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遇。

  回頭看曾走過的足跡,才明白,那時走的那般匆忙,以至于丟失了那么多,竟沒察覺。

  站在這里,看著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們,急促的步履,悵然的神色,一種莫名的悲哀情緒,讓我有著一絲不安。和這里的很多人一樣,現(xiàn)在,也是這樣緊湊的生活,現(xiàn)實的殘酷,在第一次被它擊敗,一個人落淚那天,就已經(jīng)品嘗了那樣的苦澀滋味。疲憊的不是身軀,變成了以為強大了的內(nèi)心。于是,在走出校門的那刻,依然作為學生式的前行著,后來遇見的許多人都成了我的導師,慶幸的是在受了再重的傷,還能站起身子,拍拍身上的塵埃,繼續(xù)往前走。

  曾不知道多少次吃了“自以為是”的苦頭,相信,被一次次的消磨殆盡。懂得,他們也是希望自己不要受到傷害,偽裝的假面,把人們都裹的嚴嚴實實的,保護的同時,也把別人狠狠的拒之門外。很努力的維護自己的最后的那份真實,卻在現(xiàn)實的人性面前,這樣是那般的不成熟,乃至幼稚。每次都警告自己,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相信。這樣的言語,是蒼白無力的,后來,想到一個折中的可能,收起心的1/2,在受傷前,起碼還能有勇氣走后面的路程。

  遇,那是一種緣,相識相知,都是付出的過程。

  有些事,再難忘也要割舍、有些人,是很好,卻必須離開。處處的無奈抉擇,這就是生活。不要傻傻的去問為什么,結(jié)果都這樣,為什么還要去追問理由呢。找一個安慰自己的借口嗎?還是再自己傷害自己一次啊!一路上,會偶遇很多人,路過的一些善良的人,會低下頭輕輕的告訴你,不該這么去做,你會受傷的。而這些人中,往往就是帶給你傷痕的人。從不去憎恨他們,相反的,內(nèi)心有的是一份感激,因為越是傷的重,會有一段越深的烙印,時刻提醒著,那是錯誤的,那么去做,會付出必須承受的代價。

  不曾懊悔的是自己走過的那些過往,即便后來時常緬懷著,如果不那么去做,又會如何。

  可悲的是,人們會裝傻,把生活偽裝的虛假了,當撕開那層假面,暴曬下的人性,唯有自己才有知覺吧。一些抱著圍觀心理的人,也不過只是對之指指點點,然后掉頭離開,誰還會去記得這樣一個悲劇收場的人呢。值得慶幸的,珍惜的那些人,從不會摻雜那點虛假,現(xiàn)實已經(jīng)夠冰冷了,如果還要夾雜這些情緒,是不是太過悲哀了呢。對人待己,適時的誠懇,起碼那份心,沒有留下一點斑駁吧。不是知道可能的傷害,就逃避,這就是一份執(zhí)念。

  遇,是在錯過了許多人,偶然的相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