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念觀音 夢中愈病 (晉 法義)
敬念觀音 夢中愈病 (晉 法義) 晉朝始寧山僧人竺法義,精研各種經(jīng)典,皈依弟子常有一百余人。咸安二年(公元372年),患心氣病,醫(yī)藥無效,歷時一月余,病情轉(zhuǎn)沉重。他病中至...[閱讀全文]
-
壞經(jīng)為衣 果在地獄 (劉宋 智通尼)
壞經(jīng)為衣 果在地獄 (劉宋 智通尼) 南北朝劉宋時,簡靜寺比丘尼智通,犯戒還俗,與梁群甫結(jié)婚。兒子七歲的時候,因家貧沒有衣服。她想起作比丘尼時,留存有白絹書寫的《法...[閱讀全文]
-
盜寺廟物 受殘酷報 (晉 道志)
盜寺廟物 受殘酷報 (晉 道志) 晉朝釋道志,住北多寶寺。任管理殿堂佛塔的職務(wù),他先后盜竊幡帳等物不少。后來偷佛像眉間的毫珠,自己將墻壁鑿穿,做假現(xiàn)場,蒙混過去,沒...[閱讀全文]
-
懇求觀音 聲音頓變 (晉 法橋)
懇求觀音 聲音頓變 (晉 法橋) 晉朝比丘法橋,唱誦時嗓音很壞。便絕食七天,懺悔前業(yè),禮拜觀音菩薩,懇求獲得現(xiàn)報。同學(xué)們苦苦勸他算了罷,不聽。到第七天,自己感覺咽喉...[閱讀全文]
-
骨肉重聚 并獲生西 (民國 定云尼)
骨肉重聚 并獲生西 (民國 定云尼) 民國比丘尼定云,江蘇丹陽人。俗姓江,有兩兄一姊,其姊生時頭頂有個青記,她兩鬢各有一紅痣。姊乳名雙青,她叫雙紅。定云六歲被拐騙,...[閱讀全文]
-
一心念佛 見怪不懼 (圓智尼)
一心念佛 見怪不懼 (圓智尼) 廣敬寺比丘尼圓智,與同道在終南山結(jié)夏安居。一次,月明之夜,有哭著前來的,聲音很洪大,也很悲慘。走近來,原來是一個身高八尺多的巨人,站立...[閱讀全文]
-
罪福報應(yīng) 確有其事 (晉 竺法師)
罪福報應(yīng) 確有其事 (晉 竺法師) 晉朝僧人竺法師,居住會稽。與王恒交情很好,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死生,罪福,報應(yīng)等問題是否真有其事,無法肯定。他們便約定:誰若先死,應(yīng)當來...[閱讀全文]
-
改過修行 終得往生 (民國 了定尼)
改過修行 終得往生 (民國 了定尼) 民國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蘇,后同黃某結(jié)婚,因為生活作風(fēng)問題,與丈夫分離,回娘家居[閱讀全文]
-
三世因果 真實不虛 (漢 安世高)
三世因果 真實不虛 (漢 安世高) 漢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國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順聞名,聰敏好學(xué),對天文,醫(yī)學(xué)和外國的學(xué)術(shù)都有研究,甚至對鳥獸的語言也能識別。一次在...[閱讀全文]
-
臨終瑞相 念佛而化 (清 佛琦尼)
臨終瑞相 念佛而化 (清 佛琦尼) 清朝比丘尼佛琦,造西方三圣栴檀像,八尺高,每年都領(lǐng)眾"結(jié)七",做念佛會。她將逝世前三天,看見菩薩現(xiàn)身,有兩個童子侍立在左右。這時有...[閱讀全文]
-
專弘凈土 普渡眾生 (民國 印光)
專弘凈土 普渡眾生 (民國 印光) 民國印光法師,被尊為蓮宗十三祖。陜西郃陽人,廿一歲出家,讀《龍舒凈土文》,知道念佛是了生死的要道,即專心持名,行住坐臥,心不離佛。...[閱讀全文]
-
修持虔誠 獲得加被 (清 等齡尼)
修持虔誠 獲得加被 (清 等齡尼) 清朝比丘尼等齡,廣東番禺人,俗姓鄧。出家后,早晚禮佛誦經(jīng),志在凈土。稱念觀音大士洪名,不稍間斷。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七月廿三日,...[閱讀全文]
-
一生精進 無病立化 (民國 洪生)
一生精進 無病立化 (民國 洪生) 民國天童寺洪生師,雙眉長垂,一黑一白,眉毫有光澤,人們呼他"長眉羅漢"。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在本寺無病立化。他是山東人,在普陀出家。...[閱讀全文]
-
