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唐月君創(chuàng)立濟(jì)南都 呂師貞議訪建文帝
建文五年夏六月,呂軍師檄飭濟(jì)南府,令將齊王宮室改作行殿,并集諸文武會議,迎請建文皇帝復(fù)位。公議李希顏、王琎兩舊臣認(rèn)識圣容,可以訪求行在。奏請帝師不允,因此連日未決。忽值門將士送進(jìn)稟單,內(nèi)開一塞馬先生,一雪和尚,一嵇山主人,一衣葛翁,一補(bǔ)鍋老,要求見軍師。軍師道:“此必國變時韜晦姓名者。”即令請進(jìn),降階延入,施禮就座。問道:“承列公降臨,先請教真姓真名!钡谝晃焕嗜粦(yīng)道:“學(xué)生衣葛翁,濫叨侍從之職,姓趙名天泰。這位補(bǔ)鍋老,原官欽天監(jiān)正,姓王名之臣。那兩位俱是中翰,一稱雪和尚,姓郭名節(jié);一稱嵇山主人,姓朱名和,又號云門僧。這一位刑部司務(wù)馮 ,稱為塞馬先生。還有東湖樵夫牛景先,官居鎮(zhèn)撫司。
共是六人,互相送給行在衣糧,為小人伺察,遂奉敕各散。牛鎮(zhèn)撫投湖而死,聞其子牛馬辛已歸駕下,某等相約來此,愿得訪求建文皇帝,仍為神人之主,上慰高皇在天之靈。”軍師道:“難得,難得,皆忠臣也。候帝師駕到,學(xué)生奏請便了!
忽又報有少年九人,都稱是忠臣之后,不期而集,皆求進(jìn)見。隨命請來。都齊齊整整,趨至階下,向上三揖,升堂再拜,又與五位老臣,各敘一禮,分長幼坐定。先是第三位開言道:“小子姓魏名袞,先父諱冕,官拜監(jiān)察御史。”指下手的道:“表弟鄒希軻,是小子舅父大理寺丞鄒公諱瑾之子。先父與舅父,共毆逆黨徐增壽于朝,和燕王作對。原-棄-有赤族之禍,所以命小子與表弟改姓潛蹤,得免于難。今聞訪迎故主,特地前來,愿備任使!庇忠晃唤又驼f:小子是松江郡丞周諱繼瑜之次子,名文獻(xiàn)。先父募兵勤王,慘為燕逆所磔。君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那齒最長、坐居第一的,鞠躬緩頰說:“在下殉難給事中黃鉞之友,姓楊名福。”指著末座少年道:“這就是黃公之子,名瓚。挈他逃避,今得幸見天日,不啻重生圣世!
又一位袖中取出一手卷,呈上軍師,道:“小子葉先春,先君忝任郡守,名仲惠。棄官歸隱,編成信史一冊,斥燕為叛逆,被人發(fā)覺,禍至抄家。小子密藏底稿,逃之遠(yuǎn)方。今特晉獻(xiàn),伏惟采擇。”軍師道:“此即逆孽定案,當(dāng)授史館。”其三人,一姓余名行毅,是燕府伴讀余逢辰之子。當(dāng)燕王屠戮張昺、謝貴時,逢辰徒跣奔至殿上,抗言:“擅殺王臣,要行反叛,我豈肯與逆黨為伍?”遂觸柱而死。一張鵬,素有膂力,兼精武藝,為指揮張安之子。安即樂清樵夫,聞新天子詔至,自投于崖者。各次第自陳畢,下剩一人,挺然按膝而坐,左顧右盼,絕無片言。軍師見其形容凹凸,須發(fā)鉤卷,目如火炬,知是猛將,方欲訊,忽揎袖厲聲道:“我不知咬文,但能使鐵蒺藜,重有六十四斤,雖千軍萬馬,亦不怕他。先父薊州鎮(zhèn)撫曾,曾起兵討燕,為賊所殺。今愿借甲兵三千,去報大仇!”軍師微哂道:“此真大義所在!
