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拋妻子光地喪倫!≠赡涣沤o得英才

  安徽巡撫靳輔因有幾個極精干的幕僚,辦事向來迅速。奉了圣旨后,兩個月間,便將手中積案清理了。又命兩個師爺先至清江查看黃;。運三河交叉處,準備提奏將河督總署由濟寧遷往清江。一切預備停當,便叫了他最得力的幕賓封志仁過來下棋。其實,他哪來的閑心,他正為自己即將上任治河總督發(fā)愁呢!

  要說起來,靳輔自幼酷愛水利?滴跏晁苋伟不昭矒幔》挈S河改道,貫境而過。他初試治水之道,居然頗見成效。但是如果接任治河總督,靳輔心里卻很有點忐忑不安。黃河從三門峽向東,水勢平緩,到徽寧一帶由于地形更加平坦,泥沙沉積,河床愈淤愈高,遠遠望去,像一條天不管地不收的土龍,因而名叫“懸河”。因為治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古代,科學不發(fā)達,想治好黃河談何容易,所以歷來地方官員誰都不愿當這個倒霉的治河總督。如今圣旨雖未下,明珠來信已透出了出任河督的信兒,這么一來,靳輔雖說由正二品晉升為從一品,官職升了,反倒顯得有些神魂不定。

  對面坐的封志仁見他走神兒,曉得他有心事,兩手“咔咔”的敲著吃下的棋子兒不言語,翻著眼不時地看看靳輔。他知道靳輔脾性,就是不問,這位東翁遲早也會自己說出來。

  果然過了一會兒,靳輔舒展了一下眉頭,自言自語地說道:“現(xiàn)在的事還成個什么體統(tǒng)?這外官愈來愈難做啊——手長些要錢,老百姓罵你是民賊;不要錢,打發(fā)不了上司,朝里就有人誣告你是國賊……反正進退都是個賊名兒!唉……”

  封志仁點了點頭,走了一著“高吊馬”,問道:“我的東翁,這次進京,帶多少錢?”

  靳輔沒明白他的意思,看了他一眼,“唔?”

  “我是說,帶少了不濟于事的。”

  “帶了一萬五。”靳輔微笑道:“這回我也要做貪官了。河工銀子下來,這筆賬要開銷出去。河督不比巡撫,這個坑我填不起。”封志仁狡黠地眨了一下眼,“一萬五!”靳輔看了他一眼,詫異地問道:“怎么,不夠用嗎?”

  封志仁搓搓手,若無其事一笑,說道:“夠使不夠使,哪里說得清!中丞只要有人緣兒說說,一個子不用要。封疆大吏是什么行情,我真的不曉得。我的同鄉(xiāng)劉瞎子捐了個同知,捐銀子三萬兩,投的是明珠的門路,門包一千七。堂官五千,實到明相手里八千,才放了個實缺知府。江西劉汝本,用一千五百兩金子打了個佛爺送索中堂做壽禮,票擬下來即授淮西鹽道。還有我的一個表親徐球壬,月頭里進京求官,聽說帶了五萬……這和做生意竟是一個理兒,買者情愿,賣者甘心,一分價錢一分貨,言無二價,童叟無欺!”

  封志仁口若懸河地說著,靳輔臉上已經(jīng)變色,身子一仰,梗著脖子道:“要是這樣兒,我一個子也沒有!我做到這么大官,不能那么下作。這一萬五也不過買個平安,要是還不行,只好隨他便!”

