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慢
作者: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注釋
、倩醋螅核卧谔K北和江淮設(shè)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又稱淮左。
、谥裎鳎簱P州城東一亭名,景色清幽。
、鄞猴L(fēng)十里:借指昔日揚州的最繁華處。
、芎R窺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兩次南下,揚州都遭慘 重破壞。這首詞作于1176年。
、荻爬桑禾瞥娙硕拍粒栽趽P州詩酒清狂著稱。
⑥青樓夢:杜牧《遺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叨臉颍涸趽P州西郊,傳說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
⑧橋邊紅藥:二十四橋又名紅藥橋,橋邊生紅芍藥。
賞析
盡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終老,但白石詞并不僅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現(xiàn)在他筆下的是折射出多種光色的情感世界。誠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審美情趣的制約,較之辛詞,姜詞的題材較為狹窄,對現(xiàn)實的反映也略顯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問時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歷高、孝、光、寧四朝,其青壯年正當(dāng)宋金媾和之際,朝廷內(nèi)外,文恬武嬉,將恢復(fù)大計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嘆。淳熙二年,他客游揚州時便有感于這座歷史名城的凋敝和荒涼,而自度此曲,抒寫黍離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詞中,這是最早的一首。上片由“名都”、“佳處”起筆,卻以“空城”作結(jié),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虛處傳神,城池荒蕪、人煙稀少、屋宇傾頹的凄涼情景不言自明,這與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筆相若。“春風(fēng)十里”,并非實指一路春風(fēng)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詩意,使作者聯(lián)想當(dāng)年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盛況,反照今日的衰敗景象。“胡馬窺江”二句寫金兵的劫掠雖然早已成為過去,而“廢池喬木”猶以談?wù)搼?zhàn)事為厭,可知當(dāng)年帶來的戰(zhàn)禍兵燹有多么酷烈!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認為:“‘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姜詞以韻味勝,其佳處即在于淡語不淡,其中的韻味反倒是某些濃至之語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幾多曲折:下有同仇敵愾之心,而上無抗金北伐之意,這樣,清泠的號角聲便只能徒然震響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詞的下片,作者進一步從懷古中展開聯(lián)想:晚唐詩人杜牧的揚州詩歷來膾炙人中,但如果他重臨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繾綣的詩句,因為眼下只有一彎冷月、一泓寒水與他倘佯過的二十四橋相伴;橋邊的芍藥花雖然風(fēng)姿依舊,卻是無主自開,不免落寞。尤其“二十四橋”二句, 愈工致,愈慘淡,可謂動魄驚心。蕭德藻認為此詞“有黍離之悲”,的確深中肯綮。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