高聲念佛 親自見佛 (民國 正誠)
高聲念佛 親自見佛 (民國 正誠) 民國正誠法師,俗姓朱,江西弋陽人。家貧窮,常念佛求生西方。因家累重,不能出家,等將他所供養(yǎng)的親戚安葬后,已經(jīng)是六十八歲了,才帶著兒...[閱讀全文]
-
施食獸食 廣結(jié)法緣 (唐 智巧+言)
施食獸食 廣結(jié)法緣 (唐 智巧+言) 唐朝智巧+言(同辯)法師,悟解極高,著作很多,但沒有弟子。他每次閱讀自己的著作,常嘆息無人欣賞。一天來了一位老修行,翻閱他的著作并...[閱讀全文]
-
虔修凈業(yè) 念佛而逝 (明 祩錦尼)
虔修凈業(yè) 念佛而逝 (明 祩錦尼) 明朝比丘尼祩錦,號太素,俗姓湯,杭州人,即蓮池大師的夫人。大師出家時,她才十九歲,別人勸她阻止大師,她說:"我經(jīng)常聽他講生死事大,如...[閱讀全文]
-
佛來接引 舍報安詳 (民國 諦閑)
佛來接引 舍報安詳 (民國 諦閑) 民國諦閑法師,是傳持天臺教觀的。二十歲時,發(fā)愿出家,逃入臨海縣(屬浙江省)白云山剃發(fā),兄長不同意,強迫還俗。過兩年兄死后,才于天臺...[閱讀全文]
-
念佛不斷 大士接引 (明 成靜尼)
念佛不斷 大士接引 (明 成靜尼) 明朝比丘尼成靜,號實修,廣州東岡人。從小就持齋戒,后來出家受具戒。堅持念佛,不稍間斷。曾勸大眾造一尊梅檀木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閱讀全文]
-
明白因果 勸修福善 (晉 法慧)
明白因果 勸修福善 (晉 法慧) 晉朝比丘竺法慧,關(guān)中(今屬陜西省)人。為人正直,有戒行。去嵩高山,皈依佛圖蜜。晉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到襄陽(今屬湖北省)住羊叔子...[閱讀全文]
-
精誠禮懺 智慧日增 (民國 明印)
精誠禮懺 智慧日增 (民國 明印) 民國時(公元19121949年)明印禪師,湖南湘陰人。他的師父某僧,以苦行著名。他跟隨修持,也嚴持戒行,赤腳穿草鞋,終身不改變。他說叢林中...[閱讀全文]
-
志誠念佛 上品往生 (唐 凈真尼)
志誠念佛 上品往生 (唐 凈真尼) 唐朝比丘尼凈真,住長安積善寺。她戒行清苦,誦《金剛經(jīng)》達十萬遍,同時至誠懇切的念佛。一天對弟子說:"五個月內(nèi),我十次見佛,兩次看見...[閱讀全文]
-
晝夜誦經(jīng) 心舌不壞 (唐 法潤尼)
晝夜誦經(jīng) 心舌不壞 (唐 法潤尼) 唐朝比丘尼法潤,住丹陽三昧王寺。從小出家修道,精進修習(xí)定慧。念誦《妙法蓮花經(jīng)》,晝夜不休歇。圓寂后身上皮肉脫盡,唯有心和舌不壞...[閱讀全文]
-
閉關(guān)三年 判若兩人 (清 澍庵)
閉關(guān)三年 判若兩人 (清 澍庵) 清朝釋澍庵,揚州人。少年時很粗獷,不守戒,被住持斥責,很生氣想報復(fù)。接著又想以潛心修持來雪這恥辱。便在藏經(jīng)閣念大悲咒,閉關(guān)三年后才...[閱讀全文]
-
七卷法華 八年寫成 (唐 法信尼)
七卷法華 八年寫成 (唐 法信尼) 唐朝河?xùn)|練行尼法信,經(jīng)常誦《法華經(jīng)》,特別修建凈室,請書法好的人寫此經(jīng),加幾倍送報酬。寫經(jīng)時,沐浴換衣,案頭焚香,十分莊嚴,七卷經(jīng)...[閱讀全文]
-
持名精進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持名精進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清朝比丘定基,字琳銹,臨海(今屬浙江省)人。在天臺山出家,受戒后,遍參知識,晚年居住吳門靜室,閉關(guān)九年,發(fā)愿不食咸味,刺舌血寫《華嚴經(jīng)...[閱讀全文]
-
燃指重生 神通無礙 (梁 馮尼)
燃指重生 神通無礙 (梁 馮尼) 南北朝梁朝,馮尼,俗姓馮,高昌國人。人們尊敬她,以姓作號相稱呼。三十歲出家,住高昌都朗中寺。吃素,每天吃一頓飯,戒行精苦,先后燃六指...[閱讀全文]
-
遺體布施 鳥獸不吃 (劉宋 慧瓊尼)
遺體布施 鳥獸不吃 (劉宋 慧瓊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慧瓊,俗姓鐘,廣州人。道行高潔,持戒嚴謹。將近八十歲那年,發(fā)愿上升兜率。常穿粗劣納衣,不穿棉襖。為全寺的表...[閱讀全文]
