奈地說,葛青在家里就是個小霸王,家人都要順著她,脾氣起來讓人沒辦法。尤其是到了青春叛逆期,常常為一點小事在家里鬧別扭。
有一次,因為媽媽洗衣服時不小心把葛青的白襯衫染成了粉紅色;葛青連著一個星期都在家里賭氣,心疼自己的白襯衫;直到媽媽給她又買了一件新的襯衫,這才作罷。
其實每次發(fā)過脾氣之后她自己都會后悔,可是到下一次又會控制不住,在家里的葛青就像個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會引爆。殺傷力殃及全家。
二、
閨蜜阿梅在同事和朋友看來是一個脾氣相當好的人。有時候,身邊發(fā)生一些很惱火的事情,大家都義憤填膺,唯獨她看不出一點慍色。
有一次,老板讓她和另一個同事共同負責一個案子,后來案子出了點小意外,她的同事遷怒于她,在辦公室里對她大發(fā)雷霆,她亦淡然自若。
其他同事說她脾氣真好,她說不是脾氣好,而是特別能忍。
晚上下班回家,大兒子在房間做作業(yè),她把小女兒留在客廳讓她自己看動畫片。就一頭扎進廚房準備晚飯。
工作了一整天,阿梅腰酸背痛,渾身不得勁,來不及好好休息卻還要繼續(xù)煮飯;她一肚子苦水無處傾訴。
偏偏切好菜的時候發(fā)現米沒了,她又累又氣,打電話叫老公下班回來捎一袋大米。
扔下電話,她又火急火燎地沖向廚房,卻在半路上被小女兒差點絆倒。氣急敗壞地阿梅拉起小女兒就打屁股:“叫你乖乖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干嘛瞎跑! 會不會聽話呢。!”
小女兒哇地一聲就哭了,阿梅更是怒不可遏“不要哭了,煩不煩人啊,不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累嗎?回家還要伺候老的小的!你們就沒一個省心的。”
大兒子聽到哭聲捂住耳朵繼續(xù)看書,他已經習慣了壞脾氣的阿梅。
孩子越哭越厲害,廚房里燒糊了的味兒飄到客廳里。阿梅唉聲嘆氣去廚房繼續(xù)炒菜。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小女兒坐在地上哭到聲音沙啞,手里的那張圖畫被淚水浸濕,皺的不成樣子。今天托兒所的老師教圖畫,她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給媽媽畫了一幅畫,本想給她一個驚喜,沒想到還沒張嘴就先遇上了阿梅的打罵。孩子委屈地很難受。
丈夫回來了,阿梅還在廚房嚷嚷著買米的事;絲毫沒有注意到小女兒的情緒。直到丈夫抱著嗚嗚咽咽的孩子,拿那幅畫給阿梅時,她才慢慢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一個錯誤。
她看著那幅畫,再看看哭花了臉的小女兒,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一片好心都被她給毀了。
怎么就不能忍忍自己的壞脾氣呢,在外面也沒有這樣,偏偏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卻這么沒有耐心。她抱著孩子,不斷地跟她道歉,說對不起,可是傷害已經造成,再多的對不起也換不回孩子最初那份心情了。
“最壞的脾氣,全留給了家里人。”阿梅自己也覺得無奈,可事實的確如此。
三、
我們都是弱者,自私地把最壞的一面丟給家人,讓他們承受我們的無奈。
我們常認為家人的關懷理所應當,其實從來沒什么是必須的,他們接納你的壞脾氣,是因為他們愿意愛你。
我們戴上厚厚的銳甲和面具,學會了在外面遮風擋雨、學會了笑臉逢迎與忍氣吞聲;卻沒有學會好好對待自己的家人。
梁繼璋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成為親人的緣分只有一次,無論這輩子會一起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我們都不會再見。
1、首先不要把家當成壞脾氣的收容所,認為家人的原諒都是理所應當。對家人多一點尊重和關心,少一點忽視。家應該是愛的N立方。
2、給自己定一個的行為準則:不說過頭話,不說氣話。不傷人,也不傷己。要知道,說過的話,真的是潑出去的水啊……,而且傷害的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3、如果你發(fā)現自己要“口出惡言”了,請緊緊地閉住嘴,心中默數20下(急怒狀態(tài)下可以考慮50-100下),深呼吸,冷靜一點之后就可能不會再想使用過激語言了。
4、提醒自己能掌控憤怒,并告訴自己憤怒只能讓自己和他人更憤怒,沒有任何意義。在怒火發(fā)生前,心情不好的時刻,反省自己內心,導致你怒火的,是什么。知道怒火的源頭,大部分怒火你是發(fā)不出來的。
5、尋找適合的方式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與壓力。運動、瑜伽、聽音樂,放松心情,學會做一個平靜溫和的人,善于調整自己,化解矛盾。
- 上一篇:百分之九十的煩惱都是你自尋的!
- 下一篇:心中無一物 其大浩然無涯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