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龍精吵白龍江
詩曰:
北風(fēng)卷塵沙,左右不相識。
颯颯吹萬里,昏昏同一色。
船煩不敢進(jìn),人急未遑食。
草木春更悲,天景晝相匿。
兵氣騰北荒,軍聲振西極。
坐覺威靈遠(yuǎn),行看祲氛熾。
賴有天師張,符水申道力。
卻說天師拿了符章、寶劍,即時寫了一道符,就叫徒弟皎修拿了這道飛符,丟在船頭之下,看他何如。徒弟拿了一道飛符丟下水去,只見水里走出一個老者,身子矮松松,背上背斗篷,一張大闊口,江上呷西風(fēng)。他接了這道飛符,一口就吃了。問他姓甚么,他說是姓沙,問他叫甚么名字,也不答而去。徒弟回復(fù)道:“丟將下去,只見姓沙的老者一手接著,一口呷了!碧鞄煹:“再寫一道符去!奔磿r寫了,又叫過徒弟來,吩咐他拿了這道靈官符,丟在船頭之下,看是何如。徒弟拿了一道靈官符,丟了下水,只見水里走出一個白面書生,兩眼銅鈴,光頭禿腦,嘴是天庭。他接著這道靈官符,輕輕的袖到袖兒里去了。問他是姓甚么,他說道姓白,問他甚么名字,他不答而去。徒弟回復(fù)道:“丟將靈官符下水,只見一個白面書生袖將去了!碧鞄煹:“連靈官符也不靈了!庇謱懸坏婪,又叫幾個徒弟過來,吩咐他拿了這道黑煞符,丟在船頭之下,看是何如。徒弟拿了一道黑煞符,丟了下水。只見水里走出一個花子,搖頭擺尾,一張寡嘴,近處打一瞧,原來是個大頭鬼。他接了這道黑煞符,輕輕的抿了嘴。問他姓甚么,他說是姓口天吳,問他甚么名字,不答而去。徒弟回復(fù)道:“丟將黑煞符下水,只見一個姓口天吳的花子拿著抿了嘴!三寶老爺見之,又惱了好笑,說道:“張老先兒,你的符只好嚇殺人罷,原來鬼也嚇不殺哩!”天師道:“不是那下嚇殺!崩蠣?shù)?“取笑而已!碧鞄煹:“笑便笑,這些妖精盡有老大的氣候,待我再寫一道符來!奔磿r又寫了一道符,叫過徒弟來,吩咐他拿了這道雷公符,丟在船頭之下,看是何如。徒弟拿了一道雷公符,丟了下水。只見水里走出一個老媽媽兒來,毛頭毛腦,七撞八倒,腰兒長夭夭,腳兒矮火高火高。他接了這道雷公符,吹上一口氣,把個符飛在半天之中去了。問他姓甚么,他說是姓朱,問他甚么名字,不答而去。徒弟回復(fù)道:“丟將雷公符下水,只見一個姓朱的老媽媽兒接了符,吹上一口氣,吹在半天之中去了!碧鞄煹:“三番四覆,有這許多的精怪,連雷公也沒奈何哩!”叫過外面聽差的圓牌校尉來,他又寫了一道急腳符,叫他丟在船頭之下,看是何如。那校尉拿了這道急腳符,丟了下水,只見水里走出兩個老者來,一個有須,一個有角,一個身上花韸,一個項上鱗索索。須臾之間,又走出一個長子來,一光光似油,一白白如玉,窈窕竹竿身,七彎又八曲。三個老者共接著一道急腳符,叫做是我急他未急,只當(dāng)個不知。問他姓甚么,也當(dāng)不知。問他叫做甚么名字,只見長子說道:“不消你左符右符,酒兒要幾壺;左問右問,豬頭羊肉要幾頓!蹦切N净貋,把這些事故說了一遍。天師道:“似此要求酒食,卻怎么處置他!比龑毨蠣?shù)?“他都是些甚么精怪哩?”天師道:“因為不曉得他是些甚么精怪,故此不好處得!崩蠣?shù)?“去請國師來治化他罷!”天師道:“這就倒了我的架了,我還有個調(diào)遣。”
