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二卷 肇論新疏

第二卷 肇論新疏

可以神會難以事求此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識佛意。不必隨識依言定旨。事謂情識及言教也。楞伽經(jīng)中大慧示疑。佛亦會釋。故法四依中。但令依義不依文依智不依識也。生公反教而談理千古希聲。肇公賤事而貴神百世準式。然唯上智中下不可。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防也)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解也)人之所謂(執(zhí)也)往耳。豈曰去而可遣(遷也)住而可留耶既貴神賤事。只可舍文會旨。經(jīng)說無常。不必說物遷去。但是防凡夫之人著常之想。經(jīng)說常住。未必說物不遷。但解二乘計無常爾。此之二說本皆破倒。倒情既遣萬物非遷。非不遷也。涅槃初分大有此說。善哉論主。實曰智臣矣后二句正明舍文。豈可聞?wù)f無常。便謂萬物遷去。聞?wù)f常住便計萬化常留。

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故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雙引經(jīng)論各證一事。引成具經(jīng)中既云。菩薩為破眾生常計而演無常之教。證前閑人之常想。智度論中諸法不動。以證釋人之所謂往。皆對治悉檀非第一義。

斯皆導達(悟也)群方(類也)兩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旨也)哉若經(jīng)若論。皆是引悟眾生之典。而經(jīng)說去論言住。兩言在文實異。然經(jīng)本破常物不必去。論本顯真物不必留。所以云一會。在旨不乖。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初二句中經(jīng)論隨計破著。說遷不遷物不必然也。次四句躡前。已明遷而不遷不遷而遷。后四句復躡前。已明遷即不遷不遷即遷。故非重也。所以不會二乘者。以二乘但稟無常之教而修。故唯會教人可悟也。

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此會外典之違也。太宗師略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若直解者。如人藏山于深澤以謂牢固。力大者得之于夜半中背負而趁。彼藏山者不覺不知。此寓言也。以譬造化之力遷負周密。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廣。未嘗不負之而走也。夜半以喻冥理也。古人云。變化之道挾日月而行。負天地而走。此亦正同四梵志藏身山海時至皆化。仲尼下論語文。孔子臨于川上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云。新新之化往者過而來者續(xù)。無一息之停。如斯。指水也。二典皆言物遷。如何會通。

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遣也)今而可往二典皆感往物難留至今。非說今物排去。以明即遷而不遷爾。巧攝儒道。故類會之。

是以觀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孔子域中之圣。莊周達觀之賢。賢圣之人所見所得人難盡之。不可隨文只作無常之解。

何者征也。

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年也)一質(zhì)(體也)徒(虛也)知年往不覺形隨此出凡情見淺也。但見年去。不知形亦隨變。少壯既殊百年形異。執(zhí)乎一體誠為倍迷。若知少壯不互有。年年不相到隨遇隨空。何有遷耶。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此以外事故類證爾。梵志解遷中不遷如孔莊。鄰人非之如凡淺。西域凈行梵志十五游學。三十歸娶。五十入山。今言出家謂入山也。白發(fā)復歸。鄰人以常情問之云。昔人尚在耶。見今問昔亦已誤矣。故梵志答之但似昔人。豈今之新吾是昔之故吾哉。鄰人不達隨變之理執(zhí)。今白首是昔朱顏。

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趁。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源云。負之而趁猶老少形變。昧者不覺猶人愕然。

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則(準也)方(正也)言以辨惑。乘(憑也)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唯圣言乎。故談?wù)嬗胁贿w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而會歸同致矣初至圣言乎等者。通辨諸教文異旨同。故談下結(jié)成一致。眾生流滯于生死。根行樂欲種種差殊。故如來觀機演教。依準正理之言以解凡惑。依一真法界流十二分教。若小若大或權(quán)或?qū)。八萬度門恒沙佛法故不一也。梵網(wǎng)云。世界無量教門亦爾。雖乃差殊其旨無異。原佛本意亦唯一事。故不可文殊令旨亦差。

