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局長和女兒故事

  局長和女兒故事

  晚上九點多鐘,李虛縣烏有局的梅局長剛送走一批客人,正想坐下來看一會兒電視,茶幾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梅局長一邊示意老伴把電視的音量調得小一點兒,一邊伸手抓起了話筒。

  “喂,哪里?”梅局長兩眼瞅著電視,嘴里漫不經心地問道。

  “爸爸,是我,小紅呀!”話筒里傳來一串串甜甜脆脆的聲音,梅局長聽出來了,那確實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小紅的聲音。

  “你不是和男朋友看電影去了嗎?”梅局長問小紅。

  “是啊,我們剛從電影院出來,正要回家呢!”

  “回來就回來唄,打電話干什么呀?”梅局長有點兒不高興了。幸虧這是他的寶貝女兒,若是換了別人,這時候沒事找事地給他打電話,肯定是要挨訓的。

  “可是,我男朋友的摩托車壞了,后輪胎扎了一塊下玻璃。”

  “找個修車的補一補不就行了?”梅局長越聽越生氣,這個小紅今天是吃錯了藥還是咋的,這么點兒小事也值得打電話向局長老爸請示?“已經補過了。”

  梅局長一聽,硬是被自己的寶貝女兒給氣樂了:“補過了還不趕快回來,打的哪門子電話呀?”

  “可是,可是……”小紅吞吞吐吐地說了前半截,又留下了后半截。

  “可是什么,沒帶錢嗎?”梅局長問。

  “有錢,我們還了好幾百塊呢。”可能是怕別人聽見,小紅說著說著,壓低了嗓音,“可是,那個修車的說他沒有發(fā)票。”

  “噢,沒有發(fā)票?”梅局長從沙發(fā)上站了起來,示意老伴關掉電視。“沒有發(fā)票?這可是個問題呢!”梅局長嘴里嘟囔著,腦子在高速飛轉。就在他登上局長寶座的第一天,梅局長就曾對老伴和女兒說過:“我以后是局長了,是單位的一把手,以后花錢一定記得要發(fā)票。不管買的是什么東西,只要有發(fā)票,單位都會給咱報銷的。”老伴和女兒記住了梅局長的話,從那以后,無論買什么東西都忘不了要一張發(fā)票,梅局長接過發(fā)票,常常是連看也不看,就提起筆來大筆一揮寫上 “同意報銷”四個字,果然給家里省了不少錢。真正應了民間流傳的那句話:梅局長家里的工資---基本不動。

  可是,這該死的修車的,他竟然沒有發(fā)票!難道這修車錢就得自己掏腰包嗎?不能啊,這不是一塊錢兩塊錢的問題,這是局長大人的面子問題!這事要是傳出去,說梅局長也是一局之長,修個車還得自己掏錢,那多丟人啊!得想個辦法,一定得想個辦法!

  梅局長不愧是梅局長,腦子里的辦法就是多:“小紅啊!你到超市里買一點兒東西,讓超市開發(fā)票的時候把修車錢開上去;貋砦医o你報銷!”

  “買什么呢?咱家可是啥都不缺呀!”小紅有點為難地說。

  可不是嘛,自從當上局長以后,來梅局長家送人整天絡繹不絕。什么名煙名酒啊,飲料補品啊,堆滿了整整一間屋子。當然啦,更多的還是送錢的。你說,梅局長家里還缺啥?梅局長家里真的是啥也不缺!

  梅局長想了想,說:“你隨便買吧,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剛把電話掛了,梅局長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用手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哎呀,糟了,糟了!”

  梅局長的老伴伸出手正要開電視,一聽這話,嚇得手一哆嗦,連忙又縮了回來,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問:“啥事糟了?”

  梅局長懊悔地說:“我忘了交代小紅,開發(fā)票的時候把剛才的電話費也給開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