-
大徹悟人 肉身不壞 (明 憨山)
大徹悟人 肉身不壞 (明 憨山) 明朝憨山大師,金陵(今南京市)人。十九歲出家,專心念佛,夢阿彌陀佛現(xiàn)身空中。后赴五臺山習(xí)禪定,大徹大悟。刺血書《華嚴經(jīng)》,每下一筆,...[閱讀全文]
-
行持精進 上升兜率 (劉宋 光靜尼)
行持精進 上升兜率 (劉宋 光靜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光靜,俗姓胡,吳興東遷人。幼年出家,隨師住廣陵中寺。她早年行持精嚴,后來習(xí)禪定。將受大戒時絕食,受具足戒后...[閱讀全文]
-
發(fā)未剃完 已經(jīng)坐化 (明 實相)
發(fā)未剃完 已經(jīng)坐化 (明 實相) 明朝佛日寺釋實相,中年出家,勤苦修行,每天一邊做事,一邊念佛。所得的錢財,隨手布施決不積蓄,從不和人爭執(zhí),不生氣。壬申年秋天,忽然對...[閱讀全文]
-
精勤修持 屢見佛光 (劉宋 慧玉尼)
精勤修持 屢見佛光 (劉宋 慧玉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慧玉,長安人。修持十分精勤,在長安薛尚書寺時,曾經(jīng)十余天,常?匆娂t光。至四月八日,六重寺有一位沙門,來游該...[閱讀全文]
-
戒行精嚴 感應(yīng)靈異 (劉宋 慧木尼)
戒行精嚴 感應(yīng)靈異 (劉宋 慧木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慧木,俗姓傅,十一歲出家,受持小戒,居梁郡,興建戈村寺。開始誦讀大品,每天念兩卷。慧超師建立的經(jīng)堂,她去禮拜...[閱讀全文]
-
高唱華嚴 請師出獄 (明 遍融)
高唱華嚴 請師出獄 (明 遍融) 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遍融禪師因被誣害入獄。監(jiān)獄看守人以為禪師名氣大,錢必定多,向他勒索錢財。禪師說,出家人哪有錢,一概不...[閱讀全文]
-
念佛精進 西方蓮開 (劉宋 悟性尼)
念佛精進 西方蓮開 (劉宋 悟性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悟性,住廬山,篤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聽見空中有音樂聲,對旁邊的人說:"我已得中品往生了,并且親見同志中...[閱讀全文]
-
志在西方 蒙佛接引 (劉宋 法盛尼)
志在西方 蒙佛接引 (劉宋 法盛尼) 南北朝劉宋時,比丘尼法盛,清河人。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已過七十歲,在金陵建福寺出家。她才識敏悟,對同道曇敬,曇愛說:"我學(xué)佛修...[閱讀全文]
-
面臨死亡 神色自若 (宋 永明)
面臨死亡 神色自若 (宋 永明) 宋朝永明禪師,名延壽。吳越王錢俶鎮(zhèn)守杭州時,他在余杭縣任稅庫官員,經(jīng)常挪用庫款購買魚蝦等放生。后來以挪用公款罪被判處死刑。吳越王...[閱讀全文]
-
戒行精嚴 佛法興崇 (晉 道容尼)
戒行精嚴 佛法興崇 (晉 道容尼) 晉朝比丘尼竺道容,住烏江寺。戒行精嚴,常有感應(yīng)。明帝(公元323325年)頗尊重她,為了考驗她的德行,派人把鮮花放在她禪床席下,果然花不...[閱讀全文]
-
持戒精嚴 天神護法 (唐 道宣)
持戒精嚴 天神護法 (唐 道宣) 唐朝道宣律師,俗姓錢。最初聽師父講戒律一遍,便準備外出游方。師父責備說:"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開始,學(xué)習(xí)必須從學(xué)律開始,打下堅固的基[閱讀全文]
-
稱佛名號 白鹿引渡 (晉 令宗尼)
稱佛名號 白鹿引渡 (晉 令宗尼) 晉朝比丘尼令宗,在冀州(今屬河北省)逃出亂賊的厄難,晚上抵達孟津,無船渡河。便誠心念佛及觀音菩薩名號,忽然一只白鹿走下河去,令宗跟...[閱讀全文]
-
修觀入定 親睹圣境 (唐 善道)