好個天師,即時披發(fā)仗劍,躡罡步斗,捻訣念咒。一會兒燒了符,取出令牌來,敲了三響,喝聲道:“一擊天門開,二擊地戶裂,三擊天神赴壇!”只見令牌響處,掉將一位天神下來。這一位天神也不是小可的,只見他:
天戴銀盔金抹額,臉?biāo)茝堬w一樣黑。
渾身披掛紫霞籠,腳踏風(fēng)車云外客。
天師問道:“來者何神?”其神道:“小神是敕封正一威靈顯化鎮(zhèn)守紅江口黑風(fēng)大王!碧鞄煹:“你這里是甚么地方?”大王道:“此處正是紅江口!碧鞄煹:“我奉大明國朱皇帝欽差撫夷取寶,寶船行至此間,風(fēng)浪大作,舟不能行,特請大王赴壇。請問紅江口作風(fēng)浪的,是些甚么妖精?”大王道:“也不是一個哩!”天師道:“一總有多少?”大王道:“一總有十個!碧鞄煹:“是哪十個?”大王道:
兵過紅江口,鐵船也難走。
江豬吹白浪,海燕拂云鳥。
蝦精張大爪,鯊魚量人斗。
白鰭趁波濤,吞舟魚展首。
日里赤蛟爭,夜有蒼龍吼。
蒼龍吼,還有個豬婆龍在江邊守;
江邊守,還有個白鱔成精天下少。”
原來姓江的是個江豬,姓鄢的是個海燕,姓夏的是個蝦精,姓沙的是個鯊魚,姓白的是個白鱔,姓口天的是個吞舟魚,姓朱的是個豬婆龍,身上花的是條赤蛟,項上有鱗的是條蒼龍,長于是條白鱔。天師謝了天神,罵道:“孽畜豈敢無禮!”即時親自步出船頭,披了發(fā),仗了劍,問道:“水族之中何人作吵?”只見江水里面,大精小怪,成群結(jié)黨,浮的浮,沉的沉,游的游,浪的浪,聽見天師問他,他說道:“管山吃山,管水吃水。你的寶船在此經(jīng)過,豈可是脫個白罷?”天師道:“不消多話了,我這里祭賽你一壇就是了!北娝值:“你既是祭賽,萬事皆休!碧鞄熁剞D(zhuǎn)玉皇閣,對著三寶爺說了。老爺轉(zhuǎn)過帥府寶船,吩咐殺豬殺羊,備辦香燭紙馬。祭物齊備了,方才請到天師。天師帶了徒弟,領(lǐng)了小道士,念的念,宣的宣,吹的吹,打的打,設(shè)醮一壇。祭祀已畢,那些水神方才歡喜而去。只是一個白鱔精威風(fēng)凜凜,怪氣騰騰,昂然在于寶船頭下,不肯退去。天師道:“你另要一壇祭么?”見見他把個頭兒搖兩搖。天師道:“你要隨著我們寶船去么?”只見他又把個頭兒搖兩搖。天師道:“左不是,右不是,還是些甚么意思?”猛然間計上心來,問他道:“你敢是要我們封贈你么?”只見他把個頭幾點了兩點。天師道:“我這里先與你一道敕,權(quán)封你為紅江口白鱔大王,待等我們?nèi)毣貋?奏過當(dāng)今圣上,立個廟宇,置個祠堂,叫你永受萬年之香火!敝灰姲作X精搖頭擺尾而去了。這時風(fēng)憩浪靜,寶船自由自在,洋洋而行。
正行得有些意思,三寶老爺叫了一個小內(nèi)使,過到天師玉皇閣問道:“這如今船進(jìn)了海也不曾?”天師道:“才到了有名的白龍江!毙(nèi)使回復(fù)老爺說道:“才到了有名的白龍江!钡廓q未了,只見藍(lán)旗官報:“江上狂風(fēng)大作,白浪掀天,大小寶船盡皆顛危之甚,莫說是行,就是站也站不住哩!”三寶老爺心里想道:“這分明是我的不是,叫起妖精作禍殃!焙脗老爺,即時請出王尚書來,同去玉皇閣上拜見天師。行到天師船上,只見:
萬里茫然煙水勞,狂風(fēng)偏自撼征艘。
