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弘法師
好壞不執(zhí)易解脫

  宋朝有一位蘊齊法師,字清辯,俗姓周,是錢塘人。少年的時候他就通過經文的考試而受戒得度,宋朝的時候要通過考試才能出家,蘊齊法師經文考得很好。后來他在法明會...[閱讀全文]

依止善知識要注意什么?

  師父說的照作就對,師父說的不照作就不對,那大家說,做還是不做?(大眾發(fā)表意見)要看情況,師父說的對當然要照做,你不做就是自以為是,這是一種煩惱,是我慢、...[閱讀全文]

學佛一定要理性

  我們已經皈過依的居士,再皈依的時候不需要另起法名,原來你在哪位法師的座下證明皈依起的法號,可以一直用的。不管你在哪位師父下面你都可以稱弟子,為什么呢?因...[閱讀全文]

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法

  大家一定要對照自己,看自己哪里修得不夠,然后真的去做。從下士道的世間福報修起,平時要注意多培福報,多培福報是學佛的一個基礎。有了下士道的基礎以后,然后到...[閱讀全文]

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深遠意義

  我們學佛要全面地學。現(xiàn)在的人很有必要了解佛陀的人天教法,不然不知道佛陀的偉大而豐富的教育,自己沒有基礎,還懷疑佛陀好象沒有講。如果在這個方面做不好,就會...[閱讀全文]

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就是你的心里面一片清凈、平靜,沒有喜怒哀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靜靜,明明了了,一念未生,這叫“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當你...[閱讀全文]

世間人格的圓滿是學佛的基礎

  關于大丈夫,孟子有個非常正氣的提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告訴我們面對境界該如何做的,那孟子自身是怎么修的?他“舍生取義”,就是說...[閱讀全文]

培養(yǎng)圣人的品質

  儒家講究祭禮,他的禮很多是從祭祀中來的,所以他敬鬼神,但是他不主張普度六道眾生,他不主張六道眾生平等,所以儒家沒有主張吃素,也沒有主張不殺生。而且古代男...[閱讀全文]

怎樣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

  昨天有位居士跟我說,他在外面看過一副對聯(lián),特別有體會,對人生有所體悟,這幅對聯(lián)是怎么寫的呢?上聯(lián)是“若不撇去終是苦”,下聯(lián)是“各自捺住方成名”,橫批是“...[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