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避重就輕

  聽說了這樣一件事:

  一位年近花甲的哲學教授在上他的最后一節(jié)課。在課快完時拿出了一個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兩個布袋,一個裝著核桃,另一個裝著蓮子。然后他對大家說:“我今天給你們做一個實驗,我還是在年輕時看到這個實驗的。實驗的結果我至今仍然常常想起,并常用這個結果激勵自己,我希望你們每個人也能一輩子記住這個實驗,記住實驗的結果。”

  在座的同學當時都很奇怪,哲學課還能做出實驗嗎?就用那些核桃和蓮子?

  老教授把核桃倒進玻璃杯中,直到一個也塞不進去為止。這時候他問:“現(xiàn)在杯子滿了嗎?”

  學過哲學的同學已經(jīng)有了幾分辯證法的思維。“如果說裝核桃的話,它已經(jīng)裝滿了。”

  教授又拿出蓮子,用蓮子填充核桃還留下的空間。

  然后,老教授笑著問:“你們能從這個實驗中概括出什么哲理嗎?”

  同學們一個個開始發(fā)言,有人說這說明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滿,只有相對的滿。有人說這說明了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想擠,總可以擠出來的。還有人說這說明了空間可以無限細分。大家的發(fā)言很活躍。

  最后,老教授說:“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過還沒有說出我想讓大家領會的道理來。你們是不是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我先裝的是蓮子而不是核桃,那么蓮子裝滿后還能再裝下核桃嗎?你們想想看,人生有時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們經(jīng)常被許多無關緊要的小事困擾,看著人生就沉埋于這些瑣碎的事物之中,到了最后,卻往往忽略了去做那些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情。結果,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個實驗,如果蓮子先塞滿了,就裝不下核桃了。”

  一片靜默之中,在座的同學們都陷入了沉思。

  的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人性的一個弱點:避重就輕。雖然知道哪個更重要,但總會找到各種理由去回避它。當然結果是味淡的蓮子嚼了不少,卻難有機會品嘗那香而略苦的核桃了。

  人的生命有限,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這樣我們就不會那么庸俗,那么懦弱,那么難以選擇;蛟S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獲得遠遠大過放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