愁添舟楫顛危甚,怕看魚龍出沒高。
樹葉飄飄歸朔塞,家山渺渺極波濤。
多君宋玉悲秋淚,雁下蘆花猿正號。
卻說三寶老爺同了王尚書來見天師,天師正在玉皇閣上說:“這個風(fēng)浪不妥。”只見樂舞生報道:“二位元帥老爺來拜。”天師倒身相迎,迎到玉皇閣上坐下。天師道:“有勞二位元帥龍步!比龑毨蠣?shù)?“特來相候。請問這個白龍江是甚么處所?這等的風(fēng)狂浪大,寶船不得前行,好憂悶人也。”王尚書道:“這風(fēng)浪又是個甚么妖精作吵么?”天師道:“貧道適來看見這個風(fēng)浪,不知其由。是貧道袖占一課,課上帶頭、帶角、帶須、帶鱗。依貧道愚見,多敢是個憊懶的蛟龍!蓖跎袝:“事在危急,既是不知他的端的,怎么好處置他?不免再去請問國師來。”天師道:“言之有理。”
王尚書辭了天師,邀了三寶老爺,同到國師船上。國師已在千葉蓮臺上打坐。只見徒孫云谷報道:“二位元帥老爺相拜!眹鴰煹:“為著風(fēng)浪而來?煺埶M(jìn)來!痹乒让Σ匠鰜,請著二位老爺進(jìn)去。二位元帥竟到千葉蓮臺之上,長老相見。相見已畢,分賓主坐定。長老道:“有勞二位仙車,未及迎候!崩蠣?shù)?“輕造了!蓖跎袝:“無事不敢輕造,只因這個風(fēng)狂浪大,寶船不行,特來請教!遍L老道:“這是個白龍江有名的神道!鄙袝:“是個甚么有名的神道?”長者道:“倒也不曾詳考他,不知天師曉得么?”尚書道:“適來天師袖占一課,課中帶頭、帶角、帶須、帶鱗!遍L老道:“似此課上就是龍哩!”尚書道:“因是不知他個端的,不好處置他,故此特來請教!遍L老道:“此事有何難處!貧僧和二位同到懸鏡臺,掛起照妖鏡來,就見明白!惫嫒焕蠣斖綉溢R臺上。長老吩咐放下鏡來,早有個徒弟非幻、徒孫云谷兩個人解開了索,放下那個寶鏡來。那個寶鏡也不是小可的,那個鏡臺有三丈多高,這個寶鏡方圓就有三丈多大。正是:
月樣團(tuán)圓水樣清,不因紅粉愛多情。
從知物色了無隱,須得人心如此明。
試面緇塵私已克,搖光銀燭旭初晴。
今朝妖怪難逃鑒,風(fēng)浪何愁不太平。
卻說懸鏡臺上掛起了照妖的寶鏡,長老道:“請二位元帥親自看來!倍辉獛浛磥,只見是一個老白龍,口里不住的在吃人哩!二位元帥道:“原來真是一個白龍。只是口里要吃人,有些不好處他!遍L老道:“此事只憑天師裁處罷!倍辉獛浐觅M心,也辭了長老,又到玉皇閣來。天師接著,說道:“國師怎么說來?”三寶老爺?shù)?“國師也沒有甚么話說,他只是懸鏡臺上掛起個照妖寶鏡來,照得這個孽畜是一條白龍,口里不離的要吃人哩,故此相請?zhí)鞄熥鰝處置。”天師道:“有些不好處置。”尚書道:“怎么不好處置?”天師道:“貧道只說是老龍已去,又是甚么新到的妖魔。若是那個老龍,他原是黃帝荊山鑄鼎之時,騎他上天,他在天上貪毒,九天玄女拿著他,送與羅墮閣尊者。尊者養(yǎng)他在缽盂里,養(yǎng)了千百年,他貪毒的性子不滅,走下世來,就吃了張果老的驢,傷了周穆王的八駿。朱浮漫心懷不忿,學(xué)就個屠龍法,要下手他。他藏到巴蜀中橘兒里面。那兩個著棋的想他做龍鋪,他又走到葛陂中來,撞著費長房,打了一棒,忍著疼,奔到華陽洞。哪曉得吳綽的斧子又厲害些,受了老大的虧苦,頭腦子雖不曾破,卻失了項下這顆珠,再也上天不得。