修觀入定 親睹圣境 (唐 善道) 唐朝釋善道,臨緇(今屬山東省)人。一次翻閱大藏經(jīng),隨手抽出一卷,正是《觀無量壽佛經(jīng)》,從此便專心念佛,修十六觀法。后來前往廬山,瞻禮...[閱讀全文]
-
貪毒可畏 至死不悟 (民國 定法)
貪毒可畏 至死不悟 (民國 定法) 長沙上林寺僧定法,擔任書記(文書)多年,寺里的人都叫他"胖子書記"。凡是本寺或他寺有法事經(jīng)懺,寫作疏表都由他一個人包干。時刻都在計...[閱讀全文]
-
至心朝拜 菩薩放光 (唐 二梵僧)
至心朝拜 菩薩放光 (唐 二梵僧) 唐朝儀鳳年間(公元676678年),有兩名印度僧人,到五臺山朝拜,捧著鮮花和香爐,爬在地上走,誠心頂禮文殊菩薩。途中遇見一位比丘尼,在巖...[閱讀全文]
-
貪業(yè)未除 終歸墮落 (民國 繼祖)
貪業(yè)未除 終歸墮落 (民國 繼祖) 僧繼祖,湘陰人。中年出家,至寧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又在揚州高旻寺習(xí)禪定,修持苦行,飲食粗劣,毫不介意。可惜貪業(yè)未清除,常以經(jīng)懺收入...[閱讀全文]
-
不生天上 但求凈土 (唐 僧藏)
不生天上 但求凈土 (唐 僧藏) 唐朝僧藏,西河人。幼年出家,對人恭敬,愿為大眾服務(wù),不辭勞累。每見其他僧人的衣服臟了破了,總是暗地里代為洗滌和縫補。每天稱念佛名,...[閱讀全文]
-
吞募化款 墮落蛆蟲 (民國 天寧寺外僧)
吞募化款 墮落蛆蟲 (民國 天寧寺外僧) 僧人某,已忘記名字,來到常州天寧寺,坐在門外,幾天不吃不動。寺里僧人奇怪,請他進去,開始不愿,再三請才進去。自己說出家的一段...[閱讀全文]
-
誦念心經(jīng) 逢兇化吉 (唐 玄奘)
誦念心經(jīng) 逢兇化吉 (唐 玄奘) 唐朝玄奘法師,早年在四川時,一次看見一個生瘡的人,又臟又臭,衣服破爛。起悲憫心,帶他回寺院,給他衣服,飲食。病人很感激,便傳授法師《...[閱讀全文]
-
造金剛經(jīng) 滅無量罪 (唐 法藏)
造金剛經(jīng) 滅無量罪 (唐 法藏) 唐朝鄜州寶室寺沙門法藏,戒行精進,建造寺塔及佛像也都很精妙。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患病,看見一人手持經(jīng)書對他說:"你的功德雖然大,但是...[閱讀全文]
-
一念疑心 終障勝緣 (民國 妙性)
一念疑心 終障勝緣 (民國 妙性) 我于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住蘇州靈巖山寺,認識妙性比丘。民國廿二年(公元1933年)再到靈巖,他談及自己一段痛心的事。他說:靈巖山...[閱讀全文]
-
廿年誦經(jīng) 神力護持 (唐 持金剛經(jīng)小僧)
廿年誦經(jīng) 神力護持 (唐 持金剛經(jīng)小僧) 唐朝原州龍興寺,舉辦盛大齋會。方丈年高德劭,坐在麗賓頭盧的神位下面。有個小僧從外面剛進來,一看已沒有座位,想坐在方丈下面...[閱讀全文]
-
罪福報應(yīng) 真實不虛 (清 金山寺僧)
罪福報應(yīng) 真實不虛 (清 金山寺僧) 清朝鎮(zhèn)江金山寺,有個侍者僧,已忘記名字,二十多歲。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隨從長老滄海,前往阿育王寺禮塔,并燃指供佛。又朝普陀山...[閱讀全文]
-
果報分明 毫不含糊 (清 仙嚴寺僧)
果報分明 毫不含糊 (清 仙嚴寺僧) 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五月,溫郡仙嚴寺有僧人某。因為一牛販牽水牛經(jīng)過小南門外雙蓮橋下,牛突然怒目追逐牛販,追到虞師巷下岸小...[閱讀全文]
-
至誠誦經(jīng) 虎不能傷 (唐 道蔭)
至誠誦經(jīng) 虎不能傷 (唐 道蔭) 唐朝石首縣沙彌道蔭,常常持誦《金剛經(jīng)》。一次因事外出,夜里回來,途中遇到猛虎,大吼一聲撲來。他知道逃不脫,便坐下來閉目念經(jīng),求佛力...[閱讀全文]
-
監(jiān)院現(xiàn)形 留戀財物 (泰州僧)
監(jiān)院現(xiàn)形 留戀財物 (泰州僧) 泰州僧某,隨侍三昧先老人多年,任某處地藏殿監(jiān)院。性格慳吝,不隨便使用一文錢。他死后,每當夜深人靜,殿中兩禪單僧,?匆姳O(jiān)院現(xiàn)形。開始...[閱讀全文]