  正說到此,門上長隨走進來稟道:“中丞,外頭有個年輕婦女,帶著兩個孩子,想求見中丞——說他們是李光地大人的家眷——”說罷,嘴唇嚅動了一下,欲言又止。靳輔聽了一愣:李光地和我平素只有見面情分兒,如今他是國家要臣,怎么會將妻兒托付給自己,又怎么會連封信也沒有,母子三人就找上門來了呢?他一邊尋思一邊說:“你站著愣什么,快請進來!”長隨躬身答應一聲:“是……不過他們?nèi)齻人……奴才瞧著實在不像宮親。那衣裳破得像叫花子似的,鞋子開了花兒了……”

  “嗯?是嗎?”靳輔有點不知所措地瞧瞧封志仁。封志仁看了長隨一眼,“你沒有告訴她,說靳大人沒帶家眷,不便接待,而且即日就要離任進京?”長隨忙道:“回封爺話,奴才說了。她說正是聽說中丞進京,請中丞念同朝為官情分,帶她母子同行,投奔李大人,她身上是一文盤纏沒有了……”靳輔略一躊躇,嘆了口氣說道:“既如此,請進來見見再說吧。”

  功夫不大,長隨帶著一個衣飾襤褸的年輕婦女走進來。靳輔把她打量了一番,她不過二十七八歲的樣子,細挑身材,瓜子兒臉上細細兩道八字眉,雖是臉色惟悴,但兩只眼睛忽閃忽閃地顯得很有精神。她一手拉著一個孩子,不等靳輔說話,先蹲了兩個萬福,便跪了下去,輕聲說道:“賤妾李秀芝叩見靳老爺……”

  靳輔用手遙遙虛扶了一下,說道:“這斷不敢當,尊夫人請起,看座,光地大人乃當今天子幸臣,靳輔倚重正多,這如何使得?”

  李秀芝坐了,接過下人遞上來的茶,紅著臉說道:“回大人的話,這是禮所當然,賤妾不是光地的正配……”說著將茶遞給左手的孩子,顫聲說道:“興邦,你喝點,再給弟弟……”那孩子端過茶只喝了小半口便遞給右手的孩子,道:“興國,你喝……”興國大概渴極了,接過來便喝了個底朝天。

  封志仁留心一看,這兩兄弟一樣的個頭,一樣的裝束,一樣的相貌,大約七八歲的模樣,看上去是一對孿生兄弟,便問道:“在下封志仁。恕無禮,不敢動問李太太何以淪落至此?”

  秀芝眼圈一紅,欠身說道:“我們母子三個變賣家產(chǎn),從杭州到福建安溪,投親不著,又千里跋涉到這里。聽說靳大人就要進京,想請攜帶我們到北京見見光地……我倒還勉強能支撐得住,兩個孩子實在是走不動了……”說著,淚水早已籟籟落下。

  “怎么,難道安溪李家沒人?”靳輔感到十分詫異。

  秀芝抽咽著,已是淚濕襟袖,只矜持著沒有放聲,“有的……他們……他們不肯認親……”

  “什么?”靳輔和封志仁迅速交換了一下目光,李光地家乃福建名門望族,怎么會這樣沒道理?靳輔沉吟了一下,終于問道:“兩位少公子今年幾歲了,怎么會生在杭州?”

  “大人,這話不問也罷。您如果疑我冒認官親,就請治罪;如果信我就帶我進京!如果不肯帶,也就罷了。欠您這杯水之情,來日叫光地還你就是。”說著便要起身。

  這少婦柔聲溫言,淡淡幾句話,倒把靳輔頂?shù)靡汇,趕緊解釋:“不不不,請不要誤會。我們并沒有疑你的意思,如果你真的冒認官親,怎敢和我同去見光地?”封志仁早叫過人來,吩咐收拾房屋,安排茶飯,又叫人上街給夫人購置衣裳。

  “這又是一樁難為人的事。”待秀芝他們出去,靳輔長吁了一口氣,對封志仁笑道:“福建李家既不認她,李光地認不認,還在兩可之間。這里邊怕有不便明說的事兒呢!”

  封志仁用扇子敲著手背,沉吟道:“這件事在下早就洞若觀火了。這位李秀芝既然不是李光地的原配夫人,一定是個青樓女子。李光地在居喪丁憂期間,居然與她有私情,而且生下了兒子,這‘道學’先生的假面就不攻自破了。只可憐這位李夫人還要護著他不肯明說,唉!”