忽探馬飛報帝師鑾駕將到境上,兩軍師隨率眾文武官員,前去迎接。同出東關(guān),行及二十里,早望見滿釋奴與女金剛二將,各分左右,領(lǐng)著七十二個女真,引導(dǎo)而來。月君見軍師等遠(yuǎn)迎,隨命隱娘向前,各加慰勞,俱令先回。前途已有百姓數(shù)萬余人,執(zhí)香頂禮,擁塞不開。這些文官,都被圍困在內(nèi)。軍師命火力士、雷一震各執(zhí)帥字旗,呼令百姓兩行跪接,讓開大路,毋得喧嚷。二將遵令,大聲曉諭。這些百姓,紛紛滾滾,竟像不聽得的。二人發(fā)起性來,遂將令字旗橫擔(dān)在手,東擋西攔,一時橫顛豎倒的,不計(jì)其數(shù)。只見有個女人,面如霽月,目似春星,身穿藕合道袍,當(dāng)前立;鹆κ康:“圣后駕到,速速站開!”那女人道:“我是要正面接的!被鹆κ烤桶哑毂谒珉紊弦槐,說:“過去!”那娘不動分毫,力士再用力一逼,女娘反靠過些來。力士是經(jīng)過聶隱娘的,暗稱有些奇怪。
雷一震不知高低,就扯了女娘右臂,用力一帶。被女娘左手接住他右手,從穴道外輕輕一按,雷一震遍體酸麻,按倒在地。
笑道:“原來是膿包貨!”力士乃向前作揖道:“大娘休怒。請略讓個道兒,等我等陪罪罷!”那女人道:“你如何識得我是大娘?”火力士一時乖巧,便順口道:“是我們聶隱娘仙師說過來!迸说:“既如此,我躲在一邊,汝可去報與隱娘!蹦菚r雷一震也猜是有道術(shù)的,就深深陪個禮兒。女娘道:“爾要知道,如今是女人的世界哩!”
早見火力土同著聶隱娘來了。女娘便上前稽首道:“隱姊別來無恙?”隱娘忙下蹇衛(wèi),答禮道:“我道是誰,卻是公孫賢妹。只恐力士與將軍,都要出些丑哩!”力士道:“虧我是遇過仙師的,倒還乖巧,雷將軍做了個臥虎的樣子哩!”二人大笑。那女娘道:“途次不便去見月君,為我致意罷!”又在隱娘耳畔說了好些話,就如飛的向南去了?纯丛戮庉浀絹,隱娘近前,將劍仙公孫大娘來迎駕,因括蒼地方有個女將,正在厄難之中,前去救援,即同他來匡助,不及在此候見,約略說了幾句。月君大喜。見兩行百姓俯伏在地,都呼圣母娘娘萬歲,月君曉諭道:“孤家無德于父老,何勞如此遠(yuǎn)接?”眾人齊聲道:“前年蒙圣母娘娘趕逐了贓太守羅景,至今萬民感激!痹戮旨訐嵛恳环,進(jìn)得城來,轉(zhuǎn)入新建的行殿。
次日呂軍師及文武諸臣,會齊入朝。有頃,聶隱娘傳出令旨,宣示道:“古者圣王執(zhí)中立極,所以建都之地,宮闕必居中央。今齊王府在東偏,不宜為皇帝行殿,可另擇閎敞院宇改造。一到正殿落成,即可迎接帝駕。后殿不妨稍緩,至于向來文武各空署,文者改為軍師及監(jiān)軍府,武者改為將軍府。眾軍士仍撥營舍安頓,不許強(qiáng)占民居,犯者按以軍法。今既建都于此,訪求皇帝復(fù)位第一大事。文武百官,須眾議僉同,酌定四人出使,奏請孤家裁奪!敝T臣得旨,各自散去。軍師私謂高咸寧道:“昨日將趙天泰等五人,密折奏聞。今日帝師令旨若為不知者,是不可使也。獨(dú)是訪求建文,原要得舊臣遺老。今若舍此五位,有誰曾識圣容?”高軍師道:“但不知帝師之意,何以不用此五人也?少不得要再議!