而征(索也)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聽也)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隨聲取義之士。滯于一偏不達圓音。故再舉今昔以示之。令不泥教。

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也古今不可互指。不遷已明。能分古今之異。卻欲遷之何故。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于古今。不動故。性各住于一世初有六句。不壞古今之相。非去非來以明不遷。然三三兩分。皆初句標。次句釋。后句出不遷所以。以古不來今知今不去古也。不來下四句結(jié)成。古今之相隨性而各住自位。皆不遷也。馳騁趁走貌。

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茍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初二句舉教異。群籍目圣教。百家屬師宗。后二句明文異旨同。然上所會。且約動靜常無常等會釋。以此例諸法法皆然。是故經(jīng)中或說苦等四妄。彰權(quán)隱實。或說常等四真。彰實隱權(quán)。如是會通異門一道。且藥分千品愈病無殊。教海萬方悟心何異。茍封文迷旨字字瘡疣。得意忘言物物合道。自此以下唯就于時以明不遷。意謂能遷古今三世之時。尚且不遷。況所遷之物而有遷耶。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謂凡情偏解知住迷去知去迷住。圓見之人一法雙了。特由迷悟云泥故。去住相反。

故經(jīng)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言似相反旨意常順。如前住云。

何者征也。

人則求古于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于古。知其不去執(zhí)遷之者求古于今。見今無古故云遷也。悟者求今于古見古無今。故今不去也。

今若至古古應(yīng)有今。古若至今今應(yīng)有古文通二對。皆上句舉執(zhí)。下句出違。若古今互遷亦應(yīng)互有。然執(zhí)者但執(zhí)今去古。不執(zhí)古來今。今亦云者但例說爾。

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物也)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初四句承前互無。知不來去。若古下復躡不來不去。以成不遷。

然則四象風馳璇璣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zhuǎn)四象即四時。奔馳之疾如風也。璇璣即北斗二星之名。今通因北斗。以繞辰而轉(zhuǎn)晝夜周天速如電卷。舉此四時晝夜該攝一切。乃遷運中最速疾者。毫微謂毫毛微細也。源云茍得不遷之意在于毫微。雖四象等亦不轉(zhuǎn)移也。源師之意如能悟毫微不遷之意。雖至遷亦不遷也。此解最正。如遠公云。一毫涉動境成此頹山勢。迷既一毫而成大。悟亦毫微而見理。此中且舉悟涯初涉尚見不遷。況大達耶。

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堅也)初句利他之因。積劫化生故云萬世。次句自利之行三祇修煉。故云百劫。常存彌固。二行皆不遷也。歷萬世之久常存。通百劫之長益固。問經(jīng)說過去已滅。何故二行堅存耶答。

成山假就于始簣。修途托至于初步此中二喻喻因不化。初句論語云。譬如為山。雖覆一簣進(云云)。簣土籠也。意以山喻果。假就者。假初一簣而山成就。始簣喻初因也。積土成山山成而初功益著。運行招果。果圓而先因尤存。后句老氏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托至者。仗初步而得至于千里。亦以千里喻果初步喻因也。由初至千千里至而初步不化。由行證果。果道圓而初因恒明。二喻事異義同。通喻二行。但舉初者以例中間。大疏說因果無礙云。如來毛孔現(xiàn)往昔因事。圓覺凈業(yè)章云。睹見調(diào)御歷恒沙劫勤苦境界(云云)。前問約泯相顯性故云已滅。論約即事同真門。故云不化。各據(jù)一理也。

果以功業(yè)不可朽故也。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真流之行行行契真。果位反觀愈見不朽。若住相之行力盡而墜矣。湛謂凝湛不動之貌。余可知。

