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盲道
那一年,他29歲,研究生畢業(yè),跳槽到一家外企,成為公司最年輕的業(yè)務經理。
不料,事業(yè)風聲水起之際,一紙“角膜葡萄腫”的診斷書,傾刻間將他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隨著視力的歸零,他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張嘴罵人,隨手摔東西成了家長便飯。
醫(yī)生安撫他,這種病是可以通過角膜移植來復原的,但他很清楚,全國每年有幾百萬人等待著角膜移植,供體卻只有寥寥數千,有人為了等待角膜要在黑暗里生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他根本不敢奢求幸運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絕望至此,像他的影子,日日夜夜,縈繞不去。
無法工作的他,長久困在家里,最初的自哀自怨?jié)u漸變成了狂躁不安。像一頭困獸,重壓之下,左突右沖,將妻子和女兒平靜的生活撞得支離破碎。
某日,一向小心翼翼的妻子只因一件小事埋怨了他一句,他便憤怒地說妻子嫌棄自己了,妻子辯解了幾句,他便發(fā)了狂,盛怒之下,揚手打了她,并且,咆哮著離婚:一向強勢的他突然變成了要別人照顧的對象,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無法承受,他不想拖累妻子。
妻子含淚請來了孀居多年的婆婆。
母親說他,他低頭,不發(fā)一語。無奈之下,母親只好把他領回了老家。
熟悉的老院子里無人打擾的生活,讓他的情緒安靜了許多。他不再暴躁,只是極少說話,更不出門,大多數時間里,要么躺在床上聽收音機,要么直直地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發(fā)呆。無論大家怎么勸說,他總是以沉默應對一切。
冬去春來,三月的風里,已經有了雨水的味道。
一天,母親興奮地拉著他的手,說要送他一件禮物。
出了家門,母親扶著他,一步步地向前走。
腳下的土地突然變得磕磕絆絆,他本能的俯下身,手及之處,竟是一塊半米見方的水泥磚,水泥中間鑲著兩條凸起的條狀東西。
“第一次去你家時,娘就在京城的馬路上看到了這東西,人家說這叫盲道,專供眼睛看不見的人走路用的,你病了之后,娘又專門去了一趟城里。”
他的心底,漫過一片潮濕。整個冬天母親都在南廂房里忙個不停,原來是在整砌這些東西。
“兒啊,娘74了,活不了幾年了,你得學會照顧自己。”
說這話時,母親使勁握著他的手。他知道,母親不想不愿更不放心松開他的手,但母親很清楚,自已照顧不了他一輩子。
那個午后,母親帶著他,踩著那些凸起的方形水泥塊,去村頭理了發(fā),還去小賣鋪買了一袋鹽和半斤香油。
晚上,他失眠了,輾轉中,母親和那些笨重的水泥塊兒不停地在眼前晃來晃去。
第二天,聽著母親在南廂房里費力地攪動著那些水泥和砂粒,躺在北屋床上的他,再也無法平靜。
吃飯時,母親告訴他,自己正在修一條從村口通向大公路的盲道,將來他再回來時,下了汽車自己就能走回家了。
他說,娘,您別再弄那些水泥塊兒了,我心煩。
母親嘆了口氣,兒啊,你的眼睛看不到別人,可別人能看到你啊,而且,你得活得讓別人看得到你才對啊。
他的委屈,瞬間涌上心頭,他咆哮道:讓別人看到又有什么用?就算我當上了殘聯的主席,不還是個瞎子嗎……
母親愣愣的望著他,傷心不已。
接下來的日子,母親依舊進行著她的浩大工程,從村頭到國道足有一公里遠,如愚公移山般,母親將用水泥塊將它們一點點地鏈接到了一起。
日復一日的,聽著南廂房中笨重的聲音,他的心愧疚不已。
終于,他坐不住了,對母親說,讓姐姐幫我找家教盲人按摩的學校吧。母親不停地點頭,臉上寫滿了驚喜。
然而沒等姐姐幫他找到合適的學校,母親卻病倒了,急性膽囊炎。
母親住院那些天,喂雞,喂豬,打掃院子,這些小時候干過的活他竟一一拾了起來,更有甚者,一個清晨,他在雞窩里掏出一只公雞,宰了,燉了湯,沿著母親修砌的盲道,一路摸索到公路上,攔車。
當他出現在病房的門口時,母親驚詫不已。
喝著他做的雞湯,母親笑落了一臉的淚。
那一刻,他忽然就明白了,原來,殘與廢本是兩個概念,許多時候,可怕的不是眼盲,而是對生活絕望了的心盲。
那幾天,給母親做飯成了他最快樂的事。
一天,又到了午飯時間,母親坐在床頭,不停地向樓道里張望著。
忽然,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一陣風似的走了進來。
女孩一進門便一臉遺憾地對對面床上的女子說:“表姐,剛才我在電梯里遇到一個男人,一米八幾的個子,長得可帥了,仔細一看才發(fā)現,竟然是個瞎子,唉……”
女孩的話音剛落,他拎著保溫桶走了進來。
看到他,女孩下意識地吐了吐舌頭。
沒有人知道,那個夜晚,母親瞅了一夜的天花板。
幾天后,母親出院了。
一天清晨,他醒來,沒聽到母親起床的聲音。喊了兩聲娘,沒人應聲,他從床上爬起來,到院子里又喊了兩聲,仍然沒人答應,他以為母親去菜園摘菜了,也沒在意。
及至肚子餓得咕咕亂響,仍然不見母親回來,他才慌了神,用手機里存好的號碼給離家最近的三姐打了電話,三姐一聽不見了母親,急急趕了過來。
推開南廂門的房,三姐一聲尖叫,旋即,哭出了聲。
母親去世了,姐姐們告訴他,母親死于心肌梗塞。
母親走后不久,老天忽然就對他開了眼。醫(yī)院為他找到了角膜的供體,手術做得非常成功。
兩個月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天,母親的周年祭,他和幾個姐姐一起給母親上了墳。
從墳地里回來,他沒有回家,而是沿著母親修砌的盲道,漫無目的的向前走著。
盲道修在鄉(xiāng)村公路的一邊,在兩排楊樹的中間,母親培了土,水泥塊兩邊還砌了磚頭。
他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蹲下身,撫著那些粗糙的水泥塊兒,就象撫著母親干枯的雙手。
及至有人喊他,他才發(fā)現,自己已經走出了很遠。
喊他的是個中年男人,趕著一群羊,不認識。
男人說,兄弟,你好像對這盲道挺感興趣啊!
他苦笑了一下,算做回答。
“別看這盲道不象城里的盲道那么正規(guī),它可是上過報紙的呢!”男人的語氣明顯帶著驕傲。
“上過報紙?”他愣住了,姐姐們怎么從來沒和自己說起過呢?!
“你不知道吧?這盲道是一個老太太給她兒子修的。”男人像是對他,又像是自言自語“老太太的兒子得了病,眼瞎了,老太太住院的時候聽說只要有人捐了角膜,兒子就能重見光明,于是老太太便央求醫(yī)生摘了自己的角膜給兒子,醫(yī)生不肯,誰料,老太太回家后竟上了吊!”
他的心一陣抽搐,臉上的肌肉一條條爆起,僵硬無比。
男人并沒有發(fā)覺他的異樣,依舊自顧說著“可憐的老太太,她以為只要自己死了,自己的角膜就能給兒子了,可是,她不知道,死人的角膜超過12小時就不能用了……”
他呆呆地立在那里,明晃晃的日光,像無數把尖刀,直直地刺進他的心房……
(文/朱砂)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福看窮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