-
犯戒淫賭 地獄相現(xiàn) (興福寺僧)
犯戒淫賭 地獄相現(xiàn) (興福寺僧) 張某,突然死亡,隨鬼卒見冥王,查對系錯捕,責令送還陽世。張求鬼卒引導(dǎo)參觀地獄,經(jīng)過刀山劍樹,均一一介紹。最后到一處,有個僧人,股部穿...[閱讀全文]
-
造像供養(yǎng) 夢中見佛 (惠鏡)
造像供養(yǎng) 夢中見佛 (惠鏡) 悟真寺釋惠鏡,平素修苦行,欣喜凈土,自己造釋迦,彌陀兩尊像,供養(yǎng)禮拜。六十七歲那年,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夜,夢見一位金身和尚對他說:"你想去凈...[閱讀全文]
-
破戒受罪 情況慘重 (清 能安)
破戒受罪 情況慘重 (清 能安) 清朝釋能安,在長沙南門外向家灣,與同參一起精勤修行,共買下一所房屋,取名"蓮社",以代人做經(jīng)懺為職業(yè)。后又在平江替人做法事,一些想求...[閱讀全文]
-
講經(jīng)坐化 歿后瑞相 (唐 道孫+心)
講經(jīng)坐化 歿后瑞相 (唐 道孫+心) 唐朝蒲州(今屬山西省)仁壽寺釋道孫+心,俗姓張,河?xùn)|虞鄉(xiāng)人。神情很曠達,氣度也瀟灑,博通經(jīng)典,尤其對涅槃攝論,悟入更深。貞觀二年(公...[閱讀全文]
-
偷竊燈油 自縛受罰 (清 堯峰行僧)
偷竊燈油 自縛受罰 (清 堯峰行僧) 清朝順治丁亥年(公元1647年)堯峰有一行腳僧,夜里去偷韋馱像前的燈油,口里說下流話:"莫管他娘"。第二天,他突然自己反縛著,跪在韋馱...[閱讀全文]
-
精誠所至 終獲感應(yīng) (唐 法云)
精誠所至 終獲感應(yīng) (唐 法云) 唐朝僧法云,雁門(今屬山西省)人,俗姓趙,性情淳善,不計較毀譽。但學(xué)習(xí)很愚笨。十二歲時,父母送他到五臺山華嚴寺,皈依比丘凈覺。搬柴運...[閱讀全文]
-
欠常住款 韋馱令還 (清 福嚴受戒僧)
欠常住款 韋馱令還 (清 福嚴受戒僧) 清朝福嚴費老人會下一位受戒僧,受戒時,欠攢單銀五錢,四年不歸還。老人圓寂后,這個受戒僧夢見韋馱菩薩命令他歸還這銀兩,并說:"本...[閱讀全文]
-
戒行精嚴 佛來授記 (唐 釋曇榮)
戒行精嚴 佛來授記 (唐 釋曇榮) 唐朝潞州(今屬山西省)法住寺釋曇榮,俗姓張,定州人,持身嚴謹,修行勤苦,隨緣化度,毫無執(zhí)著。他每在春夏講經(jīng),秋冬參禪,常對大眾說:舍利...[閱讀全文]
-
焚身保寺 以報佛恩 (唐 釋住力)
焚身保寺 以報佛恩 (唐 釋住力) 唐朝揚州長樂寺釋住力,俗姓褚,河南陽翟縣人。態(tài)度穩(wěn)重,對人謙遜,聲望很高,僧俗中都知道。在寺院興建一座高閣,兩旁建樓,設(shè)計精妙,得...[閱讀全文]
-
偷佛像金 墮阿鼻獄 (明 天然)
偷佛像金 墮阿鼻獄 (明 天然) 明朝杭州僧天然,母親很信佛,化緣造觀音大士像。頸部用黃金鑄造,天然偷竊這黃金。后來,看見母親時,他自己拿刀割斷頸部,腦袋倒在肩上,自...[閱讀全文]
-
重在恭敬 不在貪多 (隋 揚州僧,岐州沙彌)
重在恭敬 不在貪多 (隋 揚州僧,岐州沙彌) 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有揚州比丘某,能誦整部《涅槃經(jīng)》,很自負。岐州東山下村中,有沙彌某,常誦《觀世音經(jīng)》。兩人都突...[閱讀全文]
-
施食不誠 損福獲罪 (明 博山沙彌)
施食不誠 損福獲罪 (明 博山沙彌) 明朝博山能仁寺,崇禎年間(公元16291644年),有施主來山請僧施食。派一沙彌點香燭,被鬼捆綁在臺下,口鼻流涎?罩杏腥苏f:"這沙彌不...[閱讀全文]
-
一生修持 回向凈土 (隋 法喜)
一生修持 回向凈土 (隋 法喜) 隋朝時比丘法喜,到處參訪知識,努力修持。在他六十歲那年,才在大蘇山見到智者大師。一聽開示,頓時獲得很深的悟證。從此專修禪慧,曾行方...[閱讀全文]
-
用常住物 惡業(yè)示警 (沙彌岳弘)
用常住物 惡業(yè)示警 (沙彌岳弘) 高明寺沙彌岳弘,經(jīng)管庫房,侵占大眾的財物,偷常住的米豆等食物供自己享用。剛滿一年,元旦夜間,夢關(guān)帝割去他的舌頭。至正月初四日便患重...[閱讀全文]
-
比丘誦經(jīng) 廟神禮敬 (隋 泰山廟客僧)
