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子二征破分二。丑初破和合分二。寅初牒疑 前塵,是見性所對之境,見性無形,由...[閱讀全文]
一、酬佛所許:卷一文中,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又云,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及清凈眼。因此破妄辨見,節(jié)節(jié)開示,...[閱讀全文]
以上總明相妄;騿:九界之相,可謂虛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虛妄。佛頂文句云:對迷說悟,對染說凈;其體雖真,其名則妄。譬如演若達多,忽悟本頭,非從外得;頭雖是實...[閱讀全文]
有人,指修禪舍受之人。修禪之人,在定境中,由于手足宴安,百骸調適,故不知苦樂,而致忘卻身心;內不知有根身,外不知有器界,頓舍苦樂之受,故曰忽如忘生,性無違順。是修禪人,...[閱讀全文]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子五明識陰即藏性 頻伽瓶,具云迦陵頻伽,譯云好音鳥,此鳥未出殼時,發(fā)音已超一切,...[閱讀全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三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壬二明六入性分二。癸初總征 云何是征起之詞,六入是所征之法。眼耳鼻舌身意等...[閱讀全文]
阿難,譬喻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于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fā)勞相。因于通塞二種妄塵,發(fā)聞居中,吸取塵象,名嗅聞...[閱讀全文]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初二句明因緣即假,顯不空如來藏;后二句明因緣即中,顯空不空如來藏。以身入相妄性真,本如來藏故;藏性隨緣不變,故非因緣;不變隨...[閱讀全文]
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初二句明緣生即假,顯不空如來藏,后二句明緣生即中,顯空不空如來藏。以色塵相妄性真,本如來藏。隨緣不變,故非因緣;不變隨緣,故...[閱讀全文]
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初二句明因緣即假,后二句明因緣即中。以味塵及舌之嘗性,相妄性真,本如來藏,藏性隨緣不變,故非因緣;不變隨緣,故非自然。眾生不...[閱讀全文]
- [圣嚴法師]工作時被羞辱如何快速平復?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印光大師]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星云大師]對于佛教及眾生,出家人的任務是什么?
- [弘一法師]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