恨起來,在這個白龍江大肆貪毒。喉嚨又深,食腸又大!鄙袝:“怎么叫做喉嚨深,食腸大?”天師道:“他只是要人吃,一吃就要吃五百個,少一個也不算飽,也不心甘!鄙袝:“這等說起來,就是個難剃頭的!比龑毨蠣?shù)?“天下事有經(jīng)有權(quán),我和你欽承皇命,征進(jìn)西洋,還要深入虎穴,探得虎子,豈可就在家門前礙口飾羞,逡巡不進(jìn)?”天師道:“若要風(fēng)平浪靜,寶船安穩(wěn),須得五百名生人祭賽了他,他才心滿意足,放我們經(jīng)過。”老爺?shù)?“五百名也是難的,依我說,只不離他一個‘五\’字,就是把五十個生人祭他也罷!碧鞄煹:“這五十名生人從何處得來?”老爺?shù)?“我有個處置!碧鞄煹:“是甚么處?”老爺?shù)?“這兩日有許多的軍士遞病狀到我處來,我把這個遞病狀的叫來,當(dāng)面審一審,看得他果是病勢危急,不可復(fù)生,選出五十名來,把他祭了江也罷。”
天師和三寶老爺說了這一席話,王尚書只是一個低頭不語。正是:
眉頭捺上雙簧鎖,心內(nèi)平填萬斛愁。
天師道:“司馬大人為何不悅?”尚書道:“我思想起來,人命關(guān)天,事非小可,我們雖是職掌兵權(quán),生殺所系,卻是有罪者殺,無罪者生。這五十名軍士跟隨我們來下西洋,背井離鄉(xiāng),拋父母、棄妻子,也只指望功成之日,歸來受賞,父母妻子邇有個團(tuán)圓之時。豈可今日方才出得門來,就將些無辜的人役祭江,于心何忍!”這王尚書說的話,都是個正正大大的道理。誰無個惻隱之心,把個三寶老爺撐了個嘴,把個天師張真人掃了一樹桃。只是老爺門下有個馬太監(jiān),倒也是個饑餐上將頭,渴飲仇人血的。他說道:“成大事者不惜小費,小不忍則亂大謀。掌三軍、封萬戶,豈可這等樣兒的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咱爺?shù)男郾鴰资f,哪里少了這五十名害病的囚軍。只請他下水便罷!”馬太監(jiān)這一席話,老爺和天師聞之,心上有些寬快。王尚書聞之,越加愁悶。天師道:“司馬大人意下何如!”尚書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況兼行一不義,殺一不辜,雖得天下不為也。五十個人的性命,平白地致他于死,天理人心何安!”天師又聽了王尚書一番這等的慈悲說話,他只是一個不開口。三寶老爺說道:“作舍道傍,三年不成。這如今事在呼吸存亡之頃,哪顧得這些。”叫聲:“小內(nèi)使過來,吩咐傳令各營,凡有害病的軍人,許同伍合隊者抬來相驗!毙(nèi)使跑將出去,傳了號令,說道:“各營中凡在害病軍人,許同伍合隊者抬來相驗,果是病重,將來祭江。”可憐這一行害病的軍人,聽說病軍祭江,哪一個不挨挨拶拶爬將起來。張也說道,張的病好了;李也說道,李的病好了。這都是個真害病的。還有一等老奸巨猾推假病的,猛然間聽知要病軍祭江,你看他一個一轂碌爬將起來。也有三五日不曾吃飯的,都爬起來三五碗的吃飯;也有七八日不曾梳洗的,都爬起來梳了頭,洗了臉,裹了網(wǎng)巾兒,帶了“勇”字大帽。這些軍士為著哪一件來?豈不聞螻蟻尚且貪生?豈可一個活活的漢子,就肯無辜一命喪長江?
