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行為相同,結(jié)果不同

\

  有個禪師,養(yǎng)了一只貓,這個貓很喜歡粘這個禪師,時時跟著他,他打坐時貓常常會抓他,所以每當(dāng)禪師打坐前就將貓趕出房間,后來禪師拜拜了,他的大弟子繼位,為了保持“法脈”的傳承,大弟子每天打坐前找到這個貓,然后把貓趕出去,其實這個貓根本就不喜歡新主人。不過,外人看起來,大弟子和師父的行為是一樣的,也許他們的“傳承”相同,但實際不一樣,我們不能以外表看人,以外表看事,就像看到一個大人打小孩,若大家知道是父母打小孩,大家肯定知道是因愛而打,若是旁人打這個小孩,恐怕就不是愛心,行為相同,結(jié)果不同。

  在我剛開始修行中,也常常會模仿師父罵人,有時看到同修做不好就罵他,不管任何場合,雖然對那個同修也許會有用,如果同修知道反省自己的話,知道在任何場合訓(xùn)練自己減少我執(zhí),他不會有意見,但是,對我自己并不好,因為助長自己的我執(zhí),我沒有師父的力量,師父在罵弟子時,強大力量集中在這個弟子的身上,整個光罩住弟子,像一把文殊劍很快將弟子這個缺點砍掉,所以很多人被師父一罵,很快就入定。而我沒有這個力量,我有的只是憤怒。后來我看到自己這個缺點,就不再罵人,要么隨之而去,要么就告訴同修,“你這樣做不對,應(yīng)該怎樣怎樣才好”。

  我們很喜歡批評別人的缺點,卻很少知道別人的行為目的和意圖,喜歡用自己的見識去衡量,這也是我執(zhí)。所以古今大德都說修行要關(guān)注自己,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在,減少自己的我執(zhí),那才是最重要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