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叫精進?精進的重要性與對治懈怠

[佛學常識] 發(fā)表時間:2021-08-28 作者:覺真法師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覺真法師:什么叫精進?精進的重要性與對治懈怠

  精是不雜不亂,進是不退不停。精是專一專注,進是向前向上。簡言之,毫不動搖,毫不松懈,一往無前。我的恩師茗山上人常說,六度中的五度,都要靠精進才能成就。

  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達于目標,一定要有恒心,不斷努力,堅持到底。現(xiàn)代有一種aq理論(即adversityquotient逆境商),把人對逆境的態(tài)度分為三種:

  一是不辦,不做,不想有所作為。理由是:別人辦不到的,我也辦不到。這種人,是一動也不動。既然不動,置身事外,那當然永遠與成功無緣

  二是半途而廢。這比前一種人略為好一些,他動了,做了,也走了一段路,但沒有堅持下去,停頓了。走了一半,不走了,沒有走到底,這是很可惜的。

  第三種是:毫不洩氣,毫不動搖,義無反顧,知難而進,突圍而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成功,當然只能屬于這樣的堅持不懈者。這個現(xiàn)代的理論,在佛教的六度中就叫精進度。

  精進和勤奮離不開,進必須精勤。《佛遺教經(jīng)》中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經(jīng)中還說“若行者之心,數(shù)數(shù)廢懈,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這都是教化我們,對治懈怠,度脫懈怠,就靠自我精進。這不就是一種自我激勵、自我調(diào)整嗎?

  世尊釋迦,在因地修行時,勇猛精進,用一只腳,獨立支撐,站了七天七夜,以精進修學,所以在彌勒菩薩之前先成佛道,這就是精進超百劫的著名故事。在修精進度時,佛陀亦曾以彈琴為喻來告誡我們:弦太緊則斷,弦太鬆則沒有聲音。所以,精進也要把握好尺度,亦宜有調(diào)節(jié)。

  佛陀的堂弟阿那律,喜歡睡覺,有一次聽法時,他呼呼睡去。佛曾呵斥他:“咄,咄,何為睡?螺絲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因而生大慚愧,發(fā)奮立志,精進苦修,七天七夜不睡覺,因此雙目失明。佛陀也呵斥他“過猶不及。”佛陀又教化他修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用返照自性的方法,得到眼根圓通三昧,看到大千世界一切萬物,竟如見手中所拿的庵摩羅果一樣清清楚楚。在佛陀座下諸弟子中他是天眼第一。

  綜上所述,精進有三種:一、被甲精進──不畏苦難,克服苦難,戰(zhàn)勝苦難,超越苦難。這就是“斷精進”。二、攝受精進──對治懈怠,克服墮性,掌握尺度,勤不知倦。這就是“修精進”。三、利樂精進──利益他人,度化眾生,非精進無以增加善行功德,非精進無以斷滅煩惱無明。這就是“求化精進”。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大覺歸真

精彩推薦