比丘誦經(jīng) 廟神禮敬 (隋 泰山廟客僧) 隋朝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7年),有個云游僧,路經(jīng)泰山廟,想借宿。廟里當家說,"這里沒有房間,只有神廟兩廊可以住宿,可是來寄宿的人都...[閱讀全文]
-
補誦經(jīng)典 久處黑暗 (隱園)
補誦經(jīng)典 久處黑暗 (隱園) 江北僧隱園,在天寧寺參學(xué)。某年六月突然死亡,母親從太州趕到,皮膚已粘連在席上。將入殮,又蘇醒。說自己前世曾做縣官,貪污庫款,誣陷管庫的...[閱讀全文]
-
愿在西方 生蓮花中 (隋 靈干)
愿在西方 生蓮花中 (隋 靈干) 隋朝西京大禪定道場釋靈干,俗姓李,金城狄道人。為人恭敬勤奮,修持凈業(yè),依照《華嚴經(jīng)》作蓮花藏世界海觀和彌勒天宮觀。至開皇十七年(公...[閱讀全文]
-
經(jīng)懺未完 冥府查究 (利濟寺僧)
經(jīng)懺未完 冥府查究 (利濟寺僧) 烏鎮(zhèn)利濟寺,有僧師徒兩人,比較謹慎忠厚,來求做經(jīng)懺的人更增多,因此便富裕起來了。但性慳吝,自己不享受,也不肯布施。后患病,族人接回治...[閱讀全文]
-
禮敬佛像 如同真佛 (隋 慧偘)
禮敬佛像 如同真佛 (隋 慧偘) 隋朝蔣州大歸善寺釋慧偘,俗姓陽,晉陵曲阿人。他具有神通,世俗不知道。平時禮敬佛像,如同真佛一樣。凡走到有佛站立塑像處,不敢坐下,勸...[閱讀全文]
-
施食不易 恐遭業(yè)報 (放焰口僧)
施食不易 恐遭業(yè)報 (放焰口僧) 放焰口施食,創(chuàng)始于阿難尊者,都屬于瑜伽法門。瑜伽在唐朝由金剛智,不空兩位上師傳入中國,一時極為興盛。它能夠驅(qū)使鬼神,移山倒海,具有...[閱讀全文]
-
親身經(jīng)歷 兩種業(yè)報 (齊 僧遠)
親身經(jīng)歷 兩種業(yè)報 (齊 僧遠) 南北朝(齊)時,僧遠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夢神人憤怒指責說:"你是出家人,這樣造惡業(yè),怎么不拿鏡子自己照一照 !"早晨起來...[閱讀全文]
-
不持酒戒 救度無功 (明 濟舟)
不持酒戒 救度無功 (明 濟舟) 明朝時北京刑部街鷲峰寺,是供養(yǎng)古代梅檀佛像的寺院。萬歷末年(公元1619年),住持僧濟舟,為人樸質(zhì)老實,奉佛誠敬,只是對酒戒未嚴格遵守。...[閱讀全文]
-
真心悔改 終成高僧 (梁 道昶)
真心悔改 終成高僧 (梁 道昶) 南北朝(梁)時,白塔寺沙門道昶(音暢),經(jīng)管寺中財物,任意侵占使用。忽然有幾個冥府官員,在大白天,走進他的房間,將他拖在地上,要砍下他的...[閱讀全文]
-
怨對相逢 業(yè)果逃難 (宋 壽昌寺僧)
怨對相逢 業(yè)果逃難 (宋 壽昌寺僧) 宋朝宦官衛(wèi)紹欽,任皇城內(nèi)外都巡檢(類似警察局局長)。這個人生性刻薄,又不聽人勸,部屬都不依附他。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江...[閱讀全文]
-
鬼神守護 豈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禪師)
鬼神守護 豈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禪師) 宋朝光孝安禪師,一次在定中看見寺內(nèi)兩個僧人靠著欄桿在談話。開始有天神在旁護衛(wèi)并傾聽,過一陣便離去;一會來些惡鬼,唾罵他們,并...[閱讀全文]
-
行持精嚴 鬼魂得度 (劉宋 慧果)
行持精嚴 鬼魂得度 (劉宋 慧果) 南北朝(劉宋)時,慧果法師,婺州(今屬江西省)人。劉宋初年(公元420年)到京城(在今南京市),住瓦宮寺。一次在廁所前看見一個鬼,向他頂禮...[閱讀全文]
-
求佛懺悔 延長壽命 (梁 寵法師)
求佛懺悔 延長壽命 (梁 寵法師) 南北朝(梁)寵法師,二十八歲時,遇一位有道行的人對他說:"你滿四十歲要死,無法躲避。只有至誠求佛加持,懺悔以往的罪業(yè),或許有希望。"...[閱讀全文]
-
用僧眾物 變牛償報 (唐 法愛)
用僧眾物 變牛償報 (唐 法愛) 唐朝五臺山的北臺后黑山寺釋法愛,當監(jiān)院二十年,用十方僧眾的財物,在南原購置許多田產(chǎn),私下留給他的徒弟釋明誨。法愛死后,就投生他家變...[閱讀全文]
