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二十四日,龍樹菩薩圣誕。龍樹菩薩出生于南印度,從小天資聰慧,青年時便以學識超群而聞名全國。然而,聰明與博學未能讓這位稀世天才走上正途,相反,在傲...[閱讀全文]
九品往生出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該經十六觀中的第十四、十五、十六三觀,詳細介紹了三輩九品往生的情況。其中,十四觀講上輩往生,十五觀說中輩往生,十六觀是...[閱讀全文]
凈土三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三部經對于修習凈業(yè)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如寶鼎三足而立。三經所說各有側重,主要內容如下:...[閱讀全文]
曾經有位老修行,獨自住在深山的小茅棚里,對自己的修行還算滿意,自喻“三十年不冒煙”。就是說已經三十年不生煩惱了。有一天來了一群牧童,嘰嘰喳喳地,非常熱鬧...[閱讀全文]
《禪林寶訓》里面記載,有位禪宗的密庵和尚說,一個寺廟的住持要有三種“不”,那就是:“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辨。”大意是,有事不要怕麻煩,要耐著性子,...[閱讀全文]
說到布施的功德,有一則迦旃延尊者度貧女的故事。《賢愚經》里面記載,有一位婢女經常遭受主人的打罵,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天她到河邊去打水,心里越想越苦惱...[閱讀全文]
據《圖贊》記載,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薩示現降生在新羅國的國王家,名金喬覺。金喬覺二十四歲時出家修道,并在唐朝時來到我國,居住在九華山的一個石洞里。當...[閱讀全文]
一位大富長者只有一個兒子,可這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便離家游走到其他國家。多年來他以乞討為生,生活非常貧苦。一次乞食,窮子來到自己的國家,并走進了一處豪宅...[閱讀全文]
《阿含經》中有這樣一段文:一天,阿難尊者來到佛前,頂禮佛陀后感嘆道:“哎,佛陀,您的皮膚竟變得如此松弛老化,已大不如前。”佛陀回答道:“沒錯,阿難!就像...[閱讀全文]
- [星云大師]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的解釋
- [星云大師]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的意思
- [慈莊法師]人有三事勝過諸天
- [慈莊法師]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給別人?回向的意義
- [慈莊法師]阿難問佛陀的四個問題
- [白云禪師]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白云禪師]如何理解“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
- [白云禪師]“法”是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白云禪師]“舍”的究竟意義是什么?
- [白云禪師]同體大悲之“同體”是否指去掉那個“我”?
- [白云禪師]什么是空空、有空?
- [白云禪師]什么是無余?
- [白云禪師]“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證嚴法師]什么最美?什么最樂?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