卻說三寶老爺坐在帥府之上,立等著這些病軍相驗,只見隊長、伍長領(lǐng)著一干軍人,跪在老爺跟前,齊來回話。老爺見了這些沒病的軍人,即時大怒,罵說道:“你這些狗娘養(yǎng)的,沒有耳朵聽著,也有鼻子聞著。咱這里要害病的軍人相驗,你怎么領(lǐng)著一干沒病的軍人到這里來搪抵咱們?”那些隊長和伍長嚇得個屁股震葫蘆,都說道:“這一干軍人,就是前日害病的。”老爺?shù)?“害病的軍人,豈可是這等精壯?”眾軍人說道:“小的們前日害病,這兩日都好了。”老爺?shù)?“你這些狗娘養(yǎng)的,都到咱們這里胡塞賴。咱們有個話兒對你講,叫過管冊籍的都公來。”只見管冊籍的都公連忙的跑將來,跪著說道:“元帥老爺有何事呼喚?”老爺?shù)?“你把前日各營里遞來的病狀,都拿來咱們看著。”都公道:“病狀都在這里。”即時把個病狀都放在老爺公案之上。老爺自家逐一的指名叫過,逐一的有人答應(yīng)。答應(yīng)的都是些精壯漢子,并沒有個害病的軍人。老爺?shù)?“你們既不害病,怎么到咱們這里亂遞病狀?”眾軍人道:“自古說得好,昨日病,今日愈。小的們一則是托賴朝廷的洪福齊天,二則是生受老爺們恩深似海,故此舊病全安,茍延殘喘。這都是實情,怎么敢有虛話?”原來人情卻是好奉承的,三寶老爺看見這些軍士奉承他兩句,把個心腸就軟了。王尚書看見三寶老爺心上有些不忍處,他就開口道:“有病的軍人且猶不可,況兼這如今都是些沒病的軍人,豈可活活的推他下水!崩蠣?shù)?“事在兩難,憑老先兒主裁罷!蓖跎袝:“也難憑我學(xué)生一人之愚見,莫若去請教國師一番來,看他是個怎么處法。”
天師不行,只是兩個元帥竟過碧峰寶船上去,直上千葉蓮臺之上。長老見了兩個元帥過來,已知其意。笑一笑道:“阿彌陀佛!做元帥的都會活埋人也!崩蠣?shù)?“怎么說個活埋人?只是孽畜使風(fēng)作浪,沒奈何處!遍L老道:“二位元帥可曾看過《三國志》么?”二位元帥道:“也曾略節(jié)看過來!遍L老道:“既是看過《三國志》來,豈不聞諸葛亮祭瀘水之事乎?”長老只是這一句話兒不至緊,正叫做“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莫說是救了五十個軍人的性命,這都是佛爺爺運用之妙,把個二位元帥說得滿天歡喜,計上心來,撫掌大笑。三寶老爺又有些癆氣,說道:“只怕算不得哩!”尚書道:“豈不聞梁武帝宗廟以面為犧牲,享帝享親且可,何況一妖精乎?”老爺說道:“是,是,是!”