-
信愿念佛 必定見佛 (劉宋 曇鑒)
信愿念佛 必定見佛 (劉宋 曇鑒) 南北朝(劉宋)釋曇鑒,俗姓趙,冀州(今河北省)人。少年出家,皈依竺道祖。吃粗食,穿布衣,戒行十分清苦。后來游方宣化,到達荊州(今屬湖北...[閱讀全文]
-
私用寺物 罪報極重 (唐 惠澄)
私用寺物 罪報極重 (唐 惠澄) 唐朝調(diào)露元年,啟福寺住持釋惠澄患病,作牛吼而死。寺僧長寧夜里夢見惠澄形容很憔悴,說:"我因為私用三寶的東西,受的苦說不[閱讀全文]
-
舍道還俗 受大罪報 (唐 明解)
舍道還俗 受大罪報 (唐 明解) 唐朝人姚明解,本是普光寺沙門。他生性聰敏,愛好文學(xué),又會書畫,音樂也很出色。因為他對這些世俗事很留戀,便無心學(xué)道。于龍朔元年(公元...[閱讀全文]
-
修觀誦經(jīng) 往生瑞應(yīng) (梁 道珍)
修觀誦經(jīng) 往生瑞應(yīng) (梁 道珍) 南北朝(梁)時,釋道珍于梁朝初年(公元502年)居住廬山,修習(xí)彌陀觀,但心里有些懷疑。一夜,夢見有人坐船在大海中航行,說到阿彌陀佛國去。...[閱讀全文]
-
享用過奢 生人面瘡 (唐 知玄)
享用過奢 生人面瘡 (唐 知玄) 唐朝釋知玄,號后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今屬四川省)人。七歲時在寧夷寺聽講《涅槃經(jīng)》,覺得過去曾學(xué)習(xí)過,當夜夢見佛用手摩他的頭。十一...[閱讀全文]
-
持經(jīng)功德 壽增一倍 (梁 智藏)
持經(jīng)功德 壽增一倍 (梁 智藏) 南北朝(梁)時,僧智藏,吳郡(今蘇州市)人。住鐘山開善寺。有個相士對他說:"法師聰明蓋世,可惜壽命不長,只能活到三十一歲。"當時他二十九...[閱讀全文]
-
誦經(jīng)持戒 遇難成祥 (劉宋 慧慶)
誦經(jīng)持戒 遇難成祥 (劉宋 慧慶) 南北朝(劉宋)釋慧慶,俗姓竺,廣陵人。住廬山寺,精通經(jīng)律,戒行高潔。受持法華,思益等經(jīng),每夜誦經(jīng),聽見暗中有贊嘆聲。元嘉年間(公元42...[閱讀全文]
-
三世因果 絲毫不差 (唐 鑒空)
三世因果 絲毫不差 (唐 鑒空) 唐朝洛陽香山寺釋鑒空,俗姓齊,吳郡(今屬江蘇省)人。中年時在江浙一帶來往,境遇很窮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著杭州災(zāi)荒,準備去天竺...[閱讀全文]
-
妄改說戒 惡報示警 (隋 僧云)
妄改說戒 惡報示警 (隋 僧云) 隋朝時東川釋僧云,為人聰明有辯才,對大小乘均有研究。住寶明寺,領(lǐng)導(dǎo)大眾。于四月十五日,全寺僧人集合說戒時,他是上座,對大眾說:"戒律...[閱讀全文]
-
生公說法 頑石點頭 (劉宋 道生)
生公說法 頑石點頭 (劉宋 道生) 南北朝(劉宋)時,竺道生宣講《涅槃經(jīng)》,認為闡提(無信心的人)都可以成佛。被當時京城中的法師們認為那是邪說而遭到排斥。道生發(fā)愿說...[閱讀全文]
-
信愿真誠 蒙佛接迎 (劉宋 曇遠)
信愿真誠 蒙佛接迎 (劉宋 曇遠) 南北朝(劉宋)沙門曇遠,廬江人。父名萬壽,曾任御史中丞。曇遠信奉佛法很虔誠,持菩薩戒。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他十八歲,父親去世,悲傷...[閱讀全文]
-
修持懈怠 幾遭枉死 (劉宋 僧規(guī))
修持懈怠 幾遭枉死 (劉宋 僧規(guī)) 南北朝(劉宋)時,僧規(guī)是武當寺僧人。當時京兆張瑜在這里,經(jīng)常請僧規(guī)在他家供養(yǎng)。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十二月五日,僧規(guī)無故突然死亡,過...[閱讀全文]
-
善惡之報 絲毫不差 (后魏 慧嶷)
善惡之報 絲毫不差 (后魏 慧嶷) 南北朝(后魏)時,崇真寺僧慧嶷,死后七天又復(fù)活,說自己和五個比丘在閻羅王面前接受審判的經(jīng)過。第一個是寶明寺僧智聰,說他一生苦行,專...[閱讀全文]
-
行持精嚴 天人供養(yǎng) (齊 弘明)