明日,諸官畢集公所,皆默然無語。王之臣、馮 遽立起,以手指天,自表其心道:“軍師豈以某等借此一語,希圖富貴,不是實(shí)心去訪故主者耶?何以緘口不奏?”呂軍師道:“諸位先生又忠心亮節(jié),田夫牧豎亦且知之,而況某乎?獨(dú)是帝師令旨,只要四人,須去其一。誰應(yīng)去,誰不應(yīng)去,學(xué)生豈敢擅便?”王之臣道:“此最為易事。何妨將某等五人姓名一同奏請,候帝師親點(diǎn),便無異議。若要某等甘心自去一人,亦有所不能,何況軍師耶?”高軍師接口道:“不然。帝師明諭酌定四人,何敢以五名奏請?還是諸位先生裁酌見示,某等方可循行!毖又寥詹,終未議定。次日,諸臣又集,高軍師倡言,請五位拈閹,以憑天定。那向在駕下舊臣,又要各表忠誠,請大家公閹,奏帝師裁定。時劉超見呂軍師躊躇,就道:“拈閹固好,但迎復(fù)鑾輿,何等重大,也須于清辰對天至誠禱告,然后分閹。今已午后,豈可草草?”高咸寧就先立起來道:“小將軍之言甚是!庇指魃⒘恕
當(dāng)曉,呂師貞挑燈靜坐,正在凝思,忽報劉將軍要稟機(jī)密。
軍師即令召進(jìn),命坐于側(cè)。劉超道:“某往常見軍師視強(qiáng)敵如兒戲,攻堅(jiān)城若拉朽,機(jī)無不合,算無不勝。何以遣使一事,反若疑難?”軍師道:“汝尚未知。圣后不欲用此五人。而五人又必欲為使。彼所持甚正,無以折之耳!”劉超道:“原來如此!奔雌鹕磙o出,連夜往見鐵、景、姚三公子,并阿蠻兒與副軍師,約定如此如此。
次早畢集,高軍師道:“請五位先生分,鬮便可立決。”呂軍師正要開言,只見劉超、阿蠻兒、鐵鼎、景星、姚襄五人,搶向前來,厲聲而說道:“我等父親,皆粉軀碎骨,上報舊主。
今在帝師駕下已久,歷有微勞,安見得某等不能去尋皇帝?畢竟是諸位老先生,全身隱節(jié)者,方克為使耶?”軍師知是劉超之計(jì),恐在王之臣等五人臉上不好看相,乃假意喝道:“爾等皆年輕,毋得出此不遜之語!”董彥杲、賓鴻又進(jìn)前道:“令請駕下諸舊臣,與五位先生并五位公子,各書名字,兩軍師為之公閹四名,更有何說?”你一句,我一句,把趙天泰等五人倒禁住了。
忽報門外有五人,自言來請命去尋建文皇帝者,立等要見軍師。眾皆愕然。隨令速請,趙天泰見有兩個老些的,先進(jìn)中門,卻是故交,便趨出相迎,道:“只為我等要尋故主,會議三日,尚未決哩!”說話間,五人已到檐下。軍師等延入,大家箕圈一揖,不次坐下。趙天泰先開言道:“此位是刑曹梁田玉,這位是禮曹梁良玉,當(dāng)日扈從建文皇帝出宮,我輩共十有三人,后奉帝旨,止令程濟(jì)、楊應(yīng)能、葉希賢隨駕而去……”尚未說完,有一位少年,頓然起立而言說:“老先生且祝小子與這兩位,便是隨駕三人之子。小子姓程名智,字知星,父親程濟(jì)!蹦且晃簧倌昃徒又:小子姓葉,名永青,是葉希賢長子。帝令父親改為應(yīng)賢。”那一位也就說:“小子姓楊,名繼業(yè),父親楊應(yīng)能。帝自名應(yīng)文,用應(yīng)字排行,都認(rèn)為師弟,以防不測!避妿煹:“然也。不但求帝,且是尋親,莫善于此。
當(dāng)時曾御史恨不能隨帝,今伊子公望,亦正英少,正合四人之?dāng)?shù),而又以完御史公之意!北娢奈潺R聲贊曰:“真天意也!”
軍師方向趙編修說:“帝師駕到之日,某已將五位一片忠心,密折奏聞。不見批答,而反敕令酌議,是帝師不欲煩重先生輩也。大抵登山涉水,萬里間關(guān),瘴-風(fēng)波,幾歷寒暑,恐非五旬之人所堪。前此李宗伯與曾侍御要去,帝師止許公望。第公望又不認(rèn)識圣容,今者得此三位,雖亦未曾瞻覲天顏,然有父親在彼,尋著父親,即是尋著故主,忠、孝兩全,又何庸議戰(zhàn)?”
