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短故事 >

財富離幸福仍然很遠

  財富離幸福仍然很遠

 、

  賺錢以及把錢花出去所獲得的,有時隻是一種方便,而非幸福。

  譬如買車與備好手機,好處是把一個人很快地從甲地運到乙地及至庚地辛地,還能及時和很多人談話并聽取他們的意見。簡言之,可以多辦事,但不一定和幸福有關(guān)。坐車幸福嗎?如果不論效率,與在家裏坐沙發(fā)無甚差別。打手機更談不上幸福,它不是抽大煙與吃餃子。雖然有人站在馬路上欣欣然以手機通話,仿佛幸福。

  毛主席做了許多事情,但必定不是拼命打手機以及開車遊走所成,乾坤在手豈不比愛立信在手更好?就是羊毫在手糖塊在手乃至小人書在手也比方向盤在手更愉快安全。因爲(wèi)前者乃享受,後者是勞役或僞享受,與幸福無關(guān)。

  有人說國外流行這樣的口號:“少賺一點,少花一點,少病一點。”

 、

  人有時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如果把一個人的消費願望攤開,廣告引導(dǎo)占三成,如名牌之類;模仿他人占三成,譬如對中産階級生活方式自覺不自覺的模仿;還有三成是實踐童年以及青少年時期未遂之願,在此,潛意識發(fā)生作用;人本能的滿足隻占一成,飲食男女而已。

  于是,日日觥籌交錯并不幸福,因爲(wèi)廣告引導(dǎo)與追隨潮流所滿足的隻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虛榮心,證明他已經(jīng)成了某種人,譬如富人扯明完了也就完了,無它。而滿足童年的願望屬于今天多吃幾個包子填充往年某日的饑餓,滿足的隻是一種幻像。而本能的滿足,隻需一簞食、一瓢飲,一位賢惠的女人和一張竹榻。

  但人們不甘心于簡樸,雖然簡樸離真理近而離虛榮遠。人用力證明自己是重要的,于是以十分的努力去滿足一分的願望,然而這與幸福無關(guān)。

 、

  如果有錢并有閑,想從食色層面提升并擴展自己的幸福,需要文化的介入;蛘哒f,文化限制著人的幸福。尼采說:“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幸福歌劇!”對與古典音樂無緣的人,歌劇則不是幸福,你無法領(lǐng)受《圖蘭朵》中“今夜無人入睡”帶來的視聽聖餐。明仁天皇迷戀海洋微生物,丘吉爾迷戀油畫,愛因斯坦迷戀小提琴,是大幸福,也是文化上的幸福。他們也是有錢的人,但倘無文化,也隻能蹈入口腹饜厭之途。

  一些有錢人易煩惱,因爲(wèi)他們的消費與性格有關(guān),與文化無關(guān);與面子有關(guān),與愉快無關(guān);與時尚有關(guān),與需要無關(guān)。

  ④

  不久前,我假道太行山區(qū)遠遊,見到那裏的農(nóng)人希望到年底添一頭驢或牛,以幫助運輸成種地。到了縣城,酒桌上爭說當(dāng)科長或兩室一廳的住房。在北京,聽朋友交流打高爾夫球的體會。而到了深圳,幾位巨富比較各自的健康狀況,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後者在每公升血液中多1毫克,心肌梗塞的發(fā)生率會下降3%。

  我想到,太行山農(nóng)人的甘油三脂和HDL一定長讓深圳的富豪傾心。目前,在深圳這座人均年齡最輕的城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發(fā)病率居全國第一。

  有時,人隻爲(wèi)溫飽而工作。沒有辦法去爲(wèi)幸福而謀劃,因爲(wèi)謀劃的結(jié)果大多是財富或滿足,離幸福仍然很遠。

  其實幸福太簡單,簡單到我們承擔(dān)不了。

 、

  爲(wèi)什麼窮人離幸福很近?

  如同樸素離美很近那樣,窮人的願望低而單純。人在風(fēng)雪路上疾走,倘遇暖屋烤火;是一種幸福。把汗?jié)竦男瑝|抻出來,手腳并感爐火的溫暖,與封候何異?這時,倘有一杯熱茶與點心,更讓人喜出望外。這樣的例子太多,如避雨之樂,推重載之車上坡幸無頂風(fēng)之樂,在街頭拉一張舊報紙讀到精妙故事之樂,在快餐店吃飯忽聞老闆宣布啤酒免費之樂,走夜路無狼狗尾隨之樂。窮人太容易快樂了,因爲(wèi)願望低,“望外’之喜于是多多。有錢人所以享受不到這些貨真價實的幸福,是因爲(wèi)此類幸福需風(fēng)雪、推車、撿報紙以及走夜路這些條件。

  窮人的幸福差不多是以溫飽不逮爲(wèi)前提的,滿足了溫飽,幸福卻變得慳吝,它的價值又升高了。除非你有意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⑥

  貧窮離幸福很遠,財富離幸福仍然很遠。臻此,前者需要機遇及韌力,藉外力者多。後者則需要仰仗心靈的純潔和情操的醇厚,靠內(nèi)力實現(xiàn)。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