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與晉王》導讀 天臺山國清寺 月悟 天臺宗實創(chuàng)人、四祖智者大師(538—597),圓寂前三天,親筆寫下《遺書與晉王》(以下略稱《遺書》),近二千言,作為對其菩薩戒弟子...[閱讀全文]
信仰與理智 釋月悟 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導致熱情有余,理智不足;而一般對佛法頗有研究的知識分子,理解力雖強,但缺乏信仰,沒有熱情。佛教是至高無上的,表現(xiàn)在信與智的統(tǒng)...[閱讀全文]
關于《壇經(jīng)·行由品》中的三個偈語 神秀大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漸悟的偈子,雖然“不見自性”,但是“依此偈修,免墜惡道。...[閱讀全文]
無所求,才有所得 烏有集團公司吳總裁,今年九月正式退休,正在為接班人的問題,糾纏在心,煩惱不已。這家集團公司是兄弟三人合辦的大型私營企業(yè),他排行老大。當初兄弟三人...[閱讀全文]
出家人一心行道,不愁衣食 《佛藏經(jīng)》說:“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億天神,愿共供養(yǎng),但能一心行道,終亦不念衣食所須,如來白毫相中,百千億光明,其中一分,供諸弟子。假使一切...[閱讀全文]
凡、圣的區(qū)別,全在于對一切法的運用 打個比方,佛是表演病人的演員,不是病人。佛要度九法界眾生,和光同塵,必須示現(xiàn)種種善惡相,這叫低眉與怒目,但不染善惡,不離本位(不生...[閱讀全文]
- [圣嚴法師]工作時被羞辱如何快速平復?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印光大師]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星云大師]對于佛教及眾生,出家人的任務是什么?
- [弘一法師]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