故經(jīng)云。三災彌淪而行業(yè)湛然。信其言也三災者;鹚L也。三災雖酷。安能焦爛于虛空。劫?v遙。何以遷淪于實行。彌淪者。清涼云。周遍包羅之義。謂三災雖壞一切。不能壞于因行。亦以契真故也。

何者。果不俱(兼也)因因(由也)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初句中果極至得因在應(yīng)得。二位相遠故不俱也。次句果由因得故。次二句躡示不去。次二句躡示不來。后二句釋成不遷。雖舉果顯因亦即合于性空故不遷也。問前通會諸法。因亦在其中矣。何故別舉其因再明之耶。答深有所以。恐進行之人謂所修隨化勞而無功。故舉如來果身由昔因感。果在因存豈唐捐乎。如童子熟書。非不由生而至于熟。書熱之時前功尤顯。隨相之行熏引尚爾況無相之行乎。所以不辨果不遷者。因且不遷。況夫果道。是故佛果有為無為非一非異。吾今此身即是常身。

復何惑于去留。踟躕于動靜之間者哉惑不達也。踟躕將進將退之貌。疑也。如上教理成立不遷極明。更何惑于即事之中道耶。

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無謂。戒止之辭。倒覆崩墜也。天地雖大。亦緣集之法容可傾覆。以性空故亦即清寧。千門異說不出宗意。

茍能契神于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茍能以神妙心智。即于緣生遷化物中。而了不遷之理。物既在近理亦非遠。反顯舍物求之去理轉(zhuǎn)遠清涼云。至趣非遠。心行得之則甚深。下論云。觸事而真等。

不真空論第二一切諸法無自性生。資緣而起。起而非真。如幻如夢當體空也。故下云。待緣而有。有非真有。又云萬物非真假號久矣。皆明不真也。又云。即萬物之自虛色即是空。皆明空也。又云。寢疾有不真之談。超日有即虛之稱。雙示不真空也。緣起故有非無也。從緣故空非有也。中道之旨于斯玄會。故宗云。不有不無也。若約二諦明空有者。俗諦故非無。真諦故非有。為第一真也。下皆有文?址辈灰。

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向也)有物之宗極者也初句依經(jīng)標牒。次句約心顯妙。后句萬物宗體。勝義無上曰至。有無一異等俱離曰虛。無生者。謂緣集諸法非自非他。非共。亦非無因。亦非作者。無生而生非無也。雖生不生非有也。若此萬象森羅無非中道。下論云。第一真諦也。又云。觸物而一。般若下明。此勝義非識能識。但是圣智玄鑒所向之境。亦為緣有萬物所宗至極之性也。

自非圣明特(猶獨也)達。何能契神(智也)于有無之間(中也)哉反顯也。順明云。唯圣人明智獨了可契此中道也。

是以至人通神心于無窮。所不能滯。極耳目于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果極因滿曰至。示化人流曰人。謂無上士也。初二句實智內(nèi)通。神心智也。出分別故無窮理也。絕邊量故。窮所等者。謂悉覺真諦不滯于寂。后二句權(quán)智外應(yīng)。目極視而色不膠。耳洞聽而聲弗制。則遍應(yīng)諸緣不縛于有如斯不滯不制何耶。

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雙出所以也。萬物謂聲色等諸相。從緣無性故云虛也。累謂負累。神明即上神心。意云。即物之虛證之不能滯。應(yīng)之不能制。抑何累于神明哉。此上依境辯心似二智殊照。既即物之虛而一源。則自真之權(quán)而無異。

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復釋前文也。前云通神心等。云何通耶。故此云乘真心而理順等。乘憑也真心即理智也。理屬性空之理。不逆物故名順。正理于順。順法即虛。不須析破。析破則逆法。何能通于無窮邪。若此則無一滯礙之法不虛而通也。準此滯含二義。一不滯寂。二不滯物也。前文云極耳目等。云何極耶。故此云審一氣等。一氣語借道家喻一性也。觀謂觀照即量智也;^萬化即一切事相也。遇謂對遇。適者。契合也。意云。諦審一氣之性以觀萬化。則凡所對遇無不順性而契合。如此雖極目觀色。無非實相?v耳聆音反聞自性。豈惑聲色而為制哉。前文雙出所以。但明不滯不制之相。此文乃釋內(nèi)通外應(yīng)之由。所以為異也。然了境由心依心照境。境則真俗不二第一真也。心則理量齊鑒中道智也。次下明之。