  靳輔一呆,暮然間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說道:“其實居喪不謹之罪還在其次,拋棄骨肉,為父不慈,更屬丑聞。如果張揚出去,一旦皇上知道了,定要拿他革職問罪。可是李光地如今炙手可熱,等著進上書房,豈肯認這母子三人,擔這兩大罪名?”

  封志仁突然一笑,說道:“東翁太多慮了,我倒以為這是奇貨可居。你若在北京替李大人悄悄掩飾過去,這個人情怕要比一萬銀子還值錢。東翁,李光地可是索額圖中堂最得意的高足。”

  靳輔點了點頭,“嗯,老封,你的話有道理。既然如此,咱們就把他們帶上。”

  隔了一日,靳輔便帶了封志仁和秀芝母子三人起程了。因黃河淤沙早斷了漕運水路,坐船眼見是不成的,便沿黃河北岸逆行向西,順便沿途查看河情。過了開封向北折,進入直隸境內(nèi)。靳輔等不進邯鄲城,徑直來到黃粱夢鎮(zhèn)北的驛站落腳。

  用罷晚飯,天已黑定了,靳輔穿一件絳紅袍,也不套褂子,與封志仁一同來到天井。遙見黃粱夢一帶燈火輝煌,映得半邊天通紅光亮,便問:“志仁,你趕考多次從此路過,前頭明晃晃的,是什么去處?”

  封志仁未及答話,驛站看門的門更在旁笑道:“撫臺大人,您要明兒就走,小的勸爺去瞧瞧。那份熱鬧天下少有!明兒四月四,黃粱夢賽神,光戲臺子就搭起六座。”

  靳輔笑著點點頭,對封志仁道:“陪我走走,權作消食罷!”

  二人邊聊邊走,不大一會兒光景就到了黃粱夢,果然熱鬧非凡。廟里廟外上千支火燭,幾百缸海燈燃著雞蛋粗的燈捻,照得四周通明。一隊隊高蹺有扮八仙的,有扮觀音、孫悟空、豬八戒的,也有演唱西廂、牡丹亭之類故事的。六臺大戲,東西兩廂各三臺,對著唱,鑼鼓點子打得急雨敲棚一般。爆仗、起火炮乒乓亂響,根本聽不清臺上唱的是什么。戲臺子下人群涌來推去。什么賣瓜子的,賣麻糖、酥油茶的,賣酒食小吃的,一攤攤,一簇簇,應有盡有。擺卦卜爻。測字算命的先生亮著嗓門,可著勁兒高聲喊叫……封志仁不無感慨地說道:“中丞,看來孔夫子是不能和太上老君、如來佛比呀!曲阜祭孔我也見過,哪里有這樣的排場,這樣的熱鬧!”

  “仗沒打完,太平盛境已經(jīng)顯露出來了。”靳輔的心情暢快了些,“只要不打仗,復興快得很!志仁,你瞧見沒有?這里還有洋貨店,那么大的自鳴鐘都擺上柜臺了——魏東亭真是個有辦法的人!”

  “那是,”封志仁笑道,“我親眼見過,從海關運出去的是綢緞、茶葉、瓷器,返回的船上堆的那銀子,海啦!”

  說著,二人便蜇進后廟,在神道碑廊中就著燭光沿壁細看前人題詞。有頌揚神道的,也有祈福求子的,還有抒發(fā)志向。牢騷的。靳輔看著看著,說道:“哦,這個陳潢的詩倒有趣,字也頗有風致——陳潢,這個名字好熟,再也想不起是何許人了!”

  封志仁搖著扇子沉吟半晌,說道:“東翁,陳潢就是陳天一嘛!錢塘陳守中的弟弟。因八字缺水,從小家中不禁他玩水弄潮,竟成了材!中丞想必忘了,你讀過他的《揚水編),不是擊節(jié)稱賞來著?”

  靳輔嘆道:“哦,原來是他!只恨不得一見。”

  話沒落間,身后忽然有人說道:“不才在此,二位先生有何見教?”

