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溫暖的飯

  溫暖的飯

  世上千般樣,人人不一樣。我們一頓飯,少則5元,多則幾十元,才能打發(fā)。那些“流浪菩薩”僅要三、四角錢就那么高興。差距也太大了!我也發(fā)心,要把這事一直做下去,不管寒冬,不管酷暑。這樣成本低,受益人多,我們也有利益――“我們給人溫暖,別人也會給我們溫暖”。13個人的面,花了面是3·2元,2元錢的蛋,5角的菜,其它不到一元,總共不到8元,那可讓他們享受一頓溫暖的晚餐,何樂而不為?我也真心希望,共修會同修也能發(fā)心做此事,讓世上的“流浪菩薩”都有飯吃。

  很多人在行持《了凡四訓(xùn)》時,常常感到無善可做,其實僅要真心、用心,世上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大千世界不愁無善事可做!

  我家在車站旁,常常會看到冬天倦縮在街頭的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冬天的寒冷使我萌了一個念頭,如果能給這些“流浪菩薩”一碗熱湯,溫暖他們的身心,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有一次,我和妻子吃完夜宵從飯店里出來,一個“流浪菩薩”來乞討,我給了他一點錢,過后我把吃不完打包準(zhǔn)備帶回家的飯菜問那“流浪菩薩”欲吃否?那“流浪菩薩”極為高興的說要。那吃飯的勁頭與我們這種可以酒足飯飽的人挑食厭食的人相比真是天差地別。由此我與妻商定每天晚上煮一些面條或湯給他們吃,在冬天里給他們一點溫暖。

  第一次,我把家里吃剩的飯菜重新熱一下,再煮上一些面,裝上一次性餐具,與共修會學(xué)人奮發(fā)開始了第一次與“流浪菩薩”打交道的處女行。我騎車,奮發(fā)提飯。第一個是一個在車站旁找食物、渾身很臟的“流浪菩薩”。奮發(fā)把飯給了他。第二個是兩個睡在街頭的中年人,奮發(fā)問“叔叔,晚上很冷,吃一點飯,暖暖身子,免費的”那兩人帶著詫異的目光看著我們,接受了我們的布施。第三個是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小孩,手里拿著乞討的碟子。奮發(fā)說:阿姨,吃一點東西,免費的。那些小孩很高興,一下子就圍過來了,爭先恐后的。我們給那四份飯。那群小孩一直向我們說謝謝叔叔。剛要掉車走,我感覺飯?zhí)倭?又過去給了一份,并給小孩兩元錢,那小孩說謝謝的樣子使我增強(qiáng)了繼續(xù)做下去的信心。第四個是一個女人和一大群小孩。我們把飯全給他們。那大人沒說什么,那小孩說了謝謝!整個時間花了近1個鐘頭。

  第二次,我煮了面,加了辣椒。同時考慮到用一次性餐具成本太貴,而且“流浪菩薩”一般有飯碗。所以我們煮了一盆面,用保溫箱裝好,開始與“流浪菩薩”打交道。第一個是在車站旁的四個與“流浪菩薩”。奮發(fā)問“叔叔,吃一點飯,免費的”,其中三位“流浪菩薩”先是詫異,后就拿出飯碗裝面(其中一人在睡覺)。我從車上下來,走過去問“你們?yōu)槭裁丛谶@里”,其中一個小伙子說他來這邊找工作,錢被老鄉(xiāng)偷了,所以變成“流浪菩薩”。我叮囑他, “如果沒有飯吃,在同樣時間同樣地點等我們,我們會送飯來的” 。我們要走的時候,一位本地人奇怪地問我們“你們是故意煮飯給他們吃嗎”。第二個是一個女人,后面背著一席被子,我們一看就知道是“流浪菩薩”。奮發(fā)趕過去,禮貌地把面送給了她。第三個也是一個女子,我們過去時,她問我們要不要錢,奮發(fā)說不要,她說不要錢就吃,要錢我沒有。奮發(fā)在打飯時,問她是哪里人,為何到這邊,她說是云南人,家鄉(xiāng)干旱,逃荒到此。這個布施完,我們整個市區(qū)跑,就一直找不到“流浪菩薩”,我開玩笑地說“我們都成巡警了”。找不到“流浪菩薩”,飯還有一點,我們打算實在找不到就給那些帶小孩出來討錢為生的人吃(這種人不在我們布施范圍,因為他們利用小孩賺錢),奮發(fā)打算自己也吃一點,因為他感到面很香。后來,我們遇到一位老人,我們打了一份面給她,并問她為何到這邊流浪。她說是說是云南人,家鄉(xiāng)干旱,逃荒到此。我問她,還有沒有象你這樣的人,都在哪里,晚上住哪里?她說后面還有一大堆,晚上都睡在人家的破廠房,我給了她一元錢。我們開車過去。“哇,生意來了,一大群”。有好幾個小孩和三個女人。那女人見到我們要施飯,趕緊招呼其他小孩一道來。那場面很熱鬧。我同樣告訴他們“如果沒有飯吃,在同樣時間同樣地點等我們,我們會送飯來的”他們一直說,遇到好人了。一起向我們道謝揮手。我們那種感覺好舒服,難以言喻。再后來,又遇到一位“流浪菩薩”,沒面了,我又給她一元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