于是趙天泰等莫不心服,皆猜帝師能知未來之事。軍師立刻草奏達(dá)上。俄頃間,滿釋奴飛馳而至,傳令云:“帝師召見。”
軍師遂同諸文武齊赴闕下。帝師早已升殿,命兩軍師引進(jìn)趙天泰并程知星等,拜畢賜坐。帝師道:“孤家不煩老成之意,宗伯李希顏知之,亮卿等之心亦明矣。”趙天泰等稱謝道:“敬遵睿裁。”帝師即命曾公望近前曰:“汝與程知星,由江西而湖北、湖南,至兩粵、六詔諸處,葉永青與楊繼業(yè),由江南而浙東、浙西,至七閩諸處,四人分作兩路訪求?捎谌諆(nèi)即便起程,上天下地,必須尋著,敦請復(fù)位。慎勿空回!”四人皆頓首受命。
軍師又前奏,新到忠臣之子若干,已在午門候旨。月君隨令召見。魏袞等羅拜于殿檐之下,軍師逐一奏明姓字、履歷。
月君賜令平身,卻見曾彪相貌奇特,狠狠然有吞牛之氣,隨問:“汝父起兵討燕。爾亦在軍前否?”彪應(yīng)聲道:“是我為前部。”
月君又問:“爾勇無敵,何以至敗?”應(yīng)道:“若論小將,焉得敗?只因先父營中內(nèi)變,反應(yīng)賊入之故。”月君道:“這算個天意。爾用何軍器呢?”彪見問到武藝,心中喜極,應(yīng)道:“是鐵蒺藜,重有六十余斤!痹戮疵〉,令女金剛試舞一回,真?zhèn)影若旋風(fēng),光如流星,曾彪也呆了。月君命取女金剛鐵鍬來,令曾彪也舞一回。只覺重了十余斤,學(xué)不得女金剛舞來輕捷。月君又命取鮑師的鐵叉來,橫放在墀下,令曾彪:“汝試舞此叉!北爰糙呄蚯,只手去舉,竟有千斤之重。裝個硬漢,只用一手,盡力舉起,怎舞得動?連忙放下,道:“不過擺著看的東西,怎么教人舞起來?”月君又諭:“還有件看的東西在。”即令將曼師狼牙棒取來,喚曾彪:“這個不須舞,汝試舉與孤家看。”曾彪用力雙手來舉,動也不動,就做個蹲虎之勢,一手握定丫叉,一手托著把柄,掙命一起,剛剛離地半尺,脖子內(nèi)的筋漲紅得有麻繩粗細(xì)。喘吁吁放了,立起道:“憑是誰舉不得!”月君命聶隱娘:“汝試將狼牙棒舞來一看!敝灰婋[娘走上,將三寸金蓮的尖兒,就地一挑,那棒跳起來有五、六尺高,一手接住,回身便舞。但見:似狼牙而非狼牙,是鹿角而非鹿角。舉起來,勢若熊掌拔樹,舞動處,狀如龍爪拿空,剎那間,疾勝風(fēng)輪旋轉(zhuǎn);滾滾中,不見仙娘姿態(tài);彈指頃,烈如火焰橫飛;轟轟然,疑用電母神通。正是:金箍仙棒無斤兩,要重還能十萬多!
滿廷文武諸臣,看得眼都花了。那些舊將士,都知是道法所使,這些新到的,莫不驚詫,心中暗想:“有此等本事,何不就殺向燕京?”倒覺解說不出。看曾彪面如土色,舌頭伸了縮不進(jìn)去。兩位軍師皆含著微笑。隱娘舞畢,又將狼牙棒向空拋起,有數(shù)丈來高,輕舒玉手接了,丟在丹墀,向月君道:“舞得不好,帝師休笑。”只見曾彪跪著,只是磕頭,說:“小將頗有忠心,留著我養(yǎng)馬執(zhí)鞭也罷!”月君諭道:“汝聽軍師提調(diào)就是。”要知道,月君見曾彪氣質(zhì)太莽,自恃過當(dāng),難于駕馭,又且要借兵自將,所以用些道術(shù),以制其心,馴其性,不是舞將來與諸臣作戲文看也。且聽下回再演。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蠟屐亭詩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王君儀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房州湯泉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長生道人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蕭六郎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頂山寺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兩頭龜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二十 玉師子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十七 畏龍眼缺
- 夷堅(jiān)丙志卷十七 雜肉饅頭缺
- 夷堅(jiān)乙志卷十六 鄒平驛鬼缺
- 夷堅(jiān)乙志卷十六 朱希真夢缺
- 夷堅(jiān)乙志卷十一 牛道人缺
- 夷堅(jiān)乙志卷三 賀州道人缺
- 夷堅(jiān)乙志卷三 興元鐘志缺
- 夷堅(jiān)甲志卷二十 鄧安民獄缺
- 夷堅(jiān)甲志卷十四 張十三公缺
- 夷堅(jiān)甲志卷十二 雷震石保義
- 夷堅(jiān)甲志卷七 搜山大王
- 夷堅(jiān)甲志卷七 蔡真人詞缺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tuán)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yùn)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xiàn)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jī)中機(jī)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hù)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
- 第三十一回 驪山老姥征十八仙詩 剎魔公主講三千鬼話
- 第三十二回 兩奇兵飛救新行殿 一番騎廛戰(zhàn)舊細(xì)君
- 第三十三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jiān)軍
- 第三十四回 安遠(yuǎn)侯空出三奇計(jì) 呂司馬大破兩路兵
- 第三十五回 兩-旗死生報故主 二軍師內(nèi)外奏膚功
- 第三十六回 唐月君創(chuàng)立濟(jì)南都 呂師貞議訪建文帝
- 第三十七回 帝師敕議內(nèi)外官制 軍師奏設(shè)文武科目
- 第三十八回 兩軍師同心建國 一公子戮力分兵
- 第三十九回 美貞娘殺美淫宮 女秀才降女劍俠
- 第四十回 濟(jì)寧州三女殺監(jiān)河 兗州府四士逐太守
- 第四十一回 呂司馬謁闕里廟 景僉都拔沂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