二位即時辭了長老,歸來本船,叫過得力的圓牌校尉來,附耳低言,教他如此如此。那校尉依計而行。直至黃昏,左側(cè)立了供案,獻(xiàn)了生人。天師帶了道士、道童,念經(jīng)拜懺。二位元帥親自行香。禮數(shù)已畢,把個供案生人一齊推將下水。方才下水,颼地里一陣響風(fēng),刮得個風(fēng)篷亂轉(zhuǎn),把捉不來。恰好的船艄上篷腳索打一拽,拽將兩個軍人下水去了。后面馬船上流星的搭救,救了一個上來,還有一個不曾救得。藍(lán)旗官報與老爺知道。老爺?shù)?“五十個也要舍得,這一個軍人好打緊哩!”原來那長老的計策高強(qiáng),二位元帥的設(shè)施巧妙,圓牌校尉的手段伶俐。怎見得伶俐?那校尉領(lǐng)了二位元帥軍令,即時選上些妙手,把個紙來糊在篾圈兒上,裝做一個軍人,卻又裹的病軍的網(wǎng)巾兒,戴的是病軍的帽兒,里面穿的是病軍的小衣服,外面穿的是病軍的海青,腳下穿得是病軍的鞋襪。且又一個人肚里安上些豬羊鵝鴨腸肚血臟。祭賽已畢,掀將下去。那白龍精看見是個人,吃的又是血,即時俯首而去,浪靜波恬,寶船照直而走。
只是可憐那個軍人掉在水里,不曾顧得起來。那個掉在水里的,把冊籍來查一查,原來是南京水軍右衛(wèi)一個軍士,姓李名海。掉在水里,一連沉了幾個沒頭,吃了好幾口水,隨波逐浪,淌了有二三百里之遙。天色將晚,忽然一陣潮來,推到一個山腳下。那?诘纳蕉际鞘^的,年深日久,浪洗沙淘,石頭卻都是空的。李海推到山腳下石巖之中,權(quán)且歇息一會,才醒轉(zhuǎn)來。只見衣服又濕,天色又昏,只是喜得石頭巖里暖煨煨的,倒不冷。把些濕衣服脫下來,擰干了水。及至明日早晨,衣服干了,仍舊穿起來。只是孤身獨自,不知道哪是東西,哪是南北,這里還是哪個去處。又沒有個舟船往來,又沒有個人來搭救。起頭一望,只見天連水,水連天,正是仰面叫天天不應(yīng),翻身入地地?zé)o門。昨日下午推到這里,今日又是日西,肚子里雖是水灌得飽,心里其實是凄惶。一會兒想起寶船來:“此時風(fēng)平浪靜,穩(wěn)載而行,不知走到哪里了。我如今怎么再得到他的船上?”一會兒想起南京來:“京城地面花花世界,雨花臺踏青兒,文定橋游船兒,我如今怎么得去踏個青、游個船?”一會兒想起家里來:“父母在堂,妻兒老小在房,我如今怎么得見我父母的面?怎么得見我妻子的面?”轉(zhuǎn)思轉(zhuǎn)想,越悲越傷。初然間還噥噥唧唧哭了兩聲,到其后不覺的放聲大哭。放聲大哭不至緊,早已驚動了山崖上一位老媽媽。這一位媽媽原是彌羅國王之女,兩個哥,一個為王,一個封公。三個弟,一個封伯,一個封子,一個封男。平生好養(yǎng)的是個麻鵲兒。養(yǎng)一個麻鵲兒,過了五百年,能言能語,自去自來。忽一日飛到終南山上耍子,撞著后羿,一箭射死了他的。他就吃了一惱,竟過中國來告訴周天子。周天子下堂,替他唱個喏。后來秦始皇要謀他做正宮皇后,他又不肯從。走遍天下只見淮上漂母留他吃飯,冤家便多。韓信又來調(diào)戲他,是他狠著,掂一巴掌,把個韓信打瘋了。從高祖提著他監(jiān)禁了,直至三后七貴人來才得脫。他說道:“南膳部洲難過日子,走到東勝神洲花果山上去住!庇种鴮O行者吵得慌。卻才飛進(jìn)?,占了這個山頭。這個山叫做個封姨山,他在這里住了,倒猴。生下也有好多年,東鉤西扯,養(yǎng)下了有四個孩兒。原來是一只老母的四個小孩子,就是四個小猴兒。這一日老猴正在洞中打坐,只聽得山巖之下有人啼泣,打動了慈悲念頭,即時叫聲:“小的個都在哪里?”只見那四個小猴兒聽見老母猴叫喚,一擁而至,問說道:“母親呼喚孩兒有何吩咐?”老猴道:“山巖下有人啼哭,莫非是個過洋的客人遭了風(fēng)浪,打破了船只?你與我去看一看來。”那些小猴兒不敢違命,一直跑到倒掛巖上,跨著一塊石磴,扯著一條葛藤,低著頭,撐著眼,望著山巖之下打一瞧來。只聽得人便是有個啼哭,不曾看見個人躲在那廂兒。
卻不知是個甚么人在此山巖之下啼啼哭哭,卻不知那些小猴兒尋著那個啼啼哭哭的怎么樣兒搭救他,且聽下回分解。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tuán)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xiàn)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jī)中機(jī)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hù)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