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三災八難】什么是三災八難?指哪三災?哪八難?

三災八難(成語解釋)

  【成語】: 三災八難

  【拼音】: sān zāi bā nàn

  【解釋】: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

  【三災】:三災指的是“一為風災;二為火災;三為水災。”

  【八難】:八難指的是“一者得生人道難;二為去女為男難;三者形體完全難;四者得生中土難;五者有道君難;六者稟性慈仁難;七者國太平難;八者與三寶相遇難。”

成語典故

  【出處】: 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難三災,一心齋戒。”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況且他也三災八難的,既說了給他作生日,這會子又給人去裝裹,豈不忌諱。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二回

  【拼音代碼】: szbn

  【近義詞】:多災多難、三災六難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多災多難

  【英文】: suffer from one ailment after another

  【故事】“三災”和“八難”在佛經(jīng)上都有確指的內(nèi)容,與俗語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認為,世界從形成到毀壞為一大劫,經(jīng)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在“住劫”的后期,眾生行為邪僻,壽命減少,便陸續(xù)發(fā)生饑饉、疾疫和刀兵等災禍,稱為“小三災”。到了“壞劫”之末,則發(fā)生更為可怕的火災、水災和風災,稱為“大三災”。最后的風災,把世界吹得蕩然無存,從而進入“空劫”。

  宋·郭若虛《圖畫聞見志》卷二記載,唐末僧人智蘊曾在洛陽福先寺畫有“三災變相”數(shù)壁。“八難”指的是難以見佛聞法,不能修道的八種處境:“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盲聾喑啞,五世智辨聰,六佛前佛后,七郁單越國,八者壽天。”(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八)前三難為“三惡道”,加上“盲聾喑啞”,稱為“苦障”難。“郁單越國”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為“勝處”,有福無慧;“長壽天”人有壽無慧。以上二難稱為“樂障”之難。此外,“世智辨聰”者自以為是,稱為“惡增”之難;“佛前佛后”者無從見佛聞法,稱為“善微”之難。例如《紅樓夢》第四五回:“從小兒三災八難,化的銀子,照樣也打出你這個銀人兒來了。”

  三災者,遭受三大天災也。一為風災;二為火災;三為水災。

  八難者,一者得生人道難;二為去女為男難;三者形體完全難;四者得生中土難;五者有道君難;六者稟性慈仁難;七者國太平難;八者與三寶相遇難。

  《云笈七簽》卷“雜修攝”的八難為 不廢道心一難,不就明師二難,不托閑居三難,不舍世務四難,不割恩愛五難,不弄利欲六難,不除喜怒七難,不斷色欲八難。

  文學作品《西游記》中也闡述了所謂“三災利害”的說法,講述了修行者在一定階段時必然經(jīng)受的各種災難。如欲防備三災八難,需修成自在變化之術(shù)。自此引出孫悟空修行七十二變的情節(jié)。

  卻早過了三年,祖師復登寶座,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忽問:“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祖師道:“你這一向修些什么道來?”悟空道:“弟子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矣。”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常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么有個三災利害?”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后,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赑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