無滯而不通。故能混(融也)雜致(得也)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中也)躡前會歸中道也淳雜者。以二諦言之。俗諦故雜。真諦故淳。以中道言之。二諦相待亦雜也。中道無二故淳也。今文是此則二諦融會。二而不二之中也。觸謂心所對觸。即緣生諸法也。以從緣非有緣起不無。故觸物皆一。一即第一真諦也。清涼云。觸物皆中居然交徹。此皆論于中者論之所宗故。又只可觀察世俗而入第一真諦。不應(yīng)觀察第一真諦而入世俗也。故涅槃云。世諦者。即第一義諦。如清涼鈔具敘。

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則雖象而非象如此者。屬前混雜致淳等。既淳既一。豈云異乎。正義至此略周。結(jié)歸本題也。初四句結(jié)不真。后二句結(jié)空可知。云庵本中失后二句。但有不真之理。缺于空義。今從古本。

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體也)潛微隱幽殆(將也)非群情之所盡將破三家謬計。故復舉甚深之理。難解難入致令所見未徹也。物即真俗融通之境。我則權(quán)實雙融之心。同根者。心境相收無異故。是非者。真俗也。亦相即故一氣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茍一諦為真。四言成權(quán)矣。潛微下理深曰潛。難見曰隱。群情容解。但不能盡之。如三家者。

故頃爾(近也)談?wù)。至于虛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眾論競作而性莫同焉初句舉時謬之輩。由正理幽隱。所以近來云云。次二句見異。次二句執(zhí)異背同。后二句依見述論。唐光瑤禪師疏有七宗。此論略出三家。故云眾也。見既有異性理隨殊。

何則(通征)心無者無心于萬物。萬物未嘗無據(jù)梁傳。晉僧道恒述心無論。汰公遠公俱破此說。初句牒。次句謂心無諸法。后句執(zhí)法實有。

此得在于神靜。失在于物虛由心無法故得于神靜。不了物空故失虛也。亦心外有境。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東晉支道林作即色游玄論。初句牒。次二句敘彼所計。彼謂青黃等相非色自能。人名為青黃等。心若不計青黃等皆空。以釋經(jīng)中色即是空。

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豈侍色(計也)色而后為色哉齊此論主破辭。此且先出正理。初句牒名。次句示依他。謂凡是質(zhì)礙之色。緣會而生者心雖不計。亦色法也。受想等法亦應(yīng)例同。意云。豈待人心計彼謂青黃等。然后作青等色耶。以青黃亦緣生故。

此直(但也)語色不自色。未領(lǐng)(解也)色之非色也初句明所待。后句顯所失。未達緣起性空。然緣起之法亦心之相分。能見之心隨相而轉(zhuǎn)。取相立名名青黃等。名屬遍計相即依他。支公已了名假。未了相空。名相俱空圓成顯現(xiàn)。由未了此。所以被破。

本無者情尚于無。多觸言以賓(伏也)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亦東晉竺法汰作本無論。初二句明其尚無。中心崇尚于無。故凡所發(fā)言皆賓伏于無也。次四句出彼解相。以經(jīng)論有雙非之句。汰公解云。非有者。非斥了有。非無者。和無亦無。卻則淪于太無爾。

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正也)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爾論主與示雙非正理。然后破之。經(jīng)論成立非有非無之本意者。正以諸法賴緣而有。非真實有故云非有。以諸法緣起故有。非一向無故云非無。圭峰略鈔之義如此。下論亦多請無疑慮。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