  靳輔和封志仁吃了一驚,回頭看時,只見燈光燭影之中,一個黑瘦的漢子,面帶笑容立在那里,雖然其貌不揚,兩只眼睛卻是炯炯有神。靳輔連忙笑著說:“好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足下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先生。實不相瞞,在下就是靳輔,如今奉旨進京,將受命治河總督之職。久聞陳先生治河有術,渴望一見,今日邂逅相識,三生有幸,敢請移步,同至驛站一敘如何?”

  陳潢從開封回到黃粱夢已經(jīng)三天了,可是他卻不敢到叢冢韓家去。他知道,阿秀就住在韓家。這位公主那種不顧一切的癡情,他真有點無法對付,可是不去又不行。為什么呢,上次告辭得匆忙,把自己的一本《河防述要)的文稿忘在韓家了。那上面凝聚著他考查河情十幾年的心血呀!正在猶豫之時,無意中遇到靳輔,靳輔將要升任河督的消息,陳潢早聽說了。此時又見靳輔如此謙恭,更覺得高興,哪有不愿之理呢。便高高興興地和靳輔、封志仁一道回到了驛站。

  清茶一杯,素點一盤擺在桌上,靳輔和陳潢坐在桌子兩旁,靳輔開口便問:“陳先生,當今天子圣明,把治河看成第一要務,久聞先生學貫古今,不知何以教我?”

  陳潢很激動地看著靳輔說:“中丞大人,聽說您要把河督府從濟寧遷至清江,愚以為,就憑這一點,您就比歷任河督的見識要高得多。自康熙元年以來,黃河幾乎年年決口,歷來的河督只知用大禹治水的老辦法,結果,河床年年淤沙,越集越多,竟然鬧到乘高四潰,不復歸河的局面,肆虐于淮河、運河之間,堵塞潛運。歷任河督空有治河之心卻無治河之術,只知清沙排淤,每年耗費千萬人力,百萬黃金,可是,汛期一到,立刻化為烏有。足見他們學術不精,慮事不周,不能洞察黃河水患之病根。”

  聽此高論,靳輔和封志仁不停地點頭,陳潢所說,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靳輔身為朝廷大員,謀事更遠一些,“嗯,陳先生之意,確有道理,不過,河督們也有他的難處。歷來,朝野上下,對治河都是急功近利,慢慢治理,很難符合圣意。因為京師糧食供應,全靠槽運,運河不通不行啊!”

  “哎,這有何難,邊治黃,邊治漕嘛!若照以往的老辦法,一味開寬河道,這黃河的泥沙,清了又淤,淤了再清,一萬年也清不完!”

  “啊!那,依先生之見,應當如何呢?”

  陳潢把手一擺:“四個字,束堤沖沙!”

  束堤沖沙!靳輔目光霍的一亮,站起身來,背手搓著辮梢,踱了兩步,突然回身道:“請講,講得好!”

  “筑堤束水,以水沖沙。”陳潢仰身說道:“這不是我的自創(chuàng),前明潘季馴已有論著,河堤加固加高,河道窄了,水勢一定增強,流速加快,不但新沙不至沉落,舊沙也能卷帶入海。河床必然越來越深,河道也一定愈來愈低,就不會有決堤之患……放著這樣高明的治河術不用,去學四千年前的大禹王,那還不是緣木求魚?”

  封志仁聽得怦然心動,傾身說道:“天一兄,你這番高論,真有醍醐灌頂之效。但靳大人這個差使,里頭的繁難卻也是一言難盡啊……”

  靳輔拍著腦門,不無感傷地自言自語道:“何嘗不是啊……眼下河患深重,黃水倒灌,黃淮合流東下,淮陽已成了一片汪洋……”說著頹然坐下,不再言語。

  封志仁苦笑道:“兩河河務實在難辦。河督換了一任又一任,無論清官、貪官都在這里翻船,聞者心驚,見者膽寒呀!”

  陳潢聽了微微一笑,坐回椅上翹起腿來喝了一口茶,按著杯子說道:“本來邂逅相逢,閑談而已。陳某一介微末,信口開河,紙上談兵。靳中丞權作什么也沒聽見罷。夜深了,陳潢告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