行持精嚴 天人供養(yǎng) (齊 弘明) 南北朝時的弘明法師,住云門寺。以誦念《法華經(jīng)》及禮懺為日課。每天清早,瓶中的水自然裝滿,因為有諸天童子做侍者。又一次感召一只猛虎...[閱讀全文]
-
一念懺悔 免鐵輪報 (晉 法衡)
一念懺悔 免鐵輪報 (晉 法衡) 晉朝僧人支法衡,一次,患病十天后死去,經(jīng)過三天又蘇醒。說剛死時,有人帶他先后去到四處衙門樣的地方,都不接收他。忽然看見一個大鐵輪,...[閱讀全文]
-
犯吃肉戒 墮餓狗獄 (劉宋 慧熾)
犯吃肉戒 墮餓狗獄 (劉宋 慧熾) 南北朝(劉宋)時,沙門竺慧熾,新野人,住江陵四層寺。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死亡,弟子們?yōu)樗銎咛旆〞。一天傍晚燒香?沙門道賢,因去看...[閱讀全文]
-
發(fā)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晉 曇邕)
發(fā)心弘法 山神求戒 (晉 曇邕) 晉朝曇邕法師,身高八尺,威武超出常人。皈依廬山慧遠大師,對內(nèi)外經(jīng)書,閱讀不少,發(fā)心弘傳佛法,不怕勞累。在山的西南方,另建茅蓬,和弟子...[閱讀全文]
-
不持戒律 地獄相現(xiàn) (劉宋 智達)
不持戒律 地獄相現(xiàn) (劉宋 智達) 南北朝(劉宋)時,索寺釋智達,行持較差,但經(jīng)常誦經(jīng)。元徽三年(公元475年)六月他剛二十三歲病故。因身體有熱氣,沒裝殮,經(jīng)過兩天稍有知...[閱讀全文]
-
師父自責 弟子精進 (晉 法遇)
師父自責 弟子精進 (晉 法遇) 晉朝荊州長沙寺釋法遇,少年時即好學(xué),研究儒家學(xué)問。后皈依釋道安,悟解很深。后因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發(fā)生戰(zhàn)亂,避難東行,住江陵長沙市...[閱讀全文]
-
信道不真 便難成道 (劉宋 慧全)
信道不真 便難成道 (劉宋 慧全) 南北朝(劉宋)時,釋慧全,是涼州的禪師,講經(jīng)傳法,弟子有五百人。有一個弟子,性情粗暴,慧全看不起他。后來他忽然自稱,自己已證道果,慧...[閱讀全文]
-
受持般若 攝伏湖神(晉 西持咒及誦經(jīng)僧)
受持般若 攝伏湖神(晉 西持咒及誦經(jīng)僧) 晉朝時候,揚州江邊的亭湖神廟,有個神怪,兇猛可怕。印度比丘法藏師徒二人長于持咒。徒弟特意去亭湖神廟住宿,結(jié)果死去。師父接...[閱讀全文]
-
面對菩薩 如同隔山 (北齊 明勖)
面對菩薩 如同隔山 (北齊 明勖) 南北朝(北齊)時,釋明勖,定州人。少年時自負不凡。讀《法華經(jīng)》,知道清涼山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所有深林幽谷中,都一一...[閱讀全文]
-
私用信施 受變?nèi)畧?(清 徐家橋尼)
私用信施 受變?nèi)畧?(清 徐家橋尼) 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徐家橋比丘尼,將募化的七兩銀,給侄兒結(jié)婚用。夜夢觀音大士斥責說:"你將施主布施的錢作俗家使用。冥...[閱讀全文]
-
護理病僧 種大福田 (晉 法朗)
護理病僧 種大福田 (晉 法朗) 晉朝比丘康法朗,在中山研習(xí)經(jīng)論。永嘉(公元307312年)年間,與四位比丘西游印度,路經(jīng)一千多里的流沙地帶,看見路旁有所破敗的寺廟,殿堂都...[閱讀全文]
-
刪減經(jīng)文 幾遭災(zāi)禍 (劉宋 慧嚴)
刪減經(jīng)文 幾遭災(zāi)禍 (劉宋 慧嚴) 南北朝(劉宋)時,釋慧嚴是京城東安寺僧人。博通經(jīng)論,為僧俗所推重。他一向認為《大涅槃經(jīng)》文字繁多,便加以刪減,壓縮為幾卷,繕寫兩三...[閱讀全文]
-
卅年誦經(jīng) 一念墮落 (宋 法華尼)
卅年誦經(jīng) 一念墮落 (宋 法華尼) 宋朝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歐陽修做潁州太守(地區(qū)長官)。有個官妓名叫盧循,相貌端秀,口中常出蓮花香氣,散發(fā)滿座。有四川